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建忠 | 阳虚溏泻,补气无益——溏泻医案一则

赵某,男,17岁,学生。2005年8月1日初诊。

主诉大便溏泻1年余,多发生在三餐后。诊见面白,体瘦,畏寒,乏力,纳食尚可,食后即泻,腹部时有胀满,喜温喜按,口中和不喜饮。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润,脉弱。视其前服方药,以参苓白术散方加减为多,多不离参苓术草。服药多效,停药则反复。证属脾肾阳虚。治以温脾运脾为主,兼以温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处方:人参(另炖)9g,干姜9g,焦白术12g,炙甘草6g,制附子(先煎)12g。5剂水煎服。

临床上,脾阳虚表现为溏泻者并不少见。

2005年8月6日二诊

药后腹中舒适,大便成形,口不干。上方继进5剂。嘱冬季坚持丸剂调补脾肾。

该患者连续三个冬季服用双补脾肾之丸剂,身体壮实,大便完全正常。

按:参苓白术散方治溏,附子理中汤方治泻,临床习用。本例久服参苓白术散效而不愈之原因,在于只顾及脾气虚而忽视脾阳虚,用附子理中汤温振脾阳,立效。临床上,脾阳虚表现为溏泻者并不少见,极易误辨为脾气虚而投用参苓白术散。

本例就诊时正值暑天,配药时药店的工作人员说:“这么热的天敢吃这么热的药?”患者并未犹疑,照方配制服用。这种疑虑在医生心里也经常存在。其实,体内环境的寒与热并不一定和体外环境一致,只是一定程度上受些影响罢了。天气再热,阳虚患者的体内仍然是寒,治寒只能用热药。

夏天坐诊时,经常有病人会提出疑问:“天热能吃中药吗?”背后的潜台词是“不是说天冷才能吃中药吗?”实际上,老百姓说的天冷(冬天)吃中药是指吃补药。中医认为,冬主收藏,补身体的药最好在冬季服用,治病的药四时都可服用。补身体的药最好在冬季服用,治病的药四时都可服用。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理脾、胃寒、肾阳虚中药
常见温里药——附子
不论脾有病,胃有病,一味特效中药,让你从此不再有脾胃病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引起的诸多病症,张仲景的这个方子或能缓解
我用附子治脾肾阳虚的经历
桂枝、白术、甘草附子汤等的病机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