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日历丨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横也丝来竖也丝

大家知道《答外》一诗吗?

宋人郭晖因思念家中的妻子,
便写了封家书,封好,寄出。
妻子收到书信,满心欢喜地打开,
竟找不到半个字迹,
这张空白的信纸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是因为丈夫对自己的思念,
已到了无法用文字传达的地步?
想到这里,她回了首诗:

碧纱窗下启椷[hán]封,
尺纸从头彻尾空。
应是仙郎怀别恨,
忆人全在不言中。

爱到深处是无言,好一个“忆人全在不言中”,
好一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又才华馥郁的女子。

中国古代,从来不乏如此聪慧的才女。
这不,明代的一位女子,
角色互换之后,也做过类似的事。

简析

突然想他了。在红笺上写满相思小字,托云中鸿雁、水中鲤鱼,把锦书传递给他……这样做好像太没新意了。况且,古人不是经常慨叹吗,“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蝶恋花》)。于是,她决定不写诗,不填词了,仅寄去一方素帕。所谓“素帕”,即生丝绢手帕,不染色,不绣花,不绘任何画,不题任何字,如此物件,当真能传达相思之情吗?

要知道,古人的手帕是一种比较贴身、私密的物品,非亲密之人间,一般不会随意互赠。因此,手帕也成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爱情,总掺杂伤心与泪水,于是“入水不濡”的鲛绡,就成了手帕的代称。但是,若伤心到了极致,即便是鲛绡,也会湿透——“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总之,这方素帕不再是一块普通的布,而是濡染了女主深情的爱情信物。想必,她的“心知”看到,一定会颠过来倒过去仔细端详,最后明白,这方手帕横竖都写满了一个“思”字。“丝”谐音“思”,这是民歌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注意,她寄帕的对象是“心知”,心知即知心人,是那种不需要说话,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意思的聪明人,惟其如此,她才敢这么别出心裁。


这是属于他们俩之间的浪漫游戏,旁人是无法理解并参与的。“这般心事有谁知”,除了她的心知,当然没人知晓。末句细品之下,仿佛还有一种得意之感:封建社会中,男女爱情不自由,书信传情难免授人口实,而这方经过她苦心设计的素帕,既可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传达自己的心事,可以说十分完美了!

最后,突然想到《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宝玉赠黛玉旧帕”的情节,不知,他俩是否也看过这首诗,来曲折地传达“横也丝来竖也丝”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横也丝来竖也丝
西胡聊电影《幸福的黄手帕》:幸福飘彩絮,遥寄鲛绡泪。
七夕节情侣怎样送礼最高级?黛玉和宝玉的二尺鲛帕传情:夺魂摄魄
一方素帕寄心知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贾宝玉“私相传递”和林黛玉的“情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