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宗城:世界越是疯狂,越需要阅读的宁静 | 小说书单

我能在一些希望的小说里品尝绝望,因为即便世界糟糕,他们仍然岁月静好,把人间点缀成清平盛世。我能在一些绝望的小说里获取希望,因为虽然众人要他撒谎,外界劝他温顺,他仍能真诚面对,勇敢指出房间中的大象。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如今走过许多路,认识许多人,收获知识最实在的途径仍是读书。尤其是成为写作者后,应付着每天大量输出的工作,随时担心自己有表达枯竭的一天,膨胀的信息海洋,令自己惶惑不安。于是放下手机,回归阅读,既是沉静的过程,也是沉淀自我的履途。年底就要到了,你有多久没有认真读一本书?今天我想分享一份纯粹私人的小说书单,它们不带任何友情成分,都是我愿意一读再读的书籍,它们中有些寥人问津,埋没在时代的角落,希望借助这份书单,让更多人读到好书。


作者:  [俄] 安东·契诃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汝龙 
出版年: 2016-5

契诃夫写人的关系,在关系之中,看见每个人的模样。他很少给人物做判断,很少直接告诉读者,这个人是怎样的,他只是把一个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意识表现出来,写他们的动作、他们对别人的看法,乃至他们的梦。比如《牵小狗的女人》里,德米特里见那女人没有熟人,牵着小狗,就想“认识一下,倒也不坏”。比如《万卡》里,痛苦的孩子万卡给乡下的祖父写信,那是一封不会有人收到的信件。契诃夫写那些幽默、滑稽的瞬间,他把忧伤都藏在明亮的文字里,就像花火后飘在夜空中的烟雾,如此轻盈,挥之不去。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9
页数: 243

民国七年(1918年)5月15日是现代文学史绕不开的日期,甚至是中国白话小说史最闪亮的一个日子,就在这一天,一位作家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体白话短篇小说,也就是《狂人日记》。在那之后,千百万中国人将这段话铭记于心:“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鲁迅在小说末尾的呐喊简洁有力,细细读之,又勉为其难。事实上,如果不是钱玄同几次“怂恿”,这篇白话文小说也许会胎死腹中,鲁迅也就可能不会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人物之一。其实,鲁迅对改造国民性、将中国救出深渊是不抱有太大希望的,这倒不是因为鲁迅对国家武力悬殊的绝望,而在于——鲁迅骨子里对历史很悲观。他警惕循环往复的历史,昔日的革命者在革命成功后迅速腐化,重复上一个王朝的命运,他认为历史未必是上升的,启蒙也难以深入底层大众,至于国民性,更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存在。但即便如此,鲁迅仍要呐喊,为什么?因为他“怒其不争”,因为他胸中有块垒。
 
如贾振勇先生所说:“作为一个文人的鲁迅,当然无法左右革命的伟力。但他的冲冠一怒,为他那来自于存在本性的“天真”自我,划上了浓重而悲壮的一笔。”回看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依然会有人为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而心潮澎湃。时值三千内未有之变局,不少高校师生主动走出象牙塔,积极办刊办报,兴起舆论之火。有名者,如胡适,学成归国,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倡导组建一个开明的政府;如鲁迅,一笔惊雷,“吵醒了铁屋中的昏睡者”。知识分子曾有兼济天下之心、安邦定国之策,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走向了另一条道路——独善其身。

作者: [美] 特德·姜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特德姜科幻短篇集
译者: 李克勤 / 王荣生 / 姚向辉 

出版年: 2019-12

特德·姜说:“所有我作品中的那些对思维实验的展开和对哲学问题的探究,这些都正是科幻所要做的。” 他的作品让我思考小说的可能性,不只是讲故事的艺术,也是知识边界的开拓,思想的开拓,叙述的开拓,我认为,今天的读者对很多小说缺乏兴趣,不能单纯的归咎于读者水平不行,其实,有很多高水平的读者潜伏着,只是大部分小说激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沉默。大部分小说都很努力,但都没有拓宽边界,只是在前人的传统里打转。文学界说要回归现实主义,我也是不以为然的,关键不是什么主义,而是对文学可能性的探索,从这个角度来说,特德·姜的作品是不折不扣的严肃文学。

作者:  刘索拉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1986
页数: 186

这不是无主题小说,它有主题,关于先锋音乐在中国起步的困境,它用一种幽默、戏谑又藏露着无奈的方式表现出来。刘索拉是搞音乐的,写作对她来说只是玩票,但就是玩的心态,才能写出《你别无选择》这样的小说。这部小说的难度在于:它不是通过传统的“起承转合”式故事唤起情绪,它也没有强烈的矛盾、很戏剧性的冲突,它是实实在在靠语言撑起来的小说,里面的节奏感、长短句运用、戏仿,还有那股难能可贵的幽默劲儿,就是一部很酷的音乐小说。这个难度,你实践一下就知道了,比如让你写一部大学小说,不靠故事,还得有趣,你试试能不能写出来。所以我觉得从写作层面,这部小说不容易,但在八十年代,又是恰逢其时的。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译者: 赵德明 
出版年: 2013-4-1

如昆鸟所说:“‘地球上最后的夜晚’不仅标清了这本集子的整体情绪和氛围,也道出了波拉尼奥对世界的基本理解。世上已无力发生新事,一无可为的人,只剩下各种后遗症。在波拉尼奥的眼中,现在的世界是剩下的世界,生长力、可能性已经消失,到处都是意义和价值的废墟。”
波拉尼奥这本小说集写了很多流浪文人,但他的怜悯不局限于文人的自恋,而是与一种结构性的悲剧息息相关,与上世纪七十年代智利阿连德政权倒台、左翼浪潮被军人武力镇压有关。彼时,拉美地区正在经历又一轮政治动荡。智利、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等地都爆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权变更,曾经在拉美如火如荼的左翼粉红浪潮被重挫,取而代之的是军政府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结合的新统治术,这些军人独裁者依靠恐怖镇压而起家,他们一边大肆拘捕左翼知识分子,一边寻求美国帮助,以芝加哥学派的经济方针为指导,放开市场,大量引入外资,同时把大批国营企业化为私有,以饮鸩止渴的方式实现经济复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波拉尼奥创作小说,作为一个同情阿连德政权的知识分子、一个曾切身感受到革命破灭的行动者,波拉尼奥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作者: 袁哲生 
出版社: 后浪 |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出版年: 2019-8

袁哲生是华语世界里杰出的小说家,但他年仅38岁就选择离世。在他死后,他的小说非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随着简体中文版的引进,袁哲生像个新人作家,被内陆读者津津乐道,后浪2019年出的《送行》是他最近值得关注的作品。这本书分为四辑,收录了袁哲生的许多短篇(大部分首发于台湾版《静止在树上的羊》)小说和散文、写作感悟,以及他生前未发表的作品。

《送行》里最出色的一篇是那篇同题小说,它曾荣获1994年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小说从午夜写到黄昏,从月台、车厢,写到火车站台、寄宿学校,不是漫无目的的书写,而是类似于电影长镜头,把相互关联却又疏离的人物连接起来,细致地描写人们的动作,宪兵、旅客、父亲、孩子、被抛弃的妇人、迷路的老太太,有枪声,有打斗声,可整体给人的感觉是静的,如深夜逃兵,小心谨慎,他们看似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疏离。袁哲生在《送行》中呈现的,乃是“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张大春语)。

书中辑一的若干小说,共同围绕着这个主题。比如《静止在树上的羊》里,“我”停留在冷清的园区,看到树上的羊纹风不动,“像是停留在半空中的一个白色问号”。《雪茄盒子》中,父亲珍贵的雪茄盒子,死后逃不过丢掉的命运。袁哲生以白描的手法、沉静的姿态,捕捉日常生活里有代表性的瞬间,例如只有寥寥几百字的《牛奶和秋千》,写年少的“我”对喝牛奶、荡秋千和溜滑梯的感受,看上去都是极普通的事,但在袁哲生的笔下,“当我最接近天空的时刻,心中产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我想让老天看清楚我这可怜兮兮的样子”。而当“我”溜滑梯想到的却是:“当一个人站在高处的时候,他的责任只是轻轻往下一滑而已。”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emains of the Day
译者: 冒国安 
出版年: 2011-12

《长日留痕》雍容沉稳、气定神闲,诉诸了英国的贵族文化、庄园传统,英国本土绅士惊叹地发现:石黑一雄——这个从日本飘渡而来的“披头士”,可能比他们自己还要了解自己国家的过去。如果不看作者,《长日留痕》的笔触太像是一位英伦老绅士唱的挽歌,石黑一雄对英国贵族庄园人的习俗和腔调模仿地惟妙惟肖。难怪散文家董桥说:“(石黑一雄的)英文写得正统典雅,十足英国名门望族人家的笔触,叙事婉约,对白精致,连英国人都叹为观止。”
史蒂文斯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揭示生命悖谬的核心人物。他所有悲剧的来源在于他的生活方式——完全彻底地投入工作中,为了自己信奉的事业阉割私人生活。史蒂文斯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工作狂,他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对立,把公共领域的价值实现作为衡量诸事得失的标尺。为了将工作最大化,他甚至要求自己不结婚,遏制自己爱一个女人的冲动。即便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仍然让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竭尽全力地维护他封闭内心的屏障,像一个银色的坚固的堡垒,映衬着他那冷冰冰的僵硬的神情,哪怕有人主动传递温暖给他,哪怕他真的有一丝触动,蓦然回首,他才发现自己陷入多么坚固的囚笼。

作者: 刘以鬯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

短篇《对倒》是刘以鬯最精致的一篇小说。它一共有四十二节,采用对称手法,对比长篇版本,短篇去除了大量赘述,故事仍围绕着一男一女的心理活动展开。它的主人公是一个从上海移民来香港的中年男人与一个香港本土出身的港女 ,男人追忆着似水年华,少女则徜徉在青春的幻想中,他们同在旺角逛街, 一个朝街头走,一个向街尾走, 遇见种种相同事物,内心所思所想看似截然不同,实则互相映衬。比如:当亚杏“脱去衣服,站在镜前,睁大眼睛细看镜子里的自己”,淳于白正在“凝视镜子里的自己,想起了年轻的事情。”最后,男女主人公在一家电影院邂逅,只是彼此相望了一眼,而后方向对倒。关于《对倒》,刘以鬯曾说:“小说中年龄趋老的男子,在故事里从始到终,都在回忆过去,而年轻的女子没有什么往事可以回忆,只是幻想未来。小说中写出写出七十年代普通小市民的思想、情感和心态。”

作者:  刘和平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16-7
页数: 835

严格来说,是这本小说和它的同名历史剧影响了我。它具有政治和历史的思维,不只是对史料的简单堆砌,也不是戏说历史的浮夸之作,《大明王朝1566》艺术地加工了历史素材,不折损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同时能在故事中提炼出深刻的政治观和历史观,这是它难得的地方。即便单纯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大明王朝1566》的写作难度和完成度也是很高的,不仅仅是海瑞、嘉靖这些主线人物,杨金水、吕芳、胡宗宪这些配角,在刘和平的笔下也栩栩如生,而不是简单的政治符号,所有历史都要回归到人的学说,《大明王朝1566》写出了人的困境。

作者:  [美]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Great Gatsby
译者: 姚乃强 
出版年: 2004-06

《了不起的盖茨比》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经典,菲茨杰拉德的缱绻文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徘徊于理想与现实间沟渠的年轻人,而盖茨比的形象也随之深入人心。杰伊·盖茨比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也是小说精神的外化诠释。菲茨杰拉德把自己对命运的矛盾心态也投入到盖茨比的身上。菲茨杰拉德深信,要使命运获得史诗般的崇高,就必须有献身悲剧的赤诚,那种对明知难以企及的远大目标的追逐,恰是美国梦的真正奥义。
 
这本小说营造出一种巨大的矛盾感和幻灭情绪,西部与东部的矛盾、小人物与上流阶层的矛盾、求爱者与拥有者的矛盾、主人公的幻想与现实落差的矛盾等。而它的幻灭情绪建立在并不牢固的喧嚣繁华之中,体现于局内人的不安与那份被经营出来的繁华的脆弱。盖茨比的家曾经灯火通明,宾客络绎不绝,可短短一段时间后,便人去楼空、门可罗雀,而盖茨比本人也以死亡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幻灭。这令人怅然的悲剧,正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歌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 [美] 纳撒尼尔·韦斯特(Nathaniel West)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译者: 夏雯韵 
出版年: 2019-1


韦斯特借《寂寞芳心小姐》来探讨:在信仰缺失的年代,回归宗教来救赎自我是否可行?在《荒原》中,艾略特描绘出现代人的精神荒原,呼唤世人回归基督,灵魂救赎,但韦斯特给出的是怀疑的答案。上帝死了,再造一个上帝也无济于事,“寂寞芳心小姐”是一个现代的虚假的上帝,他模仿上帝爱人如己,模仿上帝承担苦难,模仿上帝阉割自己的性欲,可现实依然惨淡,人们的精神危机依然没有缓解,所以在第二章里,韦斯特通过两段话表明自己的态度。“但阴暗的天空就像被一块脏兮兮的橡皮擦过似的。天上没有天使,没有燃烧的十字架,没有口含橄榄枝的和平鸽,没有错综复杂的神秘力量。”在现代性统治的荒原里,民众既不能靠上帝来救赎,也不能通过上帝替罪的方式来解决精神危机。

如果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了浪漫主义奇迹的幻灭,《寂寞芳心小姐》就是彻彻底底对往日信仰的告别,和在废墟之上重建信仰的可能。尽管无法给出解决之路,韦斯特已经洞见重建信仰的迫切。然而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无解地困惑着世人。天空灰雾重重,荒原更加辽阔,在碎石堆积的城市里,喧哗的群像下一秒就是栖居棺材屋的原子化个体。我们的虚无还要持续多久?共识的破碎是否不可挽回?这是百年前韦斯特的质问,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悬而未决的难题。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易丽君、袁汉镕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2017年12月

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托卡尔丘克把一百多个特写、故事、随笔片段集结而成一部多层次、多情节的小说,“长出胡子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身体里住着一只鸟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镇教师、会冬眠的做假发的老太太、靠网络收集梦境的女人”陆续登场……这部小说不是线性结构,也不是观念先行,它随处涌动的是意识的捉摸不定,以及在各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人们渴求安定的内心。托卡尔丘克并不标榜自己是普鲁斯特、伍尔夫的传人,但她的写作技术深得意识流的精髓,她关注的不是表层的现实而是精神的现实,她的小说以一曲写给孤独者的安魂曲。

和莫迪亚诺相似,托卡尔丘克也在通过梦境复苏被遗忘的记忆。她所表现历史的手段并不是控诉的、高度政治化的,而是深入民间,深入日常的肌理纹路。她说:“只有那种忘却了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我们在那里曾是有罪或是有德行的人。因此我们不知道醒来后该怎么办——是投入地狱之火,还是投入永恒的光明生活。

与米沃什、昆德拉等东欧前辈相比,托卡尔丘克的写作更加“内向”、个人。她的文学很少有一个明显的控诉对象,她对政治保持着一个适可而止的距离。这其实代表了后冷战时代波兰一代作家的集体转变。

在冷战时期,尤其是在东欧和前苏联矛盾加剧的时期,波兰文学高度政治化,爱国主义小说、反极权小说、地下小说竞相涌现,当时有一个词频繁被提及,叫“墨提宾”,出自波兰剧作家斯坦尼斯瓦夫·维特凯维奇(Stanisław Witkiewicz)1932年的小说《永不满足》。“此书描写了一个精神空虚的社会,宗教失去影响,哲学深奥无用,艺术则徒具形式。一个名叫墨提宾的蒙古哲学家发明了一种人生观药,服下这种药立刻就会变得轻松快乐,所有的精神空虚都会即刻消失,那些看来永远无法解决的形而上问题,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依靠‘墨提宾’药丸的作用,小说中虚构的东方帝国战无不胜,最终统治了世界。有意味的是,所有服用‘墨提宾’药的人最终都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而维特科维奇本人早在1939年听到苏联军队进入波兰国境时,就服食安眠药自杀了。”(周江林:《米沃什的精神“荒原”》)

苏联解体后,波兰在政治上的紧张感减少了,作家开始更关注个体的问题、民间的问题。托卡尔丘克的写作体现了这个倾向,她以惊人的想象力描绘了波兰的乡野民间、自然风物,用一种温婉的笔触,超越阶层之间的成见。

作者:  韩邦庆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 典耀 整理 
出版年: 1982-2

《海上花列传》被张爱玲称为《红楼梦》百年之后的又一高峰,但很多人是抱着猎艳的心态去读它。读罢一章,大失所望。一是吴语方言,外地人难懂。“倪”、“耐”、“阿是”、“耐去仔末”这些话,需要解释;二是性爱描写,寥寥无几。连篇累牍家长里短、酸腐诗文,临了上床,却一句话打发了。比如沈小红偷吃小柳儿,书中这样写:“莲生见那榻床上横着两人,搂在一处。一个分明是沈小红;一个面庞亦甚厮熟,仔细一想,不是别人,乃大观园戏班中武小生小柳儿。”读完之后,并不觉有露骨。
 
此书作者韩子云很有野心,意欲写出一部烟柳巷里的《红楼梦》。他的笔触辐射上海公阳里、尚仁里、东兴里等有名巷子,刻画了沈小红、张蕙贞、黄翠凤、蒋月琴、周双珠、周双玉、李漱芳、李浣芳、林素芬、林翠芬、吴雪香、卫霞仙、陆秀林、陆秀宝、赵二宝等女性形象。《海上花列传》枝节纵深,大部分人看一眼就合上了,但为什么百年过后,依然有不少人读它,甚至张爱玲这样的大才女,叹息道:“《水浒传》被腰斩,《金瓶梅》是禁书,《红楼梦》没写完,《海上花》没人知道。”将《海上花列传》与其余三大书并列,甚至自愿耗费时间,替它做一份白话版?更有趣的是:学者李开军对比了《海上花列传》及其国语版《海上繁梦》的版本刊行情况,后者虽一时风光,但真正流传下来的长销书却是前者,可见从时间长度来看,吴语方言反而成就了《海上花列传》。

作者: 胡迁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1
页数: 300

胡迁是一个令人常常想起的名字。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对部分人有致命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与作者的气质高度吻合。他曾说:“我不接受把一种油腻的虚伪当作所谓的复杂真实性与生动,不接受人际勾连为核心的规则,不接受存在中功利性的那部分。”而《大象席地而坐》的确做到了不油腻,它没有知识分子对底层生活的猎奇想象,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怜悯或道德说教。

它的同名电影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部充满暴戾的电影,用很长的篇幅来表现底层社会的互相争斗和绝望。房地产商入驻,穷学校要被分流,这是资本力量对教育资源的暴戾;教导副主任扔香蕉皮捉弄老实学生,用花言巧语玩弄女学生情感,这是掌权之人对弱势者的暴戾;黑恶势力的马仔围着老人要动手,女婿却只是抱女儿回家冷眼旁观,这不只是恶徒的暴戾,也是这个社会对老人的冷漠的表现;还有死在住所内多日无人知晓的奶奶、养老院里冰冷麻木的“幸福生活”、老大爷对韦布的恶语相向......底层社会里,暴戾之气随处可见,胡迁的电影里没有田园牧歌,有的是一群在时代中失语的人。

电影里的人物说:“但凡活着就不会好的,会一直一直痛苦。从出生开始,一直痛苦。以为换个地方会好,好个屁啊!会到新的地方继续痛苦。”这不意味着作者只想传递消极情绪,放弃自己的价值判断。电影大部分时间看起来暴戾、虚无,但当老金对韦布说:“你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边那个地方。你想那边一定比这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的问题。”观众能从中看到积极的力量。


———— / END / ————

关注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旦特供 | 2021保马年度书单
七宗罪| 根据真实罪案改编的7部经典小说
“盖茨比”为何了不起(上)
我想推荐这二十本书,不带任何友情成分
【书单】10月值得一看的新书
【赛博朋克】书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