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蜂规范化强群饲养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具有大年丰收,小年少收,歉年不赔的特点。中蜂善于利用山区的零星蜜粉源,适合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中蜂蜂王产卵量不如意蜂蜂王。要获得高产,必须选用优良品种,采用新王,利用双王繁殖的措施,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成强壮的生产群。当蜜粉源植物吐粉泌蜜期到来,可除掉劣王,利用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产量比单王群增加一倍以上,能够挖掘出中蜂的综合生产性能,大幅提高饲养效益。

一、选育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抗病力强,产蜜量高,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

1. 在本场筛选良种

中蜂王大体分有两种体色:一种为枣红色,个体大,产卵多,能维持强群,相对不好飞逃,产蜜量高,抗病力相对较弱,可作培育蜂王的母本;另一种为黑色,个体较小,产卵力弱,好分蜂,易飞逃,产蜜量较红色蜂王低,抗病力强,可培育雄蜂作父本。

2. 引进良种

开始少量引进试养,通过一个周年考察,若引进的蜂种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色,优于本场蜂种,则可全面使用。用引进的优良品种作母本,本场生产性能优良的蜂群作父本培育蜂王。

二、使用新王


新王产卵力强,不易分蜂,是维持强群的根本。中蜂蜂王一般可使用一年至一年半,第一年春末夏初分蜂期交尾产卵的新王可用至第二年白露,以后产卵量明显减少。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增强,抗病力降低,产蜜量减少,因此,每年可在春末夏初分蜂期或立秋前后更换蜂王。分蜂期蜂群群势最大,哺育蜂多,蜂王营养充足,雄蜂多,可择优交配,质量高,坚持分蜂期换王,年年使用新王。

三、使用正方形蜂箱分区饲养


通过多年观察,测量了各种野生中蜂巢穴和土法饲养的蜂巢,发现中蜂可塑性极大,适应性强,只要蜂巢温湿度适宜,防雨避风,饲料充足,周围蜜粉源丰富,蜂群便能生息繁衍。中蜂爱结球,正方形蜂箱适应中蜂的球体蜂巢结构。为了适应通用的蜂具,利用意蜂标准巢框尺寸,但上框梁设为2.5cm。将正方形蜂箱用中蜂框式隔王板分成大小两区:大区放9张脾,作繁殖区和贮蜜区;小区放3张脾,为保暖保区,也是囚王区。可饲养单王群,也可根据母女同巢特性饲养双王群;分蜂期或发现有飞逃先兆时,将蜂王囚往小区,可控制分蜂或飞逃;利用小区调配,可无虫化生产蜂蜜,还可生产花粉、巢蜜等。

四、利用双王繁殖


中蜂群如果利用双王繁殖,容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繁殖成强群。当蜜源将泌蜜时,可除掉劣王,利用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产量比单王群增长一倍以上。

1.双王群的优势

双王群蜂多群势壮,冬季巢内温度适宜,不加保温也可安全越冬,早春繁殖巢温恒定,双王产卵哺育蜂多,幼虫营养充足,能大大加快繁殖速度。易在较短时间内繁殖成强群,巢内幼虫多,饲料消耗大,哺育任务重,因而工蜂造脾育虫采集的热情高,不易产生分蜂意念。尤其是当蜜粉源植物吐粉泌蜜期到来时,适龄采集蜂多,更有利于蜜粉采集,可获得蜜粉双丰收。

2.双王群的组织

北方分蜂期从谷雨延续到小满,长达一个月。分蜂期不能组织双王群,容易诱发分蜂。培育优质王台宜在立夏前后,此时主要蜜粉源如刺槐、狼牙刺、六道木进入流蜜期,大部分蜂群均有分蜂热,雄蜂多。筛选能维持强群抗病性强的种群培育一批王台,小满分蜂期基本结束,即可组织双王群。

双王群组织有多种方法,可利用同龄王组织双王群和利用分蜂后期自然分出的处女王小群与原有新王弱群组成双王群以及利用母女同巢的特性组织双王群。

同龄双王群组织方法是在方形蜂箱中,用框式隔王板分成大区和小区,分别前后开巢门。大区紧靠隔王板插一块活隔板,使两区蜜蜂暂时不易往来,处女王交尾成功率高。

王台封盖6天组织交尾群,每区1群提2脾足蜂,各靠外箱壁,放活隔板,上盖覆布。两区各诱入一只王台。

7天后检查,若蜂王已产卵,傍晚抽出紧靠隔王板的活隔板,向两区中间洒半盅白酒。小区堵后巢门,开前巢门,双王群即组织成功。

五、利用单王群集中力量采集蜜粉


蜜源前7~10天调整蜂巢,除去双王中稍劣的一只,利用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蜂王带一张正出房的子脾,一张蛹脾隔在小区。大区专供采集蜂贮蜜,也可借用意蜂巢脾贮蜜。流蜜期巢内始终保持10~11张脾,5张子脾,5~6张蜜脾,不足加巢础框造脾。其中小区2张子脾;大区3张子脾,5~6张蜜脾,子脾与蜜脾相间。取蜜时,可将大区基本出空的子脾与小区产满的卵虫脾对调。取蜜时,只摇蜜脾,不动子脾,不伤卵虫,不用找蜂王,省工省时。

六、再组双王群


蜜源后期,选择群势强不好分蜂抗病力强产蜜量高的蜂群作育王群,养一批王。蜜源结束,王台成熟。可根据母女同巢特性,将全场蜂群组织成双王群。加强管理,为下一个蜜源培育适龄采集蜂。

七、保持巢内蜜粉充足


蜜粉是蜜蜂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培育强群的先决条件。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极敏感,当外界蜜粉源缺乏,巢内蜜粉贮备不足时,蜂王会减少产卵量甚至停止产卵。所以,饲养双王群时,要保证巢内每张脾上有两指宽的存蜜。繁殖期当外界蜜粉源缺乏时,要及时补喂。

八、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


饲养双王群除选用优良品种采用新蜂王实行分区管理外,还必须保持蜂群始终有较强的繁殖力。

1. 使用新巢脾

新巢脾孔眼大,培育出的工蜂个体健壮。因此,要多造新脾,及时淘汰旧脾。

2. 加强保温

双王群内的两群蜂可相互借温,利于保温。但是,早春与晚秋气温低,寒潮不时侵袭。在箱内覆布上要盖小棉垫,大区空间大,可塞适量保温物,以防蜂群突然受寒结团,冻死边脾卵虫。

3. 奖励饲喂

实践证明,奖饲群可多增长一倍蜂量。奖饲可刺激蜂王多产卵,提高工蜂采集积极性。因此,繁殖期每晚喂200~300 克糖浆,连续奖饲至蜜源吐粉泌蜜前,如果是喂喂停停效果不大。经过一段繁殖期,巢内幼虫多,饲料消耗大。如果外界蜜粉源不佳或遇阴雨连绵,要及时补充蜜粉。

4. 及时扩大蜂巢

根据蜂群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巢脾,扩大蜂巢。当蜂王将巢脾一头产满卵,先颠倒中间巢脾,让蜂王在另一头产卵。当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时,要及时加入优质空脾或巢础框,供蜂王产卵,不可延误。

5. 防止蜜蜂偏集

饲养双王群要经常防止蜜蜂偏集,调整好两群群势,尤其是老少同巢群双王群。老王区蜜蜂喜欢偏集于新王区,若出现一区蜂量多另一区蜂少的情况,可将蜂量多的一区出房子脾与蜂少一区卵虫脾对调。把蜂多一区的巢门缩小,蜂少一区巢门开大,让更多飞翔蜂进入蜂少一区。

6. 控制分蜂

双王群蜂量多,巢温高,易产生分蜂热。蜜源到来前夕,只要向阳坡上有零星花开,便有少量流蜜,即可摇空巢内贮蜜,迫蜂出巢采集。分蜂期,3~5天检查一次,尤其是阴雨乍晴天,场内蜂群多,早上即开始检查,中午以前必须去除急造王台,不可遗留,否则极易发生分蜂。提早培育一批新王,介入分蜂热较强的蜂群,这是控制分蜂热维持强群的好办法。

7. 根据老少同巢特性再组双王群

同龄王双王群如果一区失王,把另一只蜂王调入小区,在大区诱入成熟王台,组织老少同巢双王群。关严小区巢门,处女王交尾产卵再开小区巢门。

九、综合防治病虫害


中蜂的主要病敌害是中蜂囊状幼虫病、巢虫和胡蜂等。

1.中蜂囊状幼虫病

中囊病是中蜂的大敌,一旦发病,施用药物几乎是无效。最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群培育蜂王,在春秋寒冷季节保持强群饲养。培育蜂王时,可利用意蜂哺育中蜂蜂王幼虫17~18小时,然后移往中蜂育王群哺育到王台成熟。这是防治中囊病的好办法。

2. 防治虫害

多造新巢脾,使用新脾淘汰旧巢脾。及时清除巢底蜡屑,糊严蜂箱缝隙,可有效防治巢虫的危害。

3.防治敌害

在石岩下大树上寻找蜂场附近的胡蜂蜂巢,晚上用火烧毁,在蜂场扑杀蟾蜍,铲除蜂场周围的杂草,堵塞石缝,晚上到巢门前捕捉蟾蜍,将其放到一公里以外。蜂箱周围的蚂蚁穴可用火柱扩大孔眼灌入沸水,将蚂蚁和卵烫死;或将农药注入穴内,药量不宜多,多则伤蜂。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中蜂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诱王技术及其新招-分蜂与人工育种-中华蜂论坛中蜂饲养人工育种病敌害防治蜂
蜜蜂的育种与繁殖
蜂群合并方法
如何组织双王群
【新提醒】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继箱养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