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恩施简介

地理区位

    恩施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东接本省宜昌市,南毗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连重庆市黔江地区,北邻重庆市万州区,东北端连神农架林区。州府驻恩施市舞阳坝,至省府武汉市航空线470公里,沿318国道公路648公里,至宜昌市航空线179公里,公路320公里,至湖南张家界火车站公路347公里,至重庆市公路454公里,至万州区公路251公里,至本州长江巴东港公路195公里。巴东港水路至武汉736公里,至宜昌110公里,至重庆450公里。

恩施州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六县两市,于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资源,391万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果你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土和5000年的文明中找寻恩施,你会发现,恩施在中华文明的摇篮里,恩施在《龙船调》优美的旋律里,恩施在八百里清江画廊里,恩施在唬啸的鄂西林海里………
    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构成了恩施气候的多样性。恩施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突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神秘的北纬30°构成了恩施生物的多样性。神秘的北纬30°穿越恩施州,世界上各种动植物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生存和栖息的场所,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使这一区域免遭第四纪冰川的洗劫,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215科、900余属、3000余种植物和500多种陆生脊柱动物,其中有40余种植物和77种动物属于国家级珍稀保护动植物,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
    29个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构成了恩施民族的多样性。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29个民族团结和睦,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婚姻相互蒂结,经济互相交流,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族”。
    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恩施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化的积淀使恩施州成为“大武陵文化圈”的核心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厚重的文化:这里有200多万年前“远古建始直立人”留下的世界最早的“古人类文化”,有与楚渝文化交相辉映的“巴文化”;有土家、苗、侗等29个民族在这里创造的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这里是“歌舞的海洋”,有唱响世界的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有精美绝伦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有中国南方杆栏式建筑经典土家吊脚楼;有源远流长的古迹文化,有“中国南方第一佛教石窟”——仙佛寺,有被称为“武陵第一寨”的鱼木寨,有代表近代建筑文化最高成就的古建筑群大水井,有被称为“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占地100公顷,一度比北京紫禁城还大的唐崖土司皇城;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健康长寿文化“硒文化”,硒文化给旅游者带来的健康和长寿意义深远,闪耀着生命文化的光芒;有“二战”时期,恩施作为湖北省临时省会所在地和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第六战区指挥中心,形成的“抗战文化”;有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八年之久、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积淀的“红色文化”。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恩赐,构成了恩施资源的多样性。这里有着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森林覆盖达67%,有60万亩优质烟叶,是亚洲最大的白肋烟基地;有80万亩优质茶园,是湖北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出口基地;有10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100万亩道地药材基地和100万亩特色蔬菜基地。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溶洞众多、峡谷幽深、洞奇峰秀、密林掩映,均以“雄、奇、秀、幽、险”著称于世。有“亚洲第一洞——腾龙洞”; 有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还壮观的“恩施大峡谷”,土家人的母亲河清江穿山走谷,形成了八百里的“山水画廓”;有两亿年前形成的“世界第一缝——云龙河地缝”;有长50公里的“世界第一暗河——龙桥暗河”;有4.6亿年前形成的“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加上多彩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态、宜人的气候,使这里成为“旅游胜地”、“休闲之都”。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探明的金属或非金属矿产有75种,铁矿、煤矿、天然气、高岭土、硒矿、磷矿、石膏矿等7种金属或非金属的储量在湖北省居第一位。煤矿保有储量1.66亿吨,铁矿储量达12.93亿吨(预测资源量为40亿吨),磷矿储量达11亿吨,硒矿在全世界居第一位,享有“世界硒都”之美称,天然气储量达1500亿立方米(预测资源量1.5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95%,被称为“矿产宝库”。这里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恩施州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00万千瓦,可开发的在450万千瓦左右,是省内仅次于宜昌三峡的水能基地,被称为“水能宝库”。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使恩施州成为投资最理想的地区。全州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铁路、高速公路、恩施机场改扩建相继建成,318国道209国道横贯全境,全州已建成了“三小时交通圈”,已建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网。同时,“十一五”期末水电装机将达到400万千瓦,还建成了以500千伏为枢纽、200千伏为骨干、100千伏为支撑的外联华中,内联全州的电网;已建成了覆盖全州、联通世界的发达的信息网,为海内外客商在恩施州投资兴业创造了条件。恩施自治州属少数民族地区,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和西部大开发地区,在这里投资,可以享受国家多种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州委、州政府已确立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三大建设”为重点,努力建成“五大产业基地”,即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逐步把恩施州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产业基地、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华中地区重要的洁净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矿产工业基地和中国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开放的恩施州期待着与天下有识之士共同携手,共享丰饶,共创财富,共创美好的未来!

行政区划

    恩施自治州现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建始、巴东、宣恩、咸丰、来凤、鹤峰六县。全州共有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46个乡,37个镇,5个办事处;2627个村、居民委员会,其中村民委员会2543个;23510个村、居民小组,其中村民小组22662个。全州2006年末总人口387.9万人,其中男性202.7万人,女性185.2万人;农业人口342.6万人,非农业人口45.3万人。
    恩施市 中国硒都,恩施自治州首府。位于清江中上游,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国土面积397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8.6万,以土家、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8.5%。农业经济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一乡一品”。工商业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突出特色,外向度高的工商企业体系。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中等规模城市骨架基本形成。
    利川市 有银利川之称,湖北“西大门”,东连恩施、咸丰,西接重庆万州、黔江,省际边界长350余公里,国土面积4603平方公里,总人口85.8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46%,使恩施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是巴楚文化交汇之地。涛涛清江从这里奔泻而出,它润育380万土苗儿女,积淀了源远流长、情深厚重的古朴民风。汇聚成为旅游文化资源富集区。
    建始县 驰名荆楚的金建始,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东连巴东,西接恩施市,南邻鹤峰,北与重庆相接,国土面积2666平方公里,总人口50.8万。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狠抓“三网”建设,使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有力推动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加快了县域经济“一主三化”进程,使名符其实的金建始在具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再跃新台阶。
    巴东县 长江三峡移民库区县。位于恩施州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长阳,南邻五峰、鹤峰,西接建始县,北靠神农架。总面积3354平方公里,人口48.5万。高峡出平湖,移民大迁建,城市大发展,服务大三峡,建设新巴东,一座广阔靓丽的新城市矗立在长江岸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配套。以文化旅游城、土家风情城、建筑博览城、港口贸易城特色展示在世人面前。
    宣恩县 “四大名腿”之一宣恩火腿产地。国土面积2730平方公里,辖6乡3镇, 34.6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66.4%。境内有贡水河、酉水河,七姊妹山等三大风景区,浓郁的民族风情与优美的历史传说相伴,神奇的自然景观与雄伟的人文景观相称。
    咸丰县 革命老根据地。国土面积2520平方公里,总人口36.48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0%。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族人民团结拼搏,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及国家对民族地区特别扶持的重大机遇,加快县域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集边区贸易城,文化旅游城,土苗风情城,生态园林城于一体的“楚天明星城”已初具雏形。
    来凤县 以凤凰飞来而冠名,地处武陵山腹地,居湖北省西南边垂。南接湘西,西邻渝东。国土面积1344平方公里,总人口31.1万人,土家族、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59%。勤劳勇敢的来凤人民铸就了经济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面对新世纪、新机遇,来凤人民又着手描绘最新最美的蓝图。
    鹤峰县 “白鹤绕峰岭,青山伴鹤舞”。地处湖北西南边陲,东连荆楚,西眺巴蜀,北望三峡,南邻张家界,国土面积2872平方公里,全县人口21.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1.1%。鹤峰是抗英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故乡。土地革命时期,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中心,贺龙元帅的第二故乡。改革开放以来,鹤峰人民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依托山水资源,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民营化、知识化,外向型的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之路。鹤峰人民有信心通过艰苦努力,成其为恩施州的茶叶大县、水电大县、药化大县、创汇农业大县、生态农业大县、磷化大县,跻身全省山区经济强县之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恩施自治州民族人口情况
恩施州1000株最美古树出炉!看看你家乡有吗?(附详细名单)
名联欣赏:名胜楹联(湖北恩施名胜:其它类)
一个同时拥有颜值和美食的仙居之城
恩施自治州州庆的由来,这些历史你知道吗?
和恩施相约,与山水同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