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由职业者,你想好了吗

自由职业者并非厌恶有序,他只是喜欢可以被自己掌控的有序,为此他会付出比坐班者更多的劳动。坐班制工作,任务是固定的,未来一周甚至一个月都可以安排好,你只用按部就班完成。但自由职业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变数,没有固定收入,意味着无限可能,也意味着收成不好就要饿肚子。像自由撰稿人,每天都会安排固定的写稿时间,计划好每个月的选题,给自己设定一个安全收入线,不到这个线,就要加把劲写,到了这个线,人就长舒一口气,撒开丫子玩。


01
为何向往自由职业

某日参加一个706的职业技能分享会,谈自由职业者的心得。严格来说我不是自由职业者,分享会上,我说做自由职业是无奈的,既是选择自主,也是对现实的消极抗议,如果有完全匹配的工作,我不会考虑自由职业,把自由职业列入人生清单,没有那么潇洒,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失业增多的年代,很多人是被迫自由职业。

自己做过一段时间自由职业者,未来还会做,如今来到媒体工作,并没有长久逗留的打算,去媒体是为了观察当代中国媒体运作的细节,方便小说创作,之前去出版社也是一样,所以要谈什么出版理想、新闻理想,我是谈不出的,本质上我是一个寡居者,但也会去人流密集的地方,看看别人在怎么生活,那样的话,生活会流动一些,譬如换水,久久不换,水箱里的鱼会难受。

在学生时代(现在也是学生,但即将毕业)就萌生过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想法,对一个热爱独立和相对自由的人来说,自由职业是一个动人的选项。但对依赖稳定者而言,自由职业是最不会考虑的选项之一,他们对稳固秩序的依赖度,让他们害怕巨大的不确定性,那些不确定会让他们不安,仿佛一只温室里的小动物被抛入鲨鱼成群的海洋,只想快点回到温室。

他们偶尔会抱怨生活的单调、领导的官僚、秩序的压迫与规训,但他们心心念念的福利、稳定、可能的晋升乃至群体归属感也从中而来,他们爱自由,但更爱稳定。

与之相对,有那么一群人受不了太秩序化的生活,愿意冒着金钱流失、人生无定的风险,与未知周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意识到集体的、秩序的生活生产的东西不属于他们自己,他们对创造的迷恋、对个人价值的执迷,让他们不甘心久久做一个集体的螺丝钉,所以在经济达到一定地步上,他们就会成为自己的主人。

有广义的自由职业者,也有狭义的自由职业者,广义的包括那些不附属于任一机构的作家、演员、歌手、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但他们也许还是某些机构的挂名代表,狭义的则是不具备传统坐班制职业的“无业游民”,例如自由撰稿人、月结民工等。



02
懒人不适合自由职业

这些概念也许过于抽象,举我个人的例子。当我在出版社实习时,我每周需要写作大量稿件,但那些稿件有多少是自己的,非常可疑。在领导的要求、出版社规则的束缚下,实习生不得不写作大量“宣传”性质的稿子,最直观的就是新书软文,在写作时,它不是自己,而是出版社的声音,他自己的声音会被约束,因为当他寄居在出版社时,他说什么都会让外界与出版社联系起来,言论的独立性必然受损。

在媒体,言论的自由度比出版社高一些,但另一个烦恼陡增,那就是数据和热点,这一点媒体从业者想必心知肚明,在此不想谈,局外人常常批评媒体跟热点,我也是其中一员,不过近来的一个观察是:那些完全拒绝热点的媒体,除非拥有大量明星作者资源,否则最后都陷入无人问津。如何用通俗的语言、借助热点的东风,把更深刻的内容传播出来,是我在媒体思考的东西。

所以在媒体、出版社,我时常处于一个矛盾的过程中。身为雇佣关系里的一员,我明白自己的义务,为了不辜负赏识者的信任,也为了微薄的收入,我会按约定完成那些任务。但要自己说,这是热爱的东西,是我无怨无悔、理想的生活,那是自欺欺人。

经常,我的内心煎熬,写作到一半怀疑意义,而后交稿,看到浮动的数据神情恍惚,有时数据很好,刹那开心后是一宿无眠,有时数据很糟,会怀疑问题出在哪,问自己一天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有多少是创造性的付出?问题往往无回响。

自由职业者就能完全规避这些问题呢?

恐怕只是有限的规避。只要身处这个数据时代,只要我们的内容供应与输出仍被数据主宰的逻辑统合,作者就很难逃离这份焦虑。

但至少,他有拒绝的权利。在媒体,你会考虑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数据关乎团队的前景、频道的生死,你不能太自私,必须去付出。在出版社,你一个小小的实习员工,领导交代的活儿都不做,从领导的角度也难办。但完全能摆脱(单一机构内的)雇佣关系后,拒绝就是一件安心可做的事,只要有能力养活自己(与至亲),就不怕拒绝其他要求。

在传统工作增值空间收窄、大量职位可能被机器取代的风险下,自由职业正在成为潮流,尤其是结构性贫穷的文化行业,出版社、媒体、书店等,基层员工承担大量繁琐工作却收入微薄,相比自由职业者甚至没有经济上的优势。很多人不做自由职业的原因是担心贫穷,但据笔者观察,至少在文化产业,有一定写作能力(可以在一线媒体或文学刊物发稿)的人做自由职业者,收入不比出版社、媒体、书店等的基层员工低,甚至是他们的两到三倍。例如:在北京,很多出版社基层员工一个月赚不够一万元,扣掉五险一金,实际到账五千元左右,包年终奖一年能存十万元已经不易,但勤奋写稿的自由撰稿人,一个月也可以赚到一万到三万元,如果撰稿人还接广告、讲书稿的活儿,收入还可上浮。

但它必须建立在勤快的前提。没有稳定的雇佣关系,收入和接活数就是挂靠的,有时候自由职业者为了养活自己,一天就得接二三个活,哗啦啦连开几个文档,一边是媒体约稿,一边是新书书评,还有一边是广告词或者讲书稿。随之面对的就是甲方的大量意见。只是想偷懒的人,不适合自由职业。



03
有时是对现实的消极抗议

自由职业者并非厌恶有序,他只是喜欢可以被自己掌控的有序,为此他会付出比坐班者更多的劳动。坐班制工作,任务是固定的,未来一周甚至一个月都可以安排好,你只用按部就班完成。但自由职业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变数,没有固定收入,意味着无限可能,也意味着收成不好就要饿肚子。像自由撰稿人,每天都会安排固定的写稿时间,计划好每个月的选题,给自己设定一个安全收入线,不到这个线,就要加把劲写,到了这个线,人就长舒一口气,撒开丫子玩。

那么,自由职业者的“有序”和坐班者的“有序”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是多了一个打破“有序”的按钮。自由职业者可以每天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他也随时可以打破,去一个新的城市,换一个新的周期表,都没有人阻拦他,他可以在清早聆听起床号一觉睡到自然醒,也可以在潮湿的南部体验旅行文学的滋味,坐班者的打破成本则高出许多,他每天的考勤是和收入挂钩的,他对时间的任性很可能导致饭碗不保,坐班者当然可以考虑辞职一走了之,但当他大部分资源都与职业挂钩时,辞职是需要勇气的。

自由职业者并不会拥有十足的自由。成为自由职业者,意味着要在自由、稳定福利、体制内名利之间做出取舍,在这个取舍之间,有人发现他并不是那么热爱自由,所以回归传统工作,有人发现,自由虽然常伴有磕磕碰碰,撕扯、孤独、居无定所,但仍是他热爱的状态。

就像开篇所说,自由职业并不光荣,它有时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因为发现通往理想的大门已闭合,传统体制如围城,体制内个人的命运重重复复,所以放弃了对此的幻想,不再按部就班完成填表式生活。

长久的教育让大部分人喜欢被安排的人生,口头上说着害怕一成不变的生活,内心把稳定视作最高价值。从幼儿园到大学,从学术之路到职场之路,填不完的表,办不完的证,做不完的考试,满满当当的履历也满是疲惫。自由职业者强调的是拒绝被驯服,不要更高意志的人安排我的人生,我为我自己而活。这不是冠冕堂皇的对自由的粉饰,而是认清自己本性后所选择的生活。自由不承诺美好,自由是自由本身。



04
余论

坦白说,靠着自己发表的作品,我要找一份基础的文字工作并不难。在岗位按部就班,假装体面不是难事。在北京,上百万人都在假装体面,却又一直焦虑。他们想要更理想的生活,通往的则是更焦虑的生活。他们奋斗是为了更焦虑,进入一个更大的名利场,圈子,财富,关系,房子,车子,孩子,学区房,在体制内的地位……要维持的东西越来越多,活得越来越累。

几次应酬之间,我能清楚感受这样的未来。我不认为它是不可摆脱的,问题只是我敢不敢放弃某些东西。当我在一个固定的体制里,我连发声都战战兢兢,每个人都和颜悦色,每个人都在高度警戒,生怕捅了娄子,被人握住把柄,断送体制内的前程。我问自己怕什么,为什么会变得保守,原来是体制内的名利诱惑着我,我以为自己拥有且想一直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可东西本不是我的,是别人暂时盛放的。我怕我一时的冲动被针对,影响到稳定的福利、可能的留下机会乃至圈子里的评价,所以扮演一个体面的角色,删除我刺耳的言行。

这是一个接受驯服的过程。在国企里,你重点驯服的是自己激烈的言行,所有可能敏感的话,都删除干净,剔除棱角,圆融温和。在私企,你可能不用那么压抑,但与之相对的是更高强度的工作,从清晨到深夜,浸润在鼓励狼性精神的环境里,冲着一个盼头,透支身体。

曾经想过去互联网公司的写作岗,那里对学历的要求没有国企高,但后来发现,他们需要的是流水线文字工人,和文学关系不太大。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新媒体号都讲究一个统一的风格,这个风格服务于眼球照应,网民第一眼想点开什么风格,就往那个风格靠,作者在里面不需要有个性,按照账号的调性完成任务就好。从选题到标题,从开头到结尾,成百上千的文章像一个人写的,作者花了不少心思,最后只不过是大机器里的零部件,反而把他自己的写作时光消耗了。久而久之,当他写出内伤,他会疲倦于表达,甚至失去对写东西的热爱。这不是一个良好的写作状态。

我的几个朋友都从互联网写作岗逃离了,听他们的回顾,我发现一种相似的倦怠感。疲惫,焦虑,麻木,有时候从早上忙一篇稿子到深夜,修修改改,却明知自己只是生产一件消费品,过几天就会失去意义。与其如此,倒不如让自己闲散一点,和流量无关,和领导无关,和消费者无关,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我不会跟爸妈说自己未来会做自由职业者,他们不会理解,他们要我有份正经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出版社编辑等,什么是自由职业者?一看就不正经。其实他们是对的,从传统的工作划分来看,自由职业就是不正经的,所以,当我父母问我做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我是编辑、写稿匠,但不会说我做自由职业。

———— / END / ————

关注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工资,但这几种人的年收入,一定超乎你想象!
你敢做自由职业者吗? - 爱思妮时尚中文网
自由职业者应登记备案
想要辞职做自由职业者,普通人如何从零开始?3分钟学会赚钱
自由职业|Choose another freedom choices
31岁开始自由职业:每天“上班”就像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