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眠人日记:我们交的“朋友”是不是太多了



我们交的“朋友”是不是太多了

我在想:我们交的“朋友”会不会过多了,我们的不少烦恼,会不会是自己种下的。如果让不同身份的边界更明晰,如果做的决定更慎重,也许不用活得那么累。

一.

最近在思考交友的问题。

我发现,我对“朋友”的界定模糊什么是朋友?其实我说不清。仿佛很多人都是朋友,仔细想来,又仿佛没有多少。认识一个人,说上几句话,就是朋友吗?朋友不只是一个称呼,它意味着微妙的情分,如果人人交流一番,便可为友,“朋友”便有名无实了。

那么,说话投缘即可为友吗?我也存疑。如果我们只是碰巧在某一个话题有共鸣,比如调侃部烂电影、赞扬一本书籍,我们就能确定朋友关系吗?...我们是否已经了解了各自的性情人格?我不是说“贫贱不可事君”那一套,我是说,我们考量何者能够为“友”,对方的“三观”我们是否应掂量掂量?对方眼中,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为,我们心里是否要有个数?仅凭兴趣交友,天晓得对方某天兴趣转移,或者与你三观有别,你再嫌对方不可理喻,甚至污了你的眼,是否晚了?自己交友的不慎,这个责任,如何能轻易撇干净...

有时候,你交往一个人,心觉气味相投,大呼过瘾,过些日子,你又心生凉意,盖因这个人“变了”,变得你不认识了。可是,是他真的变了,还是你本就疏于理解他?有些人,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备好不同的面具的。

二.

思考何者为友是源于读《论语》的启发。《论语》里有一句话,叫“无友不如己者”。当你初读此句,颇觉它有“计算人生”的玩味,如果按朱熹的解释——“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你可能就疑惑,损益之说,不正合乎“计算人生”,把人视如商品那套吗?

这涉及到两个问题:

1.夫子对于“朋友”的界定与今人有别;

2.“计算人生”和夫子在交友之道上的看法,本质有别。

先说第二个问题。“计算人生”,认为人生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可以估算的,都可以找到最优解,显然,它在观念上是功利的,它的着眼点,在于人如何更省事地“谋利”。而夫子的交友之道,要结合另一句话理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求在于“我”,而不在于“他”(注意,“求在于我”不等同为自己不顾他人)交友,说到底是“求在于我”的一环,我们与德行高尚于我们,或者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且恪守本分的人交友,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社交”本领,也不仅仅求一时的友情上的欢愉。我们是否有一个向善的追求,或者说浅一点,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加“适意”,更感到自我价值的成就,而不至于虚无怠惰?凡此种种“求在于我”,体现于“交友”,我们在交友上就会慎重克制,就会更看重“是非”(尽管如今的世道喜欢淡化是非)。

举个例子:

如果当前有两位师长,一位深谙官场、商场潜规则,且鼓励人通过钻空子实现名利;一位虽然明白如何钻空子,却反对如此行事。仅以结果论,假设选择第一位会容易实现名利。那么,“计算人生”的信徒就会鼓励你与前者交友,而“患不知人也”的古人,就不敢苟同。

再说第一个问题,这和我在开头的困惑挂钩。如果夫子穿越到今朝,知道什么是微信,什么是朋友圈,那么,他许是不会认为“点赞之交”即为友。同事、同学,也不同于友,前者为发展为“友”创造机会,但双方是同事或同学,不意味着双方必“友”。朋友是你愿意让渡自己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等利益去陪伴的,谈论之事也绝不仅仅局限于工作与学习。

我们生活的时代,生活与生存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工作与生活也愈发分不清。比如我的工作:撰写约稿、图书馆策划文案、文章编辑等,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约稿、什么时候图书馆需要新的策划、什么时候自己又要登录后台,修改文章...即便表面上有明确时,当你休息时,你不得不处于精神上的“预备”状态,天晓得何时新的任务又来临...包括社交平台上的诸多聊天,往往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只要你的工作看重社群维护、看重客户体验...

这让我们越来越难分清朋友、同事等关系,让我们往往懒于梳理“何者为友”,索性就将朋友的边界无限扩大,逢人说上三句话,就可以互称朋友,“好人卡”被无休止地发放,情分上的事,人都可以打着“朋友”的幌子,索要情分,至于人情债还不还,往往没有准信。人情是一潭涂抹蜜糖汁的浑水,浅浅涉及,春暖花开,身体陷进去了,就叫苦不迭。很少有人能永远“心甘情愿”给予人情,更何况对方未必是真正的朋友。也许最初不过一时兴起,心多一个朋友也无妨,可当对方向你索要人情,给你增加烦扰,你又免不住思考——这段友情真的有维持的必要吗?于是平添烦恼。

三.

交友如此,给自己“揽活”也如此。能者多劳是个老词了,师长们也常说:“技多不压身。”这固有它们的道理,但对青年人的坏影响无法回避。多少人看到一个“机会”,临了选择,耳听这般话语,便侥幸:多一种可能,先做再说,其它的慢慢捋。哪管什么度德量力,只当自己是累不死的牛,不断进行草率的决定。等活儿多了,又发现力有不逮,心中有乱麻。于是进退两难,不继续,那就不负责任;继续,自己就真真献身工作,没有喘息了。

更烦恼的是“爱做梦”的人。有梦去追也就罢了,偏偏今日梦东,明日梦西,天边的梦还没现出光痕,他便泄了气,叹道:“不可为...不可为...”然后调转了头。

这样的人,自由是自由了却也只剩自由。

四.

所以,我会想:我们交的“朋友”会不会过多了,我们的不少烦恼,会不会是自己种下的。如果让不同身份的边界更明晰,如果做的决定更慎重,也许不用活得那么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钱人不会告诉你的人情处世法则,看到最后幡然醒悟
托关系恰到好处 别让朋友太累
人这辈子最怕亏欠的,不是父母,不是自己,而是……
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拒绝道德绑架
别把人情做成一锤子买卖
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份,得寸进尺就不要怪我! #转发给身边的朋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