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环马 海鳅船
几场生死之战的历史原型

文 |郭晔旻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李若水《捕盗偶成》

  呼延灼率领三千连环马大败梁山好汉。出自《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在梁山英雄打破高唐州之后,高俅保举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率领三千连环马攻打梁山,给这些好汉带来了极大的麻烦。直到后来他们学会钩镰枪方才破了连环马

  

宋江横行山东

  《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武装力量。这支队伍,自晁盖等七人劫夺了生辰纲、火并了王伦、“梁山小夺泊”以后便日渐发展壮大。又由于宋江的发配和逃难,飘蓬转徙、四处结识好汉,陆续汇合了华州的少华山;青州的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清风山、对影山;蓟州的饮马川、登州的登云山、徐州的芒砀山、寇州的枯树山以及黄门山等十余处山头的人马,加上几次朝廷派来征剿梁山的败军降将,到了“石碣受天文”“英雄排座次”时,已经发展到了头领一百单八人,雄兵十万余。八百里梁山泊依山傍水,设六关、分八寨;水泊外设置四个酒店打探消息,邀接来客;有钱粮仓储,监造作坊,可谓气势赫赫,一派兴旺景象。又在“忠义堂”前竖起一面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昭示着梁山人的行为准则。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虽然不曾如《水浒传》里这么招摇威风,却也值得一说。在公元1101年即位的宋徽宗赵佶有相当高的文化修养。他的花鸟画、瘦金体书法都极出色,但做皇帝却很不合格。《水浒传》第一回说他做端王时赏识一个会踢球的高俅,后来做了皇帝竟提拔他做殿前都指挥使,官封太尉。这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事的。他任用的蔡京、王黺、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六人,被时人称做“六贼”。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高俅可恨,当时的人却认为他列入“六贼”的资格都没有,当时朝政的黑暗也就可想而知了。既是如此贼人统治着天下,天下人如何能不起而讨贼!北有宋江,南有方腊,他们就是奋起讨贼的好汉。

  初识端王(后来的宋徽宗)的高俅。按《水浒传》中的说法,小王都太尉派高俅将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送到宫中,无意中遇见端王踢球,高俅“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从此就获得端王喜爱宠信,因而发迹

  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年)中,“宋江起河朔”(相当于今河北省中南部),被称为“河北剧贼”。为什么说是“大约”呢,因为宋江不像方腊那样聚众演讲誓师,立尊号、定年号,旬日之间即聚众十万之众,很快即为官府所知。宋江及其部队因为是小股“窃发”,官府得知后起初肯定认为是癣疥之疾,不足为患,同时又对上瞒忧不报。及至后来宋江闯州跨县事情越闹越大,“官军莫敢婴其锋”而不得不上报时,可能已经迁延了很长时间。到宣和元年十二月时,宋江已经转掠至京东地区(相当于今山东及江苏徐州一带),称为京东“剧贼”或山东“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南方起义后,知亳州(今属安徽)侯蒙指出,“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有人因此说宋江一伙只有三十六人,那是不可能的。假使真的只有那么一点人,官军不会把他当一回事的。有人估计他至少有几千人,三十六人是其中的首领。这种说法比较可信。宣和元年十二月时,朝廷曾下诏招抚宋江,可见他的声势已经相当大了。

  《水浒传》说宋江在梁山泊聚众。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宋元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有些人认为这是传说故事,不足为证。不过,《宋史》上的确不乏“梁山泊多盗”“梁山泊素多盗”“梁山泊渔者习为盗”的记载。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宋江据此起义,但当时的史料却提供了“宋江寇京东”“出青、齐、单、濮间”的活动区域。梁山地区,正是属于京东西路,又恰恰处在青、齐、单、濮四州包围之中。梁山泊“近通沂泗麻盐热,远控江淮稻粳秋”,兼之水泊出产菱、藕、鱼虾,粮食不成问题。而从梁山出发,在近范围之内,可供袭击的州县,主要有南之济州、西南之郓城、西之濮州、东北之郓州。济州治所在梁山南百里左右巨野,出梁山泊后二十余里即可到达。郓城在梁山西南六十里许,出梁山泊后数里即至。郓州治所在梁山东北五十里许的东平,出梁山泊后不足三十里便到。西距濮州稍远,出梁山泊后,亦不足百里。对邻近这些地区进行出击,可以迅速到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敌人来不及调集援军便可结束战斗。在不利的情况下,起义军便可以迅速退到梁山泊中,敌人一般不敢轻易地进入梁山泊,只好望洋兴叹。若要扩大出击范围,向西南可沿五丈河进击北宋的都城东京,向东南可沿南清河进击单州、徐州,向东北可沿北清河进击齐州、青州,向西北可以从陆地进击北京(大名府)。可以说,在这一地带,再也找不出任何一个象梁山地区这样有利的活动场所,宋江起义军曾经在此驻扎,看来确有其事。至于《水浒传》说宋江攻州打府,似乎也有一点影子。

  出身为朝廷命官的好汉呼延灼。按书中说法,他是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派子孙。任汝宁郡都统制。归顺梁山之后为封为天威星,位列马军五虎将之一

  

陆战大破连环马

  在《水浒传》里,高唐州(今聊城市高唐县)是梁山义军攻破的第一个州城,加之被杀的知府高廉是高俅的兄弟,遂引来官军对水泊梁山的第一次讨伐。呼延灼带领“三路军马计有五千,连步军数及一万”,这支骑兵,马戴马甲,人披铁铠,马戴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挂甲只露着一双眼睛,正是史书上所谓“甲骑具装”。呼延灼更将三千马军作特殊处理,每三十匹马用铁环连锁构成一列,总共锁定为一百队,而且特为马匹制作熟皮马甲,骑手配备特制铁甲。临阵战术是:远则箭射,近则枪刺。当如此连环甲马向宋江军阵呼啸奔腾而来时,梁山被震惊了。它不啻是一支装甲部队,其行进时冷兵器碰撞的铿锵之声真令人触目惊心。一眨眼之际宋江阵上已有林冲、雷横、李透、石秀、孙新、黄信六员骁将中箭受伤,士兵更是带伤者无数。亏得梁山军终获“金枪将”徐宁传授的钩镰枪法,使“钩镰枪一齐举手,先钩倒两边马脚,中间的甲马便自咆哮起来”,才得以大破连环马。可怜三千连环甲马,除战死外尽数被梁山军俘获,好马还能牵上山去喂养用作梁山骑兵的坐骑,大多数伤损马蹄的只落到“剥去皮甲,把来做菜马食”的结局。

  《水浒传》里的连环马是以官军秘密武器的姿态出现的。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苦于马匹不足骑兵孱弱的宋军是无心也无力建立这样一支强大的重骑兵的。与之相反的是,北族铁骑恰恰是当时宋人心中的梦魇!北宋时期,西北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就有这样一支货真价实的“连环马”部队(称为“铁鹞子”)。这些“连环马”的骑士们都是从党项贵族子弟中精选出的。他们精骑善射,人与马联成一体、皆披铠甲,总兵力约三千人。铁骑“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人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令早就在与契丹的较量中积累了丰富对抗骑兵经验的宋军大为头疼,感慨“贼(指西夏)始纵铁鹞子冲我军,继以步奚,挽强注射,锋不可当,遂致掩覆”。

  稍后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也有一支名气更大的重甲骑兵队伍,即是“铁浮图”。它是女真重装骑兵的别称,也称铁塔兵,“铁浮图”形容重甲骑士装束得如同铁塔一般。“铁浮图”军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推进的时候如同一面铁墙。“铁浮图”的任务主要是正面攻坚,其扮演的角色宛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企图以严整密集的重装骑兵编队来击溃对方较为散乱的骑兵。由于古代重甲十分昂贵,不可能大规模装备,而重骑兵在承受铠甲重量的同时,还要进行战斗,这就要求骑士必须拥有超人的体魄,所以“铁浮图”堪称金军精华中的精华。在作战中,“铁浮图”正面推进,“拐子马”(宋人对金军主力两翼骑兵的称呼)则用以对敌军实施迂回包抄而后突击。他们纪律严肃,作战勇敢顽强,每个骑士都有副马换乘,以保证作战时的机动性。其装备有格斗型冷兵器(马刀和狼牙棒)与弓箭,既能作为骑射进行远距攻击,又能作为突击力量近距搏杀。这种骑兵,马匹和骑手都有一定的防护装甲,同时兼顾轻捷灵活的要求。这两只精锐骑兵的组合曾令金军攻辽伐宋无往而不利。

  至于《水浒传》中大破“连环马”的钩镰枪法,在历史上亦有所本。在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八日的郾城大战中,岳飞就下令宋军步兵各持一种叫“麻札刀”的长柄刀上阵,弯腰低头,专砍“铁浮图”的马足。这个战术说起来容易,但实际上需要巨大的勇气,一击不中的话,金人铁骑已到身前,因此在宋金战争史上,仅有“岳家军”等若干支军纪严明的部队才有能力采用。从午后战至黄昏,岳家军步骑配合,令金军人仰马翻,遗尸数千。金军的一万五千多精锐骑兵在遭到重大杀伤后狼狈溃退,金人海上起兵以来,都是靠着“铁浮图”和“拐子马”取胜,却在郾城一仗一败涂地!连金兀术都为之大恸。此战之后,宋人才出现了民谣曰“他有金兀术,我有岳元帅;他有‘拐子马’,我有麻扎刀;他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

  梁山好汉在徐宁的教导下,用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出自《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梁山好汉为了对付呼延灼,特地在东京赚来金枪班教师徐宁,学会了钩镰枪的使法,方才打败了呼延灼的三千连环马

  

水战大胜高太尉

  呼延灼的“连环马”被梁山所破,梁山军之后又相继攻破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迫使北宋朝廷以枢密使童贯为帅,“东京管下八路军州,各起军一万,又于京城御林军内点选两万,守护中军”。结果这十万大军却陷入了梁山义军布下的十面埋伏,损兵折将,狼狈溃逃。这样,作为书中最高军事统帅的太尉高俅只能亲自出马征伐梁山了,他总结童贯失败的教训是不能对症下药:“贼居水泊,非船不能征进,枢密只以马步军征剿,因此失利,中贼诡计。”因此高俅发起的是水上作战,水师进剿。他向皇上请示:“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非仗舟船,不能前进。臣乞圣旨,于梁山泊近处,采伐木植,命督工匠造船,或用官钱收买民船,以为战伐之用。”这些都算是有一些眼光。

  高太尉带来了十三万大军。有意思的是,他的“那十个节度使非同小可”,“旧日都是在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小功名”。由此看来,宋江朝思暮想的“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确不是无的放矢。而国家的正规军反不如这“绿林兵”能征善战、精锐勇猛,一受招安,反杀同类,也并不自宋江始。

  虽然善用“连环马”的呼延灼,惯使钩镰枪法的徐宁此时都已在梁山入伙,高俅却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这就是“海鳅船”。济州城中造船能匠叶青,为高俅造了一批战舰,最大者名为大海鳅船。船两边置二十四部水车,船中可容数百人,每车用十二个人踏动;外用竹笆遮护,可避箭矢;船面上竖立弩楼,另造划车摆布放于上。如要进发,垛楼上一声梆子响,二十四部水车,一齐用力踏动,“端的是风飞电走”……若遇敌军,船面上伏弩齐发……当这些巨无霸式的艨艟巨舰向梁山泊驶来时,梁山又面临巨大挑战。

  偏偏事不遂人意,“便有海鳅船万只,俱来泊内一齐休”。梁山军中,如浪里白条张顺那样的潜水能手多矣,他们潜入水底将海鳅船凿漏。尽管高俅官品极大,乃皇上宠臣,但十三万“王师”照样被杀得人马辟易,闻风丧胆,战场上输得精光,堂堂殿帅府高太尉,反而做了梁山好汉们的囚徒,也宣告朝廷对梁山的武力讨伐以彻底失败告终。

  方腊士卒。方腊起义很大的原因是被徽宗无休无止花石纲盘剥所激发。据《续资治通鉴·徽宗宣和三年》记载,负责镇压起义的童贯“至吴,见民困花石之扰,众言贼不亟平,坐此耳”。

  实际上,《水浒传》中的“海鳅船”在历史上只是一种轻捷战船,因船头似鳅而得名。不过,类似《水浒传》中所描述的大型车船在宋代历史上也的确出现过。1130年,杨幺在洞庭湖起义,南宋朝廷震动。1132年,宋军遂制造了一种每船可载二三百人的大型车船驶入洞庭湖前去镇压。这种车船在船上装设有击水的轮子,行驶时不用划桨,而由水手踏动车轮击水前进。车船行驶迅捷,进退自如,外有护板,踏车水手隐蔽在内,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安全地进击敌舰。结果偏偏赶上水位下降,宋军车船搁浅无法行动。此时,起义军以小舟直扑过来,宋军只能放弃车船狼狈逃走。此战之后,杨幺起义军用缴获的车船做模型,利用俘获的工匠,大力建造车船。这种车船比缴获的有了改进,有24对轮,且船体高大,建二至三层楼,可容千人;船上还设有拍竿,上放巨石,拉绳放竿,击中敌船,敌船便立刻粉碎。

  杨幺起义军连战皆捷,力量更加发展,影响日益扩大。1135年,宋高宗赵构祭出王牌,将岳飞从抗金前线调回,出任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全力镇压洞庭湖的农民起义。岳飞对付车船的手段与《水浒传》里梁山义军对付“海鳅船”的办法大体相当(可能施耐庵也了解这段历史),宋军在湖中放置杂草树皮,在港汊设置木排,阻碍起义军行动。六月十一日晚间,岳飞军向起义军发起总攻,杨幺指挥水军迎战。起义军车船出动,车轮被杂草缠住,无法转动,撤向港汊,又被木排挡住,进退受阻,只好进行决战。起义军英勇杀敌,给宋军造成重大伤亡。后来,宋军乘木筏进攻,以牛皮遮挡矢石,用巨木撞沉起义军车船。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杨幺投湖后被宋军俘获,洞庭湖的起义就此失败,这与《水浒传》里梁山军大获全胜恰好是相反的。

  

同归于尽征方腊

  《水浒传》与真实历史有所龃龉的还不止这一处,其中最为离谱之处当属小说中所说的宣和四年,接受招安的宋江北伐契丹辽国,短短八个月内连续攻城略地,几乎杀尽辽国的著名将领,最终迫使辽主乞降这段。历史上的这一年宋军的确是在权阉童贯率领下北伐了,只不过结果是被已经在金人打击下气息奄奄的辽军在幽州(今北京)打得大败亏输颜面扫地。《水浒传》中的宋江伐辽,恰与《说岳全传》之末写岳家军后人攻破金国一样,属于后世文人的“意淫”典范。也难怪明末吴中才子金圣叹将其视为狗尾续貂,与宋江征伐田虎、王庆一起在评点本中删去。

  话说回来,金圣叹将全书终止于梁山泊英雄聚义,而将招安及以后情节一概删却。由于所删近半,只余七十回,故有金圣叹“腰斩”《水浒》之说,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无论如何,宋江征方腊这段,实在是值得保留的,20世纪90年代的央视版《水浒传》连续剧也正是如此处理的,即宋江接受招安之后,径直前去征伐方腊,情节反而变得更加紧凑完整。

  《水浒传》用第九十回后半至九十九回的庞大篇幅描绘了“征方腊”的全过程。眼看“如今江南草寇方腊反了,占了八州二十五县,从睦州(今杭州建德)起,直至润州(今镇江),自号为一国,早晚来打扬州”,刚刚从伐辽战场返回的梁山好汉们又被朝廷投入了南方战场。与方腊的战斗异常惨烈,梁山诸英雄各个本领超群,却有宋万、焦挺等十人于乱军之中被马踩死,何其悲凉。在杭州之战中,张顺单凭自己的一股冲动妄想潜入敌军,最终落得个惨死于湖底的下场。在独松关一役,“双枪将”董平在左臂受了炮火之伤后,不等待身体恢复好,就与厉天闰、张韬交战,终归使枪不应,只得后退。他还拼了命去救张清,结果被张韬一刀剁成两段,连全尸都未曾留下。又如王瑛和扈三娘本是去哨探情况,但遇到敌人主力时,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知进退,最终惨死于敌人刀下。另有中埋伏身死的解珍、解宝兄弟立功心切,冒险探路,在乌龙岭上,中了敌人埋伏,最终从百丈高崖坠下身亡。粗算一下,被马踏身死的梁山好汉有10人;因中箭、飞石器械及火炮而亡的有张顺、曹正等18人;又有交战中身死者,如周通、董平等18人,再有中埋伏牺牲者解珍、解宝等6人;另有患病和落水而亡的好汉共计17人,108好汉在“征方腊”之中,竟有近70人殒命,读来实在令人唏嘘。

  梁山好汉战官军,征契丹都毫发无伤,反而在方腊一战损失如此惨重,究竟是何原因?其实《水浒传》里早已有了暗示,吴用评价高俅征讨梁山时手下那十个绿林出身的招安武将时就说,“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其实,“征方腊”时的梁山众人又何尝不是呢?梁山英雄征辽大胜而归,朝廷却不仁不义,众兄弟皆是“白身”且连入京玩赏的自由都没有,众将领“尽有反心,只碍宋江一个”,显示众人对宋江所谓的“愚忠”感到不满了。自此之后,众兄弟出于宋江的深重“义气”,虽明知前途灰暗,却仍然跟随宋江“愚忠”至死。结果,在异常残酷的征方腊战役中,梁山英雄损兵折将,虽胜犹败,近乎同归于尽。即使为数极少的“征方腊”后全身而退的梁山好汉里,如李俊本也已看破红尘,情愿远走高飞,只为“宋公明恩义难抛”,硬是坚持帮宋江打完了方腊才归隐江湖。

  方貌。《水浒传》中虚构的人物,设定为方腊的弟弟。有人认为是根据明末张士诚之弟张士德而来

  至于历史上的宋江到底有没有真的征过方腊呢?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海州(今连云港)知府张叔夜“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加上一些“轻兵”“壮卒”“焚其舟”“擒其副贼”迫使宋江投降。时任亳州知州的侯蒙曾经建议招安宋江去打方腊,但皇帝“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史书上的确有宋江作为偏将在童贯部下参加战斗的记载,不过也仅此而已。故而历史上宋廷派童贯率15万大军“征方腊”,并未留下多少史料可以作为《水浒》中宋江“征方腊”的创作素材。

  从《水浒传》的描述看,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杭州人施耐庵实际是将当时发生的大新闻——朱元璋征张士诚的经过“张冠李戴”融入了小说中宋江征方腊的情节之中。方腊起义虽然是北宋末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但他占据的地方并不广,只有“杭、睦、歙、处、衢、婺六州五十二县”,相当于今天的浙江西部与安徽最南部(歙州即后来的徽州),但在《水浒传》里他却多出了相当于今天苏南与上海市的地盘,而这里正是张士诚割据的主要区域。《明通鉴》曾记载朱元璋派遣赵德胜攻打苏州北邻的常熟,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守御城中”,“遇伏,马蹶,遂为德胜所擒”。而《水浒传》宋江“征方腊”中,也有宋江和方腊大战于苏南、苏州一带,方腊弟弟方貌守御苏州被武松“掠断了马脚”,“颠将下来”,被“一刀砍了”,“首级解赴京师”的类似描写,其实历史上的方腊,并无弟弟方貌。

  此外,1939年在陕西出土的宋将折可存的墓志又说折氏在镇压方腊后,“奉御笔捕草寇”宋江,并以此功连升三级至武功大夫(大夫官阶之首级)。就此推断,出于未知的原因,可能宋江在接受招安后又在宣和四年(1122年)发动了第二次起义。而宋江的结局,同方腊一样,也遭到残酷杀害。相比之下,《水浒传》中讲宋江于投降后被毒杀,倒是显得更符合常理一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起义是什么样的
「水浒漫谈」卢明专栏 | 梁山泊起义探究
宋江带领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投靠朝庭招安,是愚忠还是愚蠢?
真实历史中的宋江、方腊起义
历史上,水浒传的原型宋江,到底有没有投降?
原来《水浒传》中的宋江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曾率梁山好汉横行齐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