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腾讯新闻
userphoto

2023.08.22 四川

关注
导读: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的处暑和往年的不太一样,有3个不一般之处,建议早做准备,到底有啥不一样呢?按照字面的解释,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个时间节点,相对来讲比较的重要,尤其是对于农民来说,地里的庄稼,都是依靠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变化,来进行耕种秋收的。
8月23日会迎来处暑节气,那么通过这个节气,民间有啥说法呢?老人根据生活经验的总结,得出了3个不一般之处。
第一个不一般之处:伏出处暑前
伏,这里说的是三伏天,俗语有“伏出处暑前,必定是丰年”,也就是告诉我们,当处暑是在出伏之后,那么就会迎来丰收的年,今年出伏的时间是8月20日,处暑的时间是8月23日,则就是典型的伏出处暑前。
在2022年,出伏是在处暑之后,俗语就有“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也就是说当处暑在出伏之后,那么年景就不是很好,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秋天的凉爽被夏天的炎热所取代,春天的温暖被冬天的寒冷所取代。很容易引起旱灾,从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第二个不一般之处:今年是晚处暑
老人经常说:“立秋不是秋,秋在处暑后”就是想要告诉我们,立秋的时候还没有进入秋天,要等到处暑之后才是真正的秋天,而我们根据时间来看的话,去年处暑的时间是七月十六日,今年的处暑时间则是在七月初八,可以说是提前了一个星期。
秋在处暑后,早处暑,意味着早步入秋天,晚处暑,就代表着进入秋天的时间更晚,这也是在直接告诉我们,今年的炎热时间是比较长的,因为处暑到来的时间相对比较的晚。也正因为如此,作物的收成也会推迟一些,处暑三候“禾乃登”,意思就是处暑十天后,五谷就成熟了,处暑的推迟,五谷成熟的时间自然也就推迟了。
第三个不一般之处:处暑天易下雨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到了处暑,我们按照时间来看的话,很容易出现下雨的情况。因为它是庚申月癸丑日,庚申月对应的五行是金和水,癸丑日阴阳五行,天干癸属水,地支丑属土,也就是说这一天水的力量相对比较强,容易出现下雨的一个情况。
这一天下雨是好事,宋人苏泂就说:“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只有下雨,天气才会变得凉爽,不然持续的高温,让人也很难受。
在处暑的时候,只要不是出现连续的下雨,对于庄稼都是有利的,尤其是早下雨要比晚下雨好,因为早下雨的话,可以让作物生长的更好,晚下雨的话,此时正好是丰收的时候,要留出几天有太阳的晴天来完成“晒秋”。
如果处暑之前天气干旱,处暑节气也是最后的挽救机会,过了处暑之后,就算下雨对干旱的禾苗来说,也没有多大作用了。所以处暑这天下雨的话,也代表着会是一个好年景。
民谚中经常说:“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也就是告诉我们,处暑时节是农作物收获的时刻,正所谓处暑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简而言之,这是五谷丰登的时节。人们都希望获得丰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月23日处暑,今年处暑“不一般”,有1个特点和3怕,分别是啥?
处暑将至,“处暑”是啥意思?处暑后还要热多久?看完心里有数了
今天出伏,晴天好还是下雨好?看看民间老话怎么说,有什么预兆
8月20日出伏,今年出伏不一般,老农总结一个特点,看农谚怎么说?
俗话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啥意思?
“处暑出伏前,必定是灾年”,老话有理吗?今年什么时候出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