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勤奋”和“假奋斗”。

本文共计6228字,文章太长,观点太多。

这是智远的第050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
看你也没办多少事儿呀,弄的自己累的差点ICU,你可真行“。

“少年不懂慕容复,读懂已是油腻男啊”。好朋友说,我们以前的老同事M女士,上周末年底优化,好像又被开了,原因比较简单,KPI业绩好像连续不达标,数据过于凄凉,我听了后觉得没毛病,很多的公司注重效率的同时还要注重质量,能力不够是自己的问题,没办法呀。


M姓女士曾经是我的手下,在我的印象中,他个人特别的勤奋,特别的爱学习,依稀记得曾经他为了学习,找我借商学院APP的账号密码,买了很多书,付费订阅了很多课程。

觉得这两年,她的付出好像一直没有得到回报,曾经带团队的时候,我看到她经常为了一个活动方案加班加点,在岗位上很拼命,而一大早就来到了公司,曾经还因为加班,得了胃病,还做过小手术,逢人就说,我也是为工作做过手术的人。

私下和朋友喝茶的期间坐在一起讨论她为什么进步这么慢的真正原因,朋友却说了一句:“努力不值钱,她那都是低效率的勤奋,假奋斗”,营造一种“奋斗”的状态,而产量太低。

M女士看似比任何一个人都努力,但是她可能不知道,“努力”恰恰不是职场最欢迎的,比起加班到晚上11点,最可怕的是“低效率的勤奋”拉低了自己。

 01 
 
“环境影响效率”
加班文化不可怕
可怕的是影响了“加班后”的效率。

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个词,“加班文化”。或许你已经麻木了,这种情况在职场上非常的多见,我见过很多的企业月底考核员工的忠诚度标准按照“一个月工作时长考核”


也就是说,一个月下来,假设自己的总“打卡时长”平均每天没有超过10个小时,就算对公司不忠诚,工作做完了,也要等到那个时间去打卡。


别人都在加班,我不好意思下班:
H女士在一家文化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刚去半个月,每天都准时下班,工作效率也比较高。


她说,面试的时候,给她定的KPI是要求输出文章,每周推3次,两天一次3篇,然后附带社群运营,管5个群,每天要活跃群氛围,和用户聊天,培养IP粘性,她很爽快的答应了,不难。
而在半个月之后,出现了这种情况:
本部门Leader找到她独立谈话说:“前半个月,你可能不太熟悉公司文化,我也没和你讲,你不能到点就下班的,你看别人到点都没走,你走不太合适,对别人影响不好。


M女士回答说:“领导,我按照公司要求的KPI第一时间完成了任务,为什么就不能按时下班呢?而且我住的也比较远,路途要两个小时,我完成工作了,为什么要顾忌别人的脸面呢”?


最后,弄的比较尴尬,就这样,谈话到此结束。后来,她尊重了领导,也考虑到了领导的感受,工作了一个月,她知道,领导也是无能为了,这居然是公司要求的。


就这样默默的坚持到了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完成了业务KPI,居然被扣了“加班时长”的忠诚文化奖,令她非常的气愤,反馈给HR,HR回绝她说:没办法,我来的时候就是这样,公司文化就这样,反馈也没有用。


这样的情绪没有被解决,被扣除的忠诚文化奖没有被拿回,心理的抱怨却被带到了工作中,连续持续了半个月。


后来她想通了,既然公司这样要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干嘛要这么“高效率”工作呢?慢慢做就好了,做完了闲着别人还看你工作不饱和,不如边打酱油,边工作。


结果没有三个月,自己就离职了。

而去下家公司面试的时候,她告诉我并没有写”加班文化严重“,怕别人误会自己受不了加班,而是依然体面的写着“个人原因”


我问了她真正原因,她说:我可以接受加班,但接受的前提是“我工作没有完成”我不接受完成了还要加班“。我习惯了效率,如果工作完成了还要加班,在那无聊刷手机都要呆着,这种浪费时间的成本和风格,对我来说,真看不上。


对于90后来说,宁愿不挣这个钱,也不能让自己在这种低质量的文化中吞噬掉,我毕竟是用青春在消耗自己的能量。

其实很多的企业内部都是这样
是什么驱动了这种文化的发展

答案很简单,部分的的低效率勤奋的人的影响。
那些低效率的勤奋在努力营造“很努力的状态”

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不成工作”
就该审视是“工作重”的原因
还是“个人能力的原因”

在大领导眼里认为,在公司呆的时间长
是对公司的忠诚,殊不知部分里面存在害虫。
不加班,工作是不是就做不好,答案是未必的。
智远曾经以业务部门Leader的视角以问卷的形式做过一个调研,问题是这样的:


你喜欢加班吗?
你认为加班就能高效率吗?
如果不让你加班,但是必须完成每天的任务,
保证质量和效率
时间自己掌握,你愿意吗?


得到的答案的确没有超出智远的掌控范围,多数的90后都都愿意接受不加班,而愿意提高自己的效率和质量,我小范围的测试了半个月,在内部看来,质量和效率不但提升了,而且员工满意度也高了。


事实上,很多人都不愿意更多的投入自己在公司额外的时间成本,她们恨不得抓紧完事,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更是非常的重要。


有的人下班要2个小时路程,回家可能还要照顾家庭,如果在工作中,团队能以高效和质量要求,这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提高,并且在员工心中,对于企业的认可度,也会上一个台阶。


如果你否认这个观点,那么我想询问在读文章的朋友甚至于老板,“加班”就一定效率吗?您的公司强调加班,在业绩上面,有没有明显的提高。是员工自发主动加班的多,还是在“加班文化”中,营造低效率的工作的人多,值得反思。



 02 
 
“勤奋式的懒惰”

你没有效率的勤奋,
说白了,就是懒惰。

你可能每天都在加班,工作起来也从来不可惜自己的力量,或许是因为文化的影响,也可能真有自己能力不足的因素,因为能力不是一天训练出来的,我们都需要机会训练。


或许你也是个完美主义对工作上的所有事情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甚至于宁愿多花点时间,也不愿意将就。


可能自己每天都会把行程安排的满满的,从一件事情转向另一件事情,像从来不停歇的齿轮,并不断的自我安慰自己,年轻就要拼搏。


可能你慢慢的发现:

努力和回报并不是正比的,
每天忙成狗,却进步只有一点点,
哪里出了问题,

本质自己那么努力
可能用错了力气,没有效率的勤奋,就是懒惰。


我的朋友W女士的故事:
最近,朋友W女士给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表示自己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一种情况,就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浪费掉,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


他居然在下班的地铁上,能够学习韩语,在等人的咖啡厅拿手机写文章,在看书的时候,厕所习惯放一本书来看书,在任意的两件事斜接的地方扒出细缝刷微信,回信息。。。


我天呐,在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是所谓的勤奋,也是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同龄人的钦佩。

但是我很快发现,
他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
休息时间越来越短,
情绪也越来越焦躁。

她告诉我,只要有10分钟的不作为,自己就会变的慌张,而自己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的缩短,甚至不再有功夫交朋友。


后来,她的工作量明明没有变化,可看起来每天它都在不断的倍增,慢慢的才逐渐的意识到,“这种没有效率的勤奋,就是高层级的懒惰”。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我每天不是都在忙吗?为什么还没有那些不学习的人最后在工作中完成的KPI高呢?我不是每天都在坚持学习么,为什么到考试的时候,还是没有过呢?


较多勤奋的职场人在年终总结的时候非常不解:自己加班,出差,把周末都贡献给了公司,为什么感觉自己一点点也没有进步呢?


很多家庭主妇在一天结束后感慨,我明明忙了一天,可是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家里还是这么乱,自己的账单还没有整理完,Why?


有位学者在他的书中指出了忙碌和效率的重要区别,他说: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可能以牺牲有效为代价,而维持忙碌的状态。


很多时候,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找到当中的方法,没有效率的勤奋,这比懒惰更可怕。


 03 
 
“别让自己坠入误区”

判断自己是否是“勤奋式的懒惰”
最重要的是有无以目标为导向和找到方法论。

每个人都害怕自己坠入勤奋式的懒惰这个误区当中,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就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自己看自己,都认为是非常正确的,这是一种“认知误区”。


智远大概总结了一下,有这几种方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低质量的勤奋中”。


1.导向是否明确

做任何事情的结果,到底是以过程为导向,还是以结果为导向。

比如在工作中,以新媒体运营为主,一篇文章下来,目的可能是以增加关注量,但是写作的过程重要吗?也很重要,如果每个篇幅,段落不经过打磨,是出不来好文章,那么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比如,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告诉父母,教育孩子要看中和鼓励孩子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小孩尽管做事的结果不完美,但是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做事的过程,因为过程才是最大收益的,


智远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错,但是对个人而言,无论在什么时候,过程都重于结果的,比如考试,第一次我努力学习了,没考好,可能是对过去的知识理解的不深,第二次在考,可能就对旧知识进行了总结,都下一次更好做支撑。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只看结果比如创业,无论过程如何,结果只有成功和失败,比如运动员,可能很努力,结果还是只看成功还是失败,不是过程不重要了,而是别人期许的只是结果,能够体现眼下利益的知识结果。


勤奋也是如此,过程如此勤奋,那是自己的事情对外体现的只是结果,苦劳不值钱,只有功劳才耀眼。


2.量变还是质变

很多的朋友,在同一个岗位上,从事相同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甚至于起早贪黑,非常的勤奋。但是这一的勤奋对于个人而言,意义何在呢?


相比十几年前,个人的极致没有得到丝毫的提升,没有掌握新的技能,没有改进新的流程,一切都在不断的简单大量的做重复性动作,这一的勤奋在面临变化的时候,只会无情的被淘汰。


要知道,勤奋是一种工作态度,而更多的决定个人价值的还是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不断自我改进的能力,不断改进团队的能力,不断尝试的能力,而简单地重复,甚至连经验都算不上的。


3.没有思考的勤奋

我们有的时候是肢体在行动,但是大脑中的思维确实停止的,可能处于惯性,要么可能是处于别人的指令,于是很努力的完成了这件事情,按照别人的方法,别人的标准,甚至于流程,


我们没有犯错,也达成了目标,看上去结果还是不错,但是我们要思考,从中能够收获到什么,不能忙碌了一天,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


假设我们只做事情,不去动脑,那么我们就成了一台机器,只是简单地重复,得到的最好结果就是因为熟练而带来的生产率的有限提升。


工作是为了公司,也是为了自己,我们为公司创造了价值,也为自己提升可价值,通过某个项目,可能学会了一些技能,甚至于读懂了某个流程,或者了解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些都是有益处的。


工作是一个不停歇的学习过程,不断拓展认知和技能的广度,还要拓展它深度,成年的人的低勤奋,要思考有三,是否是大量重复工种,有无质的飞跃,以及认知有无上升。


 04 
 
“寻找努力的有效方式”

重要的不是努力
而是努力的方式。

努力是什么?智远认为,努力应该是精准指导指向明确注意整体规划为目标去奔波我的朋友告诉我他通常是怎么做的,给各位读者分享:

1.做的每一项任务都条理清晰的
2.知道为什么,怎么进行的
3.打造自己的知识树
4.形成体系,方法论


做的每一件事情,要清晰自己的目标导向,然后懂得合理的拆分目标,围绕过程寻找知识体系,在别人的体系中提炼方法论,加以创新,形成自己的,然后运用到问题中,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只要您按照这个逻辑,无论做什么,都能够快速形成体系,懂得精准努力的人,更容易走上职场的快速通道,获得不同的人生。


其次不要满足于无味的努力,要提高效率。

“忙”和“高效率”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忙仅仅是自己的状态,它并不代表有产出。两者不同的是,高效涉及的是精力的分配不是时间的分配,我们要学会如何花费最小的精力去获得最大的收益。


如果自己能慢慢的学会将一周的工作时间由100个小时压缩到40个小时,但完成的工作量越来越多,自己就做到了———少就是多。


这6种高效努力的方式送给你,
希望有所帮助你提高整体的效率:

1.别总想着加班,想想如何提高生产力

真的,加班的效率往往很低,因为白天的时间,即使自己没有处理几项工作,但是8-9个小时坐在办公司,盯着电脑,视觉就非常疲劳了。

再者,加班那么晚回家,休息时间都少了,肯定会影响第二天的效率,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看似忙碌,其实就是“美丽的泡沫,只是一刹那红火”。

工作,看的不是花费的时间长短,而是看花费的时间是否都用的有价值,产出的效率是否高。


2.学会拒绝,不要答应太快

二八法则中说过:80%的回报是由20%的付出获得的,这说明了投入与回报的不平等关系,也就意味着,另外20%的结果消耗了我们80%的精力。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更努力的工作,而是集中精力放在有价值的努力上,这样才会给我们自己留出多余的时间,不要再做“Yes”的烂好人了。


3.不要事必躬亲,可以学会协助。

人都是群居的动物,我们不可能独自完成所有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更多能胜任此事情,或者某个部件擅长的人去做,这样也分担了压力,也提高了效率。

很多时候,可能自己不是Leader,无法去协同他们帮自己,但是你可以尝试先帮助别人,然后别人就会帮助自己,这也是高效的来源。


4.先追求完成,部分事情可以不完美

千万不要做完美主义者,完成大于完美,一个完美主义者的问题包括很多,比如花费的精力要比实际需要的时间更大,甚至于完成后,为了完美,还要追求时机,从商业角度看来,时不我待,就算真的等到了最佳的时候,也晚了。

切记,先追求完成,完美,最佳的时机就是现在。

智远遇到过这种情况,身边的朋友想做公众号,连名字都没有想好,就开始琢磨内容怎么写,图片要什么样的,结果想了两天,发现公众号还没注册,又开始琢磨头像要不要拍个写真,弄个高大上的照片,其实有的都不是最主要的。


5.重复化的工作,尽量让它高效化

现在这个社会,互联网下半场红利都快散尽了,人工智能新潮快来了,较多公司都搭建了自己的“技术”可驱动。

我们如果承载的工作,还没有达到技术驱动,依然需要人工,比如上传图片,整理文案,这种重复性工作,如果能刻意练习后,尽量让它高效化,不要占据自己的大量时间投入,尽可能拿多余的时间去学习。


6.给自己留出放空的时间

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如果太专注一些事情,就基本上将自己锁在了一个盒子里面。但是我们需要时不时的跳出这个盒子,拥有自己的私人时间,这样对身心都有好处。

这样自己才有时间去反思,当我们不执着一味的寻找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发现高效的解决方案。


人生最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另一项是时间如果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忙的有点透支,那么不妨静下来思考下,是否真的到了这种地步,还是自己没有合理的安排好,很多时候,加班,工作效率低,都是自己造成的。


写在最后:

低勤奋和假奋斗是一家人,都是在低模型下玩耍,整天忙忙碌碌的996都不行,必须997,甚至007,却没有业绩,有什么卵用,只是为了让上级看到你努力的样子,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占据了单位的资源,然后提前享受了ICU的待遇。


一个电话能够解决的事情,非要打个车再跑一趟面谈,显得自己事必躬亲,把自己累的不堪,让对方觉得自己小题大做,无形中小看了你,


《天空八部》慕容不就是这样样子么,虚花不结实果,假的终归是假的,“低效率的勤奋”和“假奋斗”,都是过家家而已,要多一些实干,多一些务实,比部分的形式主义都重要。


作者简介:

文:王智远  ID:201440

主持人媒体出身,曾担任上市公司品牌经理,C轮企业市场品牌总监,多篇观点文章投稿与钛媒体,亿邦动力,36氪等,业余爱好写公众号。

▲ 长按关注“王智远”

-END-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起成为向上成长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个职场升级秘诀,助你实现自我的快速提升!
5个低效率的习惯 | 惜墨
请远离低质量的勤奋,因为那比懒惰更可怕
比懒惰更可怕的是低效率学习,来看看你占了几条
三个步骤,解决焦虑,告别低效率勤奋
一天的时间永远是24个小时,高效率的人能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而低效率的人却能把24小时... 人人网日志帝的日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