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乐的音符

景迈山下的老达堡是乡村文化盛开的美丽乡村,文革前的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讲的就是这里的故事,它的插曲《婚誓》经久不衰唱响全国。

很多年没来到这里了,这次从景迈山下来我想看看疫情之中快乐音符陪伴下的村民们如何生活。

老达堡村是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之一。每逢丰收、喜庆,或迎来尊贵的客人,拉祜族民众都会以唱歌和跳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这是一个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的村子,2010年以前是非常贫困的山区贫困村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群众增收困难。

用老百姓的话说交通基本靠走、喝水基本靠背、通信基本靠吼 在为贫困村寨的乡亲建档立卡才发现,老达保有92个贫困户,涉及402口人,贫困发生率为79%

2009年我初次来普洱,就是从一首拉祜族民歌《舍不得》认识这座边陲小寨子的:

我想唱的调子像山林一样多,就是没有离别的歌。

我想说的话像茶叶满山坡,就是不把离别说……

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让我就想到这的村寨一看究竟。

直到2014年我随舒先生第一次来到老达堡村,调研写生,就在村子中的乡村大舞台上初次观赏了她们的场景歌舞,方才得知:老达堡村在县政府的扶持下,文化领头人父女成李纳倮立了文化艺术公司,公司的商业演出邀请不断,她们以文化歌舞为媒,经过努力走出了一条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特色村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边疆稳定,使最具原生态的拉祜民族文化一步步走出大山,还曾以一曲《快乐拉祜》走向全国春晚的舞台,直至冲向世界乡村音乐的文化舞台!

在这里我看到拉祜人是男人就会吹芦笙、跳芦笙舞,是女人就会跳摆舞。不论男女老少演唱时手持吉他自伴奏、自演唱,用拉祜语生动表现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生产生活情景,加上合唱音乐的旋律和谐、朴实纯真、气势磅礴,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2015年舒建新的《丝路丹青 茶马古韵》的画展中再一次以《民间音乐之乡拉祜族老达堡村的妇女》再现这个远近闻名的音乐之乡。

从此以后一直没有机会走进这个音乐之乡,时间如梭,今天又一次路过老达堡走进这里,眼前豁然开朗,稻田的水稻丰收在望,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新修的街道,新建的民居整洁干净,村里开办了多家农家乐和客栈,吸引更多游客,拉祜族人在唱唱跳跳中将生活越过越红火。

随从我们的当地同仁说:“拉祜人的生活翻开新篇章,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摘掉了贫困帽子,民族文化助脱贫的案例还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幸福和快乐明晃晃地写在人们脸上,像茶山上的花儿一样绽放。”

老达堡的致富带头人李纳倮又一次被广大党员推选为党的20代表,李纳倮的父亲告诉我们:“如今广大村民们主动学习要求进步,尊重文化、热爱文化,并从中得到了愉悦和实惠,让文化成为村民的一种需要、一种自觉、一种潮流。就是想让老达堡村真正成为音乐之村。”

美丽的村子,热情的拉祜族人,动听的音乐,共同交织成一幅村民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中国画艺术作品《民间音乐之乡老达堡拉祜族妇女》、《能歌善舞的拉祜族》为舒建新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原生态乡村音乐快乐组合,去酒井哈尼族勐根村老达保
边境线音乐村  80%的人会弹吉他
【民俗风情】拉祜族,从葫芦里蹦出来的民族
“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破解乡村振兴难题
云南普洱:一曲恋歌传承下的幸福家园
南美不是南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