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嘉诚说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资,身为打工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李嘉诚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很多人认为打工并不是投资,强烈反对这种观念,其实打工才是最愚蠢的投资。”

打工,是当下很多人在全职做的一个糊口的营生。

那么,打工真的像李嘉诚说的那样,是最愚蠢的投资吗?

近日一则短视频《打工人》刷屏了,反复观看这部视频,我发现它所要传达的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突出处境:世界是不公平的,打工人不能拼爹拼娘,只能靠自己拼命;
  2. 自我安慰:当打工变成生活的全部时,打工人努力的模样散发的光芒,可以比肩太阳;
  3. 分析痛苦:打工可能会少活10年,但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因为生活中有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
  4. 比对现实:打工很累,但不能哭,因为骑电动车的时候擦眼泪不安全。

虽然视频中对打工人的定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得不说,这更多的是一种“反讽”的艺术表现手法。

作者口口声声一口一个“打工人”,但最想撕掉“打工人”标签的,可能就是他。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场打工人,该怎么做才能撕掉这个标签,逆袭而上呢?

1、找准赛道,并为之付出常人难以匹敌的努力

这次疫情让我在老家待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观察老家年轻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发现他们每天都喜欢做一件事,那就是吃宵夜。

在深圳虽然我们偶尔也吃宵夜,但目的是为了填肚子。

老家的人不是。

他们吃宵夜是为了有个吹牛皮的场合,为了觥筹交错,为了打发漫漫长夜带来的百无聊赖。

他们月薪不过三四千,但没有房贷压力,小孩有父母帮照顾,所以轻轻松松就能过得很舒服。

他们自嘲为打工仔,也曾在举杯望月的那一刹那,有过摆脱打工仔称谓的想法,但转瞬即逝。

然后依旧为生计奔波,日子得过且过,适时认命。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他没有被逼到需要付出常人难以匹敌的努力的赛道。

网友“Kyra”分享了自己从一个来自小城的普通少女,通过不懈努力创立公司年入千万的故事。

她来自乐山小镇,相貌出众,但成绩和家庭条件都一般。中考失利后,父母劝她读个职校,然后安安稳稳在老家工作。

但她不想太年轻就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日子,于是通过高考考入一所三本航空学校,希望未来成为一名空姐,去全球各地周游,领略不一样的人生。

毕业后她如偿所愿地当上了空姐,开启了她三年“空中飞人”的工作与生活。

后来因为感情受挫,她辞职回老家调养了一段时间,父母也趁机让她在老家结婚生娃。

但是她不甘心。

2015年,她回到深圳,找了一份电商平台的运营工作,一开始很辛苦,没有周末,经常996,但经过多次付出后,终于成长为公司的市场总监。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与了一个女性消费品的论坛,看到了商机,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创业的兴趣。

于是在2018年,她依靠这几年积攒下来的人脉,拉着朋友开始创业,主营女性消费品。

2019年,她们团队搬到了深圳湾办公室,收入也突破了千万。在今年的资本寒冬中,她们甚至还拿到了新一轮投资。

她说:“现在我容光焕发,像换了一个人,定期去做皮肤管理,养着可爱的二哈,经济独立,生活事业完全被自己牢牢掌控,不用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定期出去旅游,完成自己向往的事情。”

你看,同样是小地方的普通人,她没有选择炊烟袅袅的平淡日子,而是找准赛道,逼自己一把,付出常人难以匹敌的努力,不断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所以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2、弯道超车,抓住每一次甩开他人的机会

有时候光找准赛道还不够,因为你会发现,你好不容易找准的赛道,已经有人提前选好最优位置,剩下的都是一些“边角料”式的赛道。

那么你走还是不走?

好不容易挤进来,走肯定要走的,但我们还要学会弯道超车,抓住每一次甩开他人的机会,然后精准切入到更优的赛道。

网友“小马奔腾”说,他领导有个同学,高考之前没出去县城,后来通过高考考取了沈阳理工,汽车与拖拉机专业。

因为家里穷,他第一学期的学费都是借了村里邻居的钱才凑够的。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然通过勤工俭学,考取了一所985大学的汽车专业研究生,并在毕业后去了一家汽车研究院工作。

这一干就是6年,由于比较刻苦,院里还专门给他开了个所,负责他专业的方向。但是在关键领域,很多专利都被外国垄断了。

于是他跳槽去了重庆一家外企干了2年,学到了许多东西。

这之后,他决定创业,主营汽车仿真,辗转去了杭州,从一个不知道的小公司,做到了行业前三、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你看,在重庆外企的这两年,就是他弯道超车的关键节点,他很清楚地知道,进入这家外企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行业垄断。

本来没有路,他硬生生地挤出一条路,并实现反超,这才有了后面创业做到行业前三的故事。

3、利用复利思维,每天进步一点点

复利是我们计算收益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一个很小的数,比如0.01,N个幂次方后,就能得到一个非常大的数。

这有点像心理学上的“荷花效应”:池塘里种满了荷花,第一天只开1朵,第二天开2朵,第三天开4朵,第4天8朵……以此类推,每天开花的数量,是前一天的2倍。

第29天,半个池塘的荷花都开了。

然后我们惊喜地发现,第30天,整个池塘的荷花会全部盛开。

荷花数量从0到50%,花了29天;但从50%到100%,只花了1天。

这就是复利的魔力:起步小,但坚持下来,收获巨大。

我们每个普通打工人做出的成就,就像这小小的荷花,起步非常小,但没关系,只要善于利用复利思维,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将会收获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个机械专业毕业的工科女生,在一个三线城市的研究所工作,每月4000工资,过着朝九晚五的悠闲生活。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在大城市发展的同学,个个都混得风生水起,她才发现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个说辞。

她决定学点新技能,做出些改变。

一开始她也不知道学点什么好,为了开拓眼界,她决定学点英语。

“反正把英语学好肯定没坏处。”她这么安慰自己。

一开始不懂发音,但互联网的资源很发达,她就每天用按照网上说的方法去磕,每天都改善一点点。

6个月之后,她已经能较为流利地在线与老外沟通了。

后来,一家上海外企招人,就两点要求:英语好+机械专业背景,因为这个岗位需要和外国工程师用英文交流。

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去面试了。

结果,她凭借自己半年来练好的口语和听力,完爆其他所有面试者,工资一下子涨到了原来的3倍。

仔细想想也是,机械专业的工作,不需要你有多好的英语,能看懂图纸上简单的单词就行了,谁没事儿会去进修口语啊?

但是她就做到了,额外的学习,每天不断的进步,让她成为了更稀缺的人才,工资翻3倍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你看,这名女生在无意间践行了复利的方法,相信一点点的进步会转换成巨大的能量,再加上她不吝惜每一天的付出,最终才收获了薪资翻3倍的OFFER。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进入社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份工作,全职做个打工人,这并不丢脸;丢脸的是,你明明想摆脱“打工人”这个称谓,却还心安理得地慵懒着,不去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还自嘲佛系,这才是最值得深思的。

找到自己的赛道,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抓住机会弯道超车,再运用点复利思维,你才有可能把打工这个最“愚蠢”的投资转换成最有用的投资,过上你曾经想过的生活。

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你想摆脱“打工人”这个称谓吗?你觉得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撕掉“打工人”这个标签?

我是一只程序猿,研发部软件负责人,副业赚钱能手,专注写职场,讲述职场真实故事。欢迎关注我,听我剖析职场真实故事背后的底层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复利思维
李嘉诚精准识人的五大规律:1.激进的人一旦变得稳重起来
没有弯道的传祺世界,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比努力更能决定你人生的,是复利思维 | 工作1年顶N年
不要在狭隘的小圈子里努力,你要升级你的赛道!
一个人注定越混越好的核心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