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理解《周易》哲学与中华文化的“大道”

根据金岳霖先生的研究,每一个文化区都有自己的中坚思想,这个中坚思想就是这种文化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这个核心对于希腊文化是“逻格斯”,对于印度文化是“如如”,而对于中国文化,就是“道”。

中国文化中坚思想的“道”并不是道家的“道”,而是诸子百家都在追求的那个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天地大道。各家各派对这个“道”的诠释各有不同,儒家认为其是“仁”的道德要求;道家认为其是“有”和“无”的关系;墨家追求平等无私的“兼爱”;法家具体到君主和君主所制定的“法”……

但不论如何,尽管各家各派都在各说各道,但都在致力于行道、修道、悟道。这个“道”,在本体论上,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义;在认识论上,是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行为论上,是他们对实践的要求。他们用自己追求的“道”概括自己的思考,把观念认识和价值追求合二为一,并把自己的思考推广到天下,成就一番事业。

这种“道”简单来说有三大内容:

其一是思维模式上,外延广阔,是包罗天人的整体之学。这种“道”囊括了从本体论、认识论再到行为论的各种思考,范围包括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也就是庄子讲的“无乎不在”;

其二是价值理想上,内涵收缩,存在贯通始终的核心观念。不管这个“道”包罗多么广阔,总是能提炼出一个核心观念,所有对自己的认定、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实践的要求都是从这个核心观念而来的。用庄子的话讲就是“皆源于一”;

其三是实用操作上,“道”要求有实际功用,能够指导社会运行,在这个“道”的支配之下达到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结果。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

《周易》所含有的易道自然也包括了这三方面内容,在这个角度,《周易》贯穿了中国文化“道”的中坚思想:

在思维模式上,《周易》以阴阳哲学为核心,把所有的事物对立统一的矛盾性用阴阳体系来代表,并拿象数符号对阴阳体系进行演示和说明;

在价值理想上,《周易》提出了“太和”的理想,要求万物达到阴阳平衡,由平衡的建立、打破、恢复引出各种理论;

在实用操作上,《周易》要求“推天道以明人事”,对未来进行预测,并积极“变通”,追求变化、变易,同时注重发挥“自强不息”的主观能动性和建立“厚德载物”的道德修养,从而“吉无不利”。

《周易》的易道,以阴阳哲学等唯物辩证认识为内容,以象数体系的卦爻符号为形式,研究范围贯通天地人。《周易》从原始巫术的时代而来,经过人文理性的转化,又建立了“道”的中坚思想,在中华文化的长河和各家各派交相辉映,成就了自己的“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记:知道点中国哲学
大道之源——《易经》
读懂易经天书,遵从宇宙规律
国学大师牵头,一套书打开五千年中华文化
太极图哲学精华六十讲
张其成:国学就是人生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