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昆曲被称为大雅元音的五点理由
userphoto

2022.07.17 广东

关注

清嘉道以降,京剧走向市民阶层,走向演艺市场。走上了一条与昆剧宫廷化,贵族化,庭院化不同的世俗化道路。京剧在汉调,昆曲等剧种的基础上迅速兴起。在剧目、唱词、音乐、曲牌、演出程式上突出了一个通俗化。使得人们易于听懂看懂。相比昆曲,京剧大量吸收的北方汉调,有利于迎合北方的观众。更加易于传播到全国各地。从而逐步取代了昆曲的地位。


说昆曲为“大雅”,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昆曲的唱词和念白保留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一脉正统源流。汉唐辞章的吟诵,宋元杂剧的声律谁也没听到过。现在还想知道一点古典诗词的韵律,或许只有到昆曲里还可以寻找到一些痕迹。

例如:脍炙人口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两个字现代音韵和古韵的读法完全不同。苏州评弹的读法就感觉有跌宕的语言美感,古韵盎然。现代汉语和现代音韵学取消了入声字,把这些字分别归到了平仄声。值得庆幸的是一部分入声字在民间方言和昆曲评弹等艺术形式上顽强生存了下来。使我们可以窥见一点点残存的古韵。

第二,昆曲是最后一个继承古典音韵的集大成者。昆曲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剧种可以达到昆剧的高度。例如:昆曲的 “苏州音”,在明代实际上是“苏州官话”。当时北方的中州韵只能算地方方言。南京,苏州一带的语音才算正宗“国语”。苏州音在声调等方面化合了部分中州音和苏州地区的吴侬软语。因而它既保持了吴侬软语的基本韵味和特色,如舒徐委婉,温文尔雅,柔、嗲、糯等语音特色。又吸收了北曲及中州,湖广韵等音律的舒展豪放。大开大合,兼容并蓄,成为包罗万象的煌煌大曲。昆剧的发展还得力于明清两代一些文人在音韵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如魏良辅的《曲律》、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沈宠绥的《度曲须知》、俞粟庐的《度曲刍言》等重要著述。从这一点看,京剧在音韵理论上基本沿袭昆曲,在理论上并无更多建树。仅能算“小雅”之属。

到了京剧的时代,在对曲调化繁就简的过程中,京剧摒弃了昆曲中南曲的很多元素。同时也丢弃了很多古韵。京剧鼎盛的时代,大抵就是中国古典戏剧由盛转衰,接近式微衰败的时代。


第三,昆曲,京剧在字词声腔上的特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如极度强调汉语在咬字方面显现的特殊美感。在咬字上要求交代清楚每个字的头、腹、尾,讲究字头要有喷口,字腹要圆润,字尾要做到归韵不疾不徐,准确干净,听起来有所谓“字正腔圆”的效果,或者说“有味儿”。

如“尖字、团字”的严格区别。《中原音韵》和《洪武正韵》对尖团字、归韵、唱念,声调规范了一定的格式。这些规范和格式源于古代诗词音律。一旦和昆曲曲调等音乐结合,便焕发出格外的光彩和音乐表现的无穷魅力。

 如昆曲从南曲苏州声律,大量使用了入声字。入声字以苏州话为语音基础,我们现在听到昆曲中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字大多为入声字。昆曲在念白和演唱时遇到入声字“逢入必断”。就是字唱出之后戛然而止,立即收住。或形成陡立的短滑音,韵味醇厚。很有地方方言的特色。

《牡丹亭》 “游园”就有很多入声字。如“步步娇”中的“没揣菱花偷人半面”。其中“没”这个字就是入声字。还有的、出、八、一、恰、不、落、则、月、这、只、一、寂等入声字。南昆曲里面入声字之多,可谓枚不胜举。大凡我们听到这些字音,都会感觉到有一种古音的悠然魅力。可惜后来的音韵改革把这些字几乎都消灭了。

从古典戏剧和诗词的角度看,入声字是苏州话,苏南地方戏,昆曲,评话、评弹乃至南方古典诗词的生命。如果缺少了这个特点,昆曲就不成其为昆曲,古典诗词也不像诗词了。杨晓云老师认为:“现在只有苏昆还保存了入声字。昆曲的生命即在于此。昆曲没了入声字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北昆把入声字改没了。近来我多听了些昆曲,发现北昆比苏昆差远了,虽然曲调相同,但听起来平淡乏味,其原因也就是因为字。早些年我很欣赏华文漪【北昆】的戏,现在听已再无感觉。张继青【南昆】的戏几乎保留了全部入声字。显然比北昆的戏高出一筹。”

诗词自古以来是用来吟唱的。诗词离开音韵就只剩下文字,其价值至少贬低了一半。随着现代汉语的流行。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典诗词只有文字,不讲音韵,距离古典诗词的原貌越来越远。不能不承认,随着古典文化的流失。诗词远追汉唐,近摹明清已是一种奢望,一种狂想。没有音韵且不能上口的诗词必然苍白干瘪,形同枯槁。现在的古典诗词和昆曲、京剧一样,也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第四,昆曲的行腔、音域、起调等技巧繁难复杂,很难掌握。
“依字行腔”是中国戏曲唱腔的最大特征之一,昆曲的行腔拆开说有很多技巧。如'豁腔''带腔'、'撮腔'、'垫腔'、'迭腔'、'揉腔'、'擞腔'、'顿挫腔'、'橄榄腔'等等。加上昆剧曲牌的数量和种类复杂繁多。注定增添了昆曲学习和演唱的难度。http://www.KunquMi.com

此外,昆曲的曲牌音域很宽。关于昆曲和京剧到底哪个音域更宽?杨晓云认为“昆曲一般都是15度,有的超过了两个八度,甚至更宽”。如《剑阁闻铃》,《坐宫》里面的“嘎调”只有十四度。京剧的其他板式只有10度左右。民歌“青藏高原”的音域算到了很高极限,也不过两个八度。还是没超过昆曲的高度。

特别要提出的还有,和京剧相比,昆剧的艺术更讲究“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就是唱念之间必须伴有眼神、身段、舞步的综合性表演。京剧可以坐唱或净唱十几分钟,这在昆剧是不可思议的。京剧《宇宙锋》就在于它借鉴了昆曲的演唱和表演程式。做到了无声不舞,无韵不动。但此类京剧唱段毕竟为数不多。而昆曲中这样的唱段几乎到处都有,对艺人的要求自然高出了一截。


第五,昆曲的剧目多,含量大。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出了名的。相比之下,其他剧种只能瞠乎其后,不可企及。《牡丹亭》全本戏有五十二折。如《长生殿》也有五十折。还有很多连台本戏早已经失传。我们仅能从剧目清单上看个名称而已。

综上所述:昆曲的“大雅”是那个时代和环境塑造的产物。也许不是简单的巧合。中国古典文化,包括经学、朴学、史学、金石学、音韵学等到了清代乾嘉时期达到巅峰,而后都一起走向衰微没落。作为集合戏剧大成昆曲的衰落,不约而同也在这个时期。关于这个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但值得引起注意和和研究。

昆曲和京剧都是古代文化孕育出来的剧种。是旧时代的文化标志,又是一种历史文化遗存。象青铜器、象汉代玉帛、象官窑成化瓷。你可以临摹描画,仿造如旧。打碎了可以按照原型重新复制拷贝。但不能加入很多新的元素,改变其基础结构。对于昆京戏剧遗产,可以挖掘研究,继承传统,但不能整旧如新,更不可任意涂抹,随便加以创新改革。否则做出的一定是连赝品都不如的东西,毫无价值。


该文章转自[昆曲戏迷网] http://www.KunquMi.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刊丨刘曾复:唱念一体(上)
昆曲和京剧大全京昆剧
现代人如何吟唱传统诗词---- 龚希健
(2)昆曲水磨调和俞派唱法(转帖)
《犹古轩曲谱》(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错腔校正:《儿孙福?演马》出
赵景深:昆曲的鱼模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