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种外脚手架连墙件工艺

创新点子:

     全体技术人员分多次围绕“外脚手架连墙件施工工艺”研制方案,运用头脑风暴法展开专题讨论,将新型连墙件分成多个评价要素,根据多个评价要素来选出最终的方案。      

    我们准备从“连墙件与架体连接位置选择”、“连墙件与结构连接方式选择”、“连墙件与架体拉结方式选择”三个细部方案分别选择来确定最优方案。目的在于外墙不产生渗漏。

 连墙件与结构连接位置选择  

 方案一、采用与预埋钢管的传统连接  

    方案一分析说明:在“连墙件与结构连接位置选择”中,方案一因为影响后期砌筑,预埋处需要修补,极易造成渗漏,因此排除。

方案二、抱柱连接

    方案二分析说明:在“连墙件与结构连接位置选择”中,采用方案二受到框架柱之间距离的限制,本工程连墙件根据方案计算是“两步两跨”即“两步:3.6米、两跨:3米”,而本工程框架柱之间距离一般为5.4米、6米等。此外,影响后期砌筑,受结构影响大,异性柱及剪力墙位置难设置。因此不符合。

方案三、梁(砼墙)侧连接

实施效果:

     在现场进行的拉拔实验中,连墙螺杆与预埋件轴向受力达到了21KN(图左、图右),满足规范要求和原施工方案要求。定期对已搭设的架体进行巡查、测量,架体稳定,垂直度偏差最大值35mm,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解决的问题:

    在施工的创优策划过程中,因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创浙江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出现外墙渗漏将无法创杯;同时,该工程为公建项目,社会影响面广,集团公司要求杜绝外墙渗漏。 

    外墙渗漏做为质量控制难点,修补费工费时,而且修补影响外观质量;而该工程外墙装饰为石材干挂,一旦出现渗漏,修补成本和难度均更加增大。    

    本工程方案中选用的传统的外脚手架连墙件(详图1)留设在梁板顶部上,砌筑后脚手眼墙体位置(详图2)需填充修补,成为外墙渗漏的集中点,脚手眼修补施工工艺要求高。     

    以往的工程中连墙件影响后续粉刷作业,工人会因图方便提前拆除连墙件钢管(详图3),对外架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 

图1

图2

图3

成果:

     1、在使用了新型连墙件后,工人在砌筑过程中不需要留设脚手眼,拆除后墙体也就无需修 补,从而有效杜绝了脚手眼修补不到位导致的外墙渗漏。 

    2、拆除连墙件时只需用将连墙件的山型卡拆下,取下钢管,旋下螺杆即可完成作业。无需使用明火切割。

相关图片: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墙壁角霉烂怎样处理为好?
建筑工程外墙防水工艺
外墙承插型盘扣式悬挑脚手架施工工艺详解
框架结构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多雨季| 墙面渗水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外墙渗漏如何处理最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