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展播:谭军


陪父母走过最后的日子
作者:谭军

60年旧历九月,是我伤心欲绝难以忘怀的岁月。那年我得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当即乘上回京的火车,又倒上公交车连夜赶回到房山老家。当我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我惊呆了!病榻上的母亲已深度昏迷,口里却不停的喊着我的名字:"我要去唐山,我要找女儿…"听到这呼喊声我泪如雨下,情不自尽地用双手摇动着母亲的肩头大声地呼叫:"妈妈,您睁开眼睛看看,我是您的女儿,我回来了!"母亲什么反应也没有,依旧不停地喊着我的名字,那一刻我的心都要碎了。我深知这声声的呐喊蕴含的是她老人家对儿女深深的牵挂。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小,自幼体格较弱。母亲对我总是放心不下,时常让父亲写信问候和叮嘱。没想到昏迷中的母亲还牵挂着我,母亲的爱令我感动不已。我不顾哥嫂的劝阻,和父亲一起用手推车将母亲送到县医院,跪求医生说:"救救我妈吧"!医生从母亲鼓涨的肚子里抽出满满一盆水,告知母亲已无力回天了。听了医生的话,我仅有的一点希望破灭了,扑在母亲身上痛哭起来,想用自己的哭声唤醒她老人家……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精心的侍候在母亲身边,听着母亲一声声呼唤着我的名字。为使母亲不停止呼吸,我坚持用身体支撑着母亲,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十几天后母亲带着无限的思念离开了。那年母亲刚满花甲之年…
母亲的故去,年仅20的我只觉得天塌了一样,梦中常常被母亲的呼唤声,呻吟声惊醒,终因悲伤不能自拨大病了一场。我愿时光太匆匆,还未来得及进女儿之孝母亲便走了,我怪自己得到的消息太晚,没能在母亲需要的时候好好的陪她,即使挽救不了他老人家的生命,让她在亲情的抚慰中安详的走好,我的心也会得到些慰藉……
十四年后,恰巧又是旧历九月,大哥来信告之老父因摔伤卧床已有数月。得到消息后我急匆匆赶回老家,见父亲虽然身体很虚弱,但神志还很清楚,仍和往常一样询问我和孩子的情况。我原有偏头疼的毛病,儿子小时候闹过几次癫痫病,父亲总是时常写信叮嘱我们要坚持治疗,按时服药。没想到病入膏肓的父亲此时还惦记着这事,父亲的爱让我感到很内疚。我悔自己平时对父亲关心不够,未能经常书信关注父亲身体状况,看到父亲瘦骨嶙峋的病体很是心痛自责,心里不知是啥滋味。记忆中的父亲高大健壮,胆识过人,平时乐呵呵的很少见他闹病。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患了牙病,终日疼痛不止。当时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们有个小病小灾只能硬扛。一天,见父亲找来一根细麻绳,将它套在受损的疒牙上,自己一用狠劲竟将那坏牙拔了下来。我们几个孩子见父亲的坚强和勇敢都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看着眼前风烛残年的父亲遭受病痛的折磨,自己却无能为力,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用颤抖的手拉了我一下,轻轻的对我说:"闺女,爸爸得的是进口痢,这回恐怕是过不去了"。紧接着老人家换了轻松的口气宽慰我说"孩子,别难过,人活着总有终点,爸爸八十有余就是走也值了。"听了父亲这话,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一下子夺眶而出,只觉得父亲病危之时还如此豁达,让我心疼,又令我敬仰。我在心里默默祈祷上苍保佑父亲能重新好起来……
由于长时间卧床使父亲造成便秘,我见老父面露痛苦的神态心如刀绞。为帮父亲排便,我几次用手将父亲体内积存多日的宿便一点一点的抠出后,父亲灰暗的面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深情地握住我的手说:"闺女帮我解决大问题了,这下可痛快多了!"看到父亲的微笑我不知有多欣慰。然而,久病不起的父亲身体太虚弱了,半个月后父亲还是走了。
那是初秋的一个深夜,月光全无,时而传来几声犬吠,让人毛骨悚然。就在这冷寂的秋夜里,八十二的父亲平静地告别了养育他的这块热土,告别了儿女亲人。此刻,我抚摸着父亲渐渐凉去的肌肤,泪水扑簌簌洒满父亲的面颊……
如今,父母已离世几十个春秋,然而两位老人的身影总是在我的行程中。父母双亲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仍时常在我脑际闪现。我忘不掉母亲深夜在煤油灯下为儿女们千针万线的操劳,忘不掉父亲慈祥的面容,忘不掉老人家为我们几个孩子讲古代故事带来的喜悦,更忘不掉我探亲离家时父母送我那依恋不舍的情景。我已经走的很远了,回头看时,却见二老还站在高处望着我逐渐远去的背影。那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心底。我深切感到,父母对儿女的疼爱远比儿女关心父母要多得多,深切感受到人间最大的安慰是亲情,人类最纯真,最不能动摇的情感就是父母对儿女的关爱。

谭军,(曾用名谭桂英)北京市房山区人。
国企退休政工干部。文学爱好者,散文福地会员,书会成员。先后在《天津工人报》《华北电力报》《天津今晚报》《天津中老年时报》《东方散文福地》,李仪书会等发表散文及通讯报导。2011年撰写自传体小说《根》。近两年,自行出版了《老妪学写诗》和《桂英文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宁界·亲情美文】:(宁夏)郑铭军‖《追忆我的父亲》
抒情散文——父母亲情
【军垦故事】一位母亲只读过一年半的书,写了五万字的《根苦叶也甜》叙事家史教育子孙
王纪民:​九江小姨到青岛。
老宅(会宁葳蕤)
想念父亲的温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