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冰川地貌!
对多数人来讲,
冰川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
熟悉的是,地球上的海洋资源、
生态环境以及气候变化都
与冰川的存在息息相关。

(图源@Thomas Hornigold)

陌生的是,世界上
绝大多数冰川都分布在
人烟罕见之地。
常年的冰雪覆盖和
高寒缺氧使我们难以
一览冰川的全貌,
并对其进行应有的科研调查。

(图源@BBC)

冰川真貌究竟如何?
又在地球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图源@NPS)

1

-冰川的形成-

冰川是极地或
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的,
并具有沿地面
运动状态的密集天然冰体。
冰川形成的地方,
积雪的积累往往超过了数百年。


冰川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
会缓慢变形和流动,
形成裂缝、锯齿状冰柱和
其他显著特征。
冰川形成于陆地之上,
与在水体表面形成的
更薄的海冰和湖冰截然不同。

(图源@Chris Larsen/UAF/NASA.)

全球冰川总面积
约达16227500平方公里,
即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11%,
约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69%。


现代冰川面积的97%、
冰量的99%为南极大陆
格陵兰两大冰盖所占有,
特别是南极大陆冰盖面积
达到1398万平方公里
(包括冰架),
最大冰厚度超过4000米。

南极大陆(图源@Dave Pape)

除此之外,世界上其他
陆地的山脉中也可能存在冰川。
例如,在北纬35度至
南纬35度之间,
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落基山脉以及东非、墨西哥等地的
部分高山上均有冰川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冰川(图源@S. Bajracharya, ICIMOD)

冰川的冰是地球上
最大的淡水水库
许多位于温带、高山和
拥有季节性极地气候的冰川
在较冷的季节
以冰的形式储存水。



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
冰川融化,便形成了一种
对动植物尤为重要的水源。
而在高海拔和南极环境中,
由于季节温差较低,
这种融水现象很难出现。

(图源@COURTESY OF ERIC RIGNOT)

由于冰川质量受到
长期气候变化(如降水、
平均温度等)的影响,
因此可将冰川质量变化作为
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也是海平面发生变化的主要来源。

海平面观测(1993-2018.11)(图源@NASA)

寒冷的气候和丰沛的
固态降水是形成冰川的两大条件, 
其中固态降水
主要包括雪、雾、雹等。


高山上冰川的发育,
除了要求有足够的海拔高度外,
还要求山峰的坡度
不能过大。陡峭的山峰
无法保存足够的积雪,
就无法形成冰川。

(图源@John Scurlock)

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
落雪会变成完全
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
称之为粒雪,而这种雪
就是冰川的“原料”。

冰川的“原料”

积雪变成粒雪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
的紧密度不断增加,
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直至消失,
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
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
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


冰川冰初始时期为乳白色,
经过漫长岁月,冰川冰变得
更加致密坚硬,内部气泡减少,
逐渐变成晶莹透彻,
带有蓝色的如水晶般的老冰川冰

2

-冰川的影响-

冰川存在于地球上
的历史十分漫长。
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
它们改变了地表特征,
形成了许多特别的地貌。


冰斗(cirques)
山谷冰川重要冰蚀地貌之一,
形成于雪线附近,
由于积雪的反复冻融,
造成岩石的崩解,
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
将岩石侵蚀成半碗状或
马蹄形的洼地,
典型的冰斗于是形成。

美国下柯蒂斯冰川冰斗(图源@US Forest Service)

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
向下坡有一口,
若冰川消退后,
洼地水成湖,
即冰斗湖(tarn)。

冰斗湖的形成(图源@DooFi)

u型谷(U-type valley)
又称槽谷、冰蚀谷,
是经山谷冰川刨蚀、
改造而形成的谷地。
两侧一般有平坦的谷肩,
横剖面近似u型。

拉达克地区U型谷(图源@DanHobley)

冰川沿由地面流水
侵蚀形成的沟谷或
其他负地形流动,
在流动过程中冰川的刨蚀作用
使原沟谷加深、加宽,
山嘴部分因阻挡
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
因此,冰蚀谷常较平直而宽阔,
形成两壁陡立的槽形谷。

U型谷的形成(图源@Cecilia Bernal )

羊背石(sheep back stone)
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
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
常成群分布,
远望如匍匐的羊群,
故名羊背石。

苏格兰羊背石(图源@Chris Upson)

它顶部浑圆,形似羊背,
具有卵形的基部,
迎冰坡一般较平缓和光滑,
背冰坡较陡峻和粗糙。

羊背石的形成

冰川擦痕(glacial scratches )
是指冰川内的砂粒或石块的棱角,
在磨光面上摩擦刻划成的
深浅粗细不等的条痕。

美国缅因州北部基岩上的冰川擦痕(图源@Neil P Thompson)

擦痕多呈丁字形,
粗的一端指向上游,
细的一端指向下游,
长度多为数厘米至1米,
深度一般位数毫米。

冰川磨蚀(Glaciar abrasion)

冰碛(Moraines)是指
在冰川堆积作用过程中,
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
又称冰川沉积物。
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碛,
夹在冰川内的叫内碛,
分布在冰川底部的叫底碛,
分布在冰川边缘的叫侧碛,
两条冰川汇合后,
侧碛合并构成中碛。

瑞士冰川侧碛(图源@Audriusa)

位于冰川边缘前端的冰碛物,
叫做前碛;随着冰川向前推进
在冰川末端围绕
冰舌的前端的冰碛物,
叫终碛(尾碛)。

冰碛分类

鼓丘(Drumlins)
在冰川底部形成的流线形岗丘,
基底轮廓一般为椭圆形。
迎冰面陡,背冰面缓,
主要由富于粘土的冰碛物构成,
有时有基岩核心。

美国威斯康星州鼓丘(图源@Doc Searls)

一般认为鼓丘是由于
冰川的搬运能力减弱,
底碛遇到阻碍所堆积而成的。
其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终碛堤
以内的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常成群出现。

鼓丘

蛇形丘(esker)是一种
狭长曲折的地形,
呈蛇形弯曲,两壁陡直,
丘顶狭窄,其延伸的方向
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
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

瑞典西部蛇形丘(图源@Hanna Lokrantz)

蛇形丘主要由略具
分选的冰水砂砾堆积物组成,
夹有冰碛透镜体。

蛇形丘

3

-冰川的危机-

利用卫星传感器的组合,

科学家们最近发现,

位于南极东部最大的冰川

——登曼冰川正在加速融化。

登曼冰川(图源@NASA)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喷气推进实验室和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
的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
登曼冰川在1996年到
2018年间后退了
3.4英里(5.4公里)。

登曼冰川接地线(grounding line)(图源@NASA)

如此庞大的冰川如果全部融化,

那么全球海平面

将至少升高1.5米,

很多沿海国家和

城市将会直接被淹没。

接地线变化(grounding line)(图源@Antarctic Glaciers.org)

2020年2月6日,

南极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

南极北端埃斯佩兰萨基地

的温度竟高达18.3°C(64.9°F)

——大约和洛杉矶当天的温度一样。

洛杉矶(图源@OurPoster.com)

2020年2月4日和2月13日,

NASA 地球观测卫星

(Landsat 8)拍摄了

南极鹰岛冰盖融化的景象。

2020年2月4日鹰岛冰盖(图源@NASA)

2月4日,南极鹰岛

(Eagle Island)顶部

仍有大量积雪覆盖。

但在2月13日,其岛上已出现了

多处明亮的蓝点(融化的池塘)

和裸露的地面。

2020年2月13日鹰岛冰盖(图源@NASA)

冰川消融带来的主要影响

首先是海平面升高

还会导致固体水资源的储量减少,

造成水资源短缺

全球海平面历史及预测(图源@Efbrazil)

例如我国的新疆南疆,

农牧业主要依靠雪山融水,

而塔里木河与河西走廊

也主要取决于冰川补给。

塔里木河(图源@LIVINGNOMADS)

还有报道称冰川融化会释放病毒

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科学家们在从极地钻取的

冰芯中发现了古老的病毒,

并且经过了几千万年,

这些病毒仍然存活。


他们认为,极地冰川是

古老病毒的最大库存地,

一旦冰川全部融化,

这些病毒就可能会被释放出来,

给人类制造一场

难以想象的大灾难。




参考资料:


[1] Tavi M . Glacier ice: revised edition. PostAustin and LaChapelleEdward R. 2000.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Glaciological Society. ISBN 0-295-97910-0.[J]. Polar Record, 2001, 37(201):167-167.


[2]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王数. 地质学与地貌学[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3.


[4] Roger M. Downs, Frederick Albert Day. National Geographic Almanac of Geography[J]. national geographic, 2005.


[5]地质矿产部. 地质辞典(一)普通地质 构造地质分册 上册[M]// 地质辞典(一)普通地质 构造地质分册 上册. 1985.

[6] By Richard Z. Poore, Richard S. Williams, Jr,等. Sea Level and Climate[J]. USGS - U.S. Geological Survey, 2000.

USGS、NASA、GSFC、YouTube、维基百科、搜狐、百度百科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SA最新卫星照:南极巨型冰山快速消融,冰盖或加速滑入海中!
研究发现南极冰原的消融速度能达到每天 600 米
《科学》论文显示:南极融冰速度远超预期,未来地球该怎么办?
140亿吨冰就这样消失了?南极冰川高300米的巨大空洞被发现!
NASA卫星:16年来南极和格陵兰融冰抬升14毫米海平面
南极冰下发现巨大“火炉”,网友: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被发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