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走出习惯否定?
userphoto

2022.07.03 内蒙古

关注

开会时,当你提出某个观点询问大家是否可行,总有人上来阐述诸多负面要素,奉劝你根本不可能;亦或者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是潜力股,可Ta往往在临门一脚时掉链子。
甚至某些人独处时可以把生活打理得很好,一旦走到人前就像吓坏的兔子,把原本轻车熟路准备的本事忘得一干二净;如同在“公众演讲”这件事,还没试就张嘴说“我不行”。
再或者,自我已经做很好却总不自信,时常陷入「纠结、怀疑」的状态中。
这些问题表面看似否定,实则深度自卑,在自体心理学中也许存在「自体客体受损」的情况;什么意思呢?
个人心理包括“镜映、理想化和孪生的自我”三者组成,有些人过于注重外界镜像的映射与理想化状态,常常怕“内心的小我”被伤害,就容易陷入“低自尊状态”(low self-esteem)。
也就是,尽管认为真实的自己很强大,可时常在孤单一人时,觉得某方面脆弱,不够好,经常遭受不确定性和自我怀疑之苦。
当别人对自己的决策提出的质疑时,就会极具反驳心理;但平时为维护社交场合下的脸面,又不得不表现出“完美无缺”的样子。
实际在外面上是表面过分高自尊(Overly high self-esteem)介于心理经常在两者之间频繁游走,即会陷入「习惯否定」。
原生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国外资深精神分析师曾经提出建议,假设青少年家庭在有条件情况下有必要做一次精神分析,原因是,每个人成长中都会有一些受限的地方。
这些受限可能当时能够帮助孩子抵御艰难,但随着长大已经无法适应现状,就会限制Ta潜能真正的发挥与启动。
由此从“习惯否定”的内求角度出发,我认为存在四个方面因素:1)对原生家庭的效忠,2)内疚心理感,3)过度包容,4)对贪婪的认识
首先,有些人从小生活在被贬低的家庭氛围中,自我学习成绩不好总被父母来拿跟其他家孩子相比;可能会形成一种「我不行」的自我意向,当潜意识对此定位认可后,会按照意向打造自己。
假设在某些强项上,“学习成就”超越其他伙伴时,会有种“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er Syndrome)的感觉。
即“该成绩”不属于我,只是突然发挥带来的偶尔惊喜。
这如同:一个人理科、文科薄弱,在班级中常常遭受老师和同学之间另眼相看,即便自己“体育文化课”非常棒,也很少能真正意义上得到表扬,则被定义成调皮爱玩,不务正业的孩子。
同时,假设一个孩子在“丛林法则”家庭,也会因为两种信息冲突的冲突造成成长的损伤。
一种即“你长大后必须要优秀,在社会争夺更多生存空间”,另一种即“我们就这样的条件,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
背后暗中传递的教育理念会形成“不能违背父母想法、不能拥有独立思想”,那就很容易慢慢失去探索和创造的动力,这种冲突下“否定性人格”特质会潜移默化扎根至脑中。
其次,我们在3-5岁时对父母有强烈亲近需要,于是他们会成为自我的假想敌人;即“想要玩具你不买我就会哭”,当得到想要的物品时,内心会有种“战胜”的错觉,自我内心会觉得属于成功的表现。
可是,有些些孩子并不会被同样对待,他们时常因大哭大闹被训斥,最后不得已控制情绪的发生;长期以往这种潜意识会遏制“自我成功的可能”,该过程称为「成功焦虑」。
现实中具备该症状的人,经常在重要考试前出现莫名其妙的大病,或者要处理重要事情,结果因为“错闹钟”迟到。
我以前就拥有此状态,儿时经常被教育“不能这样做,那样也不对”,慢慢形成思维固化,幸亏及时认识到此因素的严重性。
再者,社会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在其著作中曾提及,若父母在儿童的成长期内其凡事都讨好和满足他,便会容易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以为自己想要的一切都能得到,不能承受任何挫折。
如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小朋友和其他伙伴玩玩具时大闹,最后得不到「自己就破罐子破摔」。
换言之,“我不能有,你也别想得到”,父母面对此类情况时一般会采用“哄或咱不跟他玩,老爸给你买“等手段解决。
此类方式会因过度包容让孩子拥有莫名优越感,长期以往人格会产生过度“依恋优越性”。
比如:
当自认为遇到不公平待遇时,比常人更喜欢通过“语言暴力、关系户心态”让他人屈服;不信你看,那种在会议中经常否定别人的人,实际是内心被挑战,然后找出某些优越因素进行释放。
另外,儿时对“贪婪”的认知也会让人产生「否定心态」,想要的东西有很多,从背包、铅笔、玩具到电子产品等,一些家庭经常把“买Ta做什么,对学习有帮助吗”挂在嘴边。
由于父母过度关注“有用”,从而让我们陷入「根本价值」的价值观中。
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饭和水能够解决许多需求,即便在学校想吃“零食”,完全可以用所带方便面所代替。
长大后再看,很多人想买一个包或护肤品,会纠结很久可能也没有“买”,最后觉得没有也不会影响太多,这种对“贪婪的长期剥削”反之容易否定自己的各种行为。
由此,那些背后对原生家庭的效忠、教育下内疚产生的心理感、过度的包容和对贪婪正确的认知或是现象之下根深蒂固很难被改变的;正是这些,“习惯性否定像金字塔”更加稳固的存在“心底”。
外在因素的否定
有时,我们害怕把事情搞砸或暴露自己“弱项”被别人嘲笑,甚至迎来不必要麻烦,会采用降低自我的方法从而削弱价值感、存在感。
因此,很多人表现出「哎呀,我不行」,假设把Ta推上前去也能做很好;这其实是自我为维护“内心稳定和协调”的一种常用方法,即“我日常下状态很好,不喜欢拿出那个内在的我”。
从外部视角出发,否定受到两种人格影响,即:「依赖型」和「防御型」。
前者也称为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很多人多多少少会存在,但并不会真正意识到;尤其是女生,在大学时,经常看到连上洗手间也要两位朋友一起。
Ta具体什么表现呢?
主要缺乏独立性,时常感觉自我无助甚至无能,有时怕被遗弃从而将自我需求依附与别人,过分顺从别人意见;严重着习惯将责任推给别人来对付逆境的倾向,俗称“逃避”。
心理学家霍妮在一项分析中认为,依赖性人格深感自我软弱无助,有种「我很渺小可怜」的感觉。
甚至从内心理所当然地觉得别人比自己聪明更优秀,有吸引力,无意识地倾向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工作中我经常遇到此类情况,如同一名后端开发人员技术上着实优秀,但在社交场合、甚至月度个人汇报时就会有严重“社交焦虑”,不熟的人面前常常不敢说话,严重依赖团队配合。
个人特征上,此类型人格表现都特别友好、尽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部分同事拥有长久关系,进而通过这种关系能得到支配性地位,让自我感觉很强壮,竞争时好面对不必要的麻烦。
但有一些人不同,会出现被职场PUA(“Pick-up Artist”)的可能。
好比我曾经见到过一位领导,经常当众批评某些部门同事;可是,这些人不但不反驳反而出现「感激」心理,严重依赖领导不愿摆脱关系。
当然抛去工作个人做事层面上,由于过分依赖别人,一些人很难独立做决定,或总有些放不开手脚、拿不定主意的错觉,Ta需要在不断交互下才可以完成事情。
甚至有时会竭力避免独处,迫不得已时,常常产生「习惯性无助」状态;比如:
我读什么学校,这份工作长期有发展吗?未来要跟什么类型的人组建家庭,在事业上到底怎么规划,到底如何改变现状?均需与别人一同商议才可以决策。
所以,依赖本身是一种长期习惯养成,通过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增加自我「社交、决策安全感」;反之的各种质疑则成为一种“破坏性”,失去安全感。
后者恰恰相反,往往会通过揣摩迎合他人,并建立契约关系后反向进行索取,迫使对方满足自我自私的欲望;严重者有可能产生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要知道,防御本身是对自尊心、安全感和价值感的一些保护,这种保护非常有必要,也有着积极的适应价值。
为什么会出现高防御型人格特质呢?
其实,每个人在固定时间都有自己不想面对的信息和反馈,但是大脑本身存在局限的思考力、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局限的自我价值认定。
这就造成,内心还没有强大到面对一些问题时,心理免疫系统就开始抵触一些信息;比如:
当别人说我不好时,我习惯性说对方阐述的不对,否认并扭曲某些观点,这样可以降低Ta在我心中的地位,从而保护「真实内心的自我」。
大量心理学专家研究证明,每个人越是遵从基础理性逻辑的防御方式,越能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对生活和成长中的不满,从而突破局限性;高防御的人,恰恰用力过猛,过度使用了本能保护自我的方式。
看起来有点像“掩耳盗铃、鸵鸟把头埋起来”的现象。
通过隔离问题,拒绝真实反馈,反向攻击或过度关注别人言行举止来疏离信息源,好让自我不去面对问题、挑战,暂时保护自己的价值感和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都始于这样一种真诚,最后却成为作茧自缚,卡在非常脆弱的“高低自尊”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同时,也限制了成长和突破的可能,最终还会更容易受到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高防御型人格的人更习惯性设想到最坏的可能。
不管在工作、学习、情感或出门旅行时,他们常常心思缜密的准备好Plan B,甚至 Plan C,凡事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和最坏打算。
当意料之外的情况出现后,容易表现出高压力、高焦虑;有时会对他人表现出攻击性,认为对方的干扰导致事情出现偏差;结果显然易见之所以有否定心理,是因Ta们不想被打乱,享受操控的感觉。
一言撇之,「依赖型」和「防御型」本身是无法平衡好“内心的我”和“外部世界的我”,不能在各种环境的交替中更好的思考,才会通过习惯否定行为保护自己,也就害怕别人眼中那个“高期望”的自己被拆穿。
否定背后是接纳

想要改变习惯性否定,有必要认识下「接纳」。

心理学中接纳一般指积极的态度,主要范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面对现实,2)尊重存在,3)如其所是

自从有对错、好坏之分后,人类世界就被一分为二。

我们都希望“好和对”,不希望“坏和错”,因此常规做法把后两者消灭掉,这样认为留下的就剩前者,但在过程中“好的部分又不怎么好”怎么办?依然采取这种方法。

假设我们对待“消极面”有敌意、怨气、想要消灭它,最后会发现「好和对」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所以,消灭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解决

因此,生活过好与否不取决于自我拥有多少“对和错”,而是如何对待二者;在我看来,面对现实的根本是“凡事存在即合理”,Ta包括对“事实的判断和价值的判断两个层面”。

举个例子:

即便长大后发现家庭条件很差,但我们愿不愿意接受父母这段关系,从事实层面依然存在;价值则不同,父母的表现的确不像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态度,我们就会用“好坏判断”。

假设有了价值判断,如若不能做到“中立”,那就需要彻底“接受”。

所以黑格尔曾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凡是合理的都会存在”;当用这句话去思考万事万物时,恨与拒绝就没有了。

另外,很多人认为接纳就是「妥协」,什么都不做?然而并不是。

试想下,当你得了阑尾炎什么都不做,也许生命会受到威胁;如果接纳事实带着对“阑尾炎”的仇恨与抗拒去做手术,可能康复后机体抵抗力也会下降,因为「恨」起着内在作用。

这如同,我想减肥,减肥本身是对肥胖身材的不接纳,当我们带着情绪不科学的运动,结果要么反弹、要么能量一天跟不上一天。

因此,接纳技术讲究由内而外面双重面对现实问题。

可以说,当全全意打开心扉,认为所有事物存在都有道理时,内心的我与外表的我才可以做到“平衡相处”,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期望的“我”高标准绑架,也不会在发生运用「习惯型否定」的策略来保护内心的小我。

改善三个锦囊

讲这么多有关认识层面的内容,日常我们该如何有效调整呢?

这里有三条个人一直在践行的方法论:1)培养绿灯思维,2)清晰做好归因,3)多尝试少定义

乔布斯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特别喜欢和聪明的人一起工作”,因为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这不是说聪明人没有尊严,而是Ta们擅长把“我”和“我的观点”进行区分。

绿灯思维正是这样,简言之,不论什么场合遇到和自己不同观点的人时,第一反应是“对方的谈论不论好坏不重要,是否为我所用很重要”,讲究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观点、新事物,将Ta看做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机会。

与此相对的则是习惯型否定的“红灯思维”。

一些人固执己见,因为他们不想,自我理解很久总结出来的认知被人「瞬间推翻」;这样被打破后,有种不知道以后要相信什么的错觉,仿佛像丢失了安全感。

行为科学奠基人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曾提出观点,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当自我遭受挑战时会下意识的转移原因,当把外部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了;显然,拥有绿灯思维后还需对归因进行解析。

人什么状态下需要归因呢?

我认为当提出“为什么”时,如同,当你打开一本书发现内容与上一章相似,你会提出质疑“这本书是不是印错了”,亦或者你感觉自我不幸福,事业不顺利就会思考怎么会这样,等情景。

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认为,人们之所以想知道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因为有两个很强烈的动机需要被满足。

其一是“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其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前者的意思好比,你今天很开心的和对象吃饭,回家路上还承诺要做彼此的天使;可回到家中你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伴侣突然从门口拿出一根棍子对你狂揍。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恐怖,因为除该行为本身外背后的动机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当问为什么时,其实我们在寻找「背后的真理」。

另外,人们认为环境在可控范围内才会有安全感,就像有些年轻人每周末都奔波于不同的学习班;难道是真热爱学习吗?未必;可能是如果不学习,Ta们对内会觉得落后同龄,产生不安。

换言之,执着于某件事或者对某件事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可能只是为满足控制感需要,那为满足这两类动机,我们该怎么归因呢?

可以分为两方面:1)内归因,2)外归因

前者主要包括人格品质、情绪动机和态度,如果某个因素和某个行为在不同情景下让自我产生焦虑、想拒绝的心理,那基本可以用内归因解答,解决的方法是直视面对。

比如,我以前每次上台演讲就很焦虑,如果不上台就不会有此类情况发生。

可以说对“演讲”这件事我内心存在恐惧性,后来,每次上台前我都精心准备手稿并刻意练习,发现就无此类状况发生。

后者主要包括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和外界环境五个方面。

好比4A公司提案一样,你加班到深夜把一份创意做的非常棒,但第二天甲方还是选择了别人,这种情况下问题也许并非自我能把握。

那该怎么平衡呢?我认为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朱利安·罗特(Julian Bernard Rotter)提出的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理论非常受用。

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我们作为内控者到底有无真正的付出,主动尝试,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或只有自己知道。

看过《蝴蝶效应》这部电视剧的人应该知晓,男主角发现自己有通过日记回到过去的能力,当他发现人生出了差错时,一次次穿越到当时场景做出一些小改变,故事就完全不同。

所以,多尝试少定义,习惯性否定本身是给自己关上一扇未来“我能行”的大门,即便尝试后发现不行,尝试本身也不会有错。

总结一下:

在知道与做到之间,方法论只是一部分,你能否有面对“质疑”或“困难时”打破囚笼,积极挑战新经验的勇气似乎更重要。




戳下方图片「找到我」

觉得有价值,欢迎点个在看,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舍满取半,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种现象不适合你创业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为什么有人总喜欢讨好别人
思维不同、结果不同
让自己摆脱思维的陷阱
在完成任务时,为什么容易陷入偏执情绪?
什么是自我?如何建立一个强大而完整的自我?|建立自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