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北故宫博物院古画珍品欣赏〗清代部分一(原图免费发放)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入主中原的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市民文化思湖和审美意识在生产恢复后的增长,加之西方文化的逐步传入,使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均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清代绘画继续元、明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和水墨写意画盛行,画派林立、风格纷呈。

清 艾启蒙 画踣铁骝229.3cmX276.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艾启蒙 画踣铁骝229.3cmX276.5cm 局部

清 艾启蒙 画风猩121cmX9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艾启蒙,(西元一七0八至一七八0年),字醒庵,波西米亚人。乾隆十年入如意馆,与朗世宁、王致诚同为画院供奉。善画,尤工翎毛,赐三品衔。山径之末,累石成穴,梧桐、丹桂、芙蓉,杂以野菊秋卉,风猩二,一蜷伏洞中,一逡巡洞口。笔墨遒细而秀润,设色雅淡而清丽,与邹一桂蒋廷锡笔画有契合处,为艾氏精心之作。

清 艾启蒙 画风猩121cmX90cm 局部

清 班达里沙 人参花136.1cmX74.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班达里沙,康熙年间人。生平年里待考。本幅使用朝鲜纸,经上矾后,以油彩绘成。画法仿西洋绘技,是故宫藏品中较?罕见之作品。因年久画面上泛起白色。

清 班达里沙 人参花136.1cmX74.2cm 局部

清 曹夔音 溪亭浮翠39.5cmX2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曹夔音 溪亭浮翠39.5cmX20.2cm 局部

清 曾懿 画山水65.2cmX25.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曾懿 画山水65.2cmX25.3cm 局部

清 超揆 杜牧诗意图62.8cmX31.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超揆 杜牧诗意图62.8cmX31.9cm 局部

清 超揆 携琴访友小景24cmX48.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超揆 携琴访友小景24cmX48.2cm 局部

清 沉庆兰 画良吉骝161.1cmX10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沉庆兰 画良吉骝161.1cmX107.5cm 局部

清 沉庆兰 画庆吉骝161.5cmX10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沉庆兰 画庆吉骝161.5cmX107.1cm 局部

清 沉庆兰 松芝梅竹128cmX7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沉庆兰 松芝梅竹128cmX78.1cm 局部

清 沉振麟 画狗92.8cmX7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沉振麟 画狗92.8cmX75.6cm 局部

清 沉振麟 铁螭骓图169.7cmX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沉振麟 铁螭骓图169.7cmX95cm 局部

清 沉宗敬 双梧书屋158.8cmX4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沉宗敬 双梧书屋158.8cmX45.8cm 局部

清 陈士俊 绘高宗御书范成大照田蚕行112.7cmX2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士俊,生卒里籍不详。此套画屏大都出于内廷供奉之手,故应在乾隆时以画供奉于内廷。本幅画宋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诗〉其七〈照田蚕行〉:「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腊月二十五夜,农家都用长竿捆扎着草束,结成火把。成群结队,游行在田陌间,祈求来岁田蚕丰获。画中全家老小,提着灯笼,拿着火炬行于田野,薄雾中更见真挚的心意与祈祷。

清 陈士俊 绘高宗御书范成大照田蚕行112.7cmX28.7cm 局部

清 陈书 画荷花97.4cmX31.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书(西元一六六0-一七三六年),浙江秀水人。号上二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适嘉兴钱纶光,后因长子钱陈群居官显贵,受诰封为太淑人。善作山水、花鸟、草虫、人物。本幅画荷塘一隅,自题「摹家白阳(陈淳)」,笔不若陈淳之纵横豪放,但潇洒灵秀而有韵致。

清 陈书 画荷花97.4cmX31.1cm 局部

清 陈书 看云对瀑图76.7cmX51.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书(西元一六六○-一七三六年),字南楼,号上元弟子,适钱纶光,为明末至清代中期活动在浙江嘉兴一带、以书画闻名的钱氏家族技艺导师与精神领袖,也是钱维城的启蒙者,为人物、花鸟与山水皆擅的全才画家。长松修竹,一人坐茅亭中,仰观崖际飞瀑云岚。山石皴染繁复,构图疏密相间,色调明亮淡雅,显示闺秀画家清秀气质。

清 陈书 看云对瀑图76.7cmX51.8cm 局部

清 陈书 山静日长图91.7cmX5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陈书 山静日长图91.7cmX54.1cm 局部

清 陈书 岁朝吉祥如意108.3cmX49.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陈书 岁朝吉祥如意108.3cmX49.7cm 局部

清 陈舒 天中佳卉124cmX4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陈舒 天中佳卉124cmX40.2cm 局部

清 陈舒 新年大吉99cmX4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舒,字原舒,生卒年待考。浙江嘉善人,一作江苏华亭(今上海市)人,侨居江宁(今南京市)。顺治六年(1649)进士,善画花鸟草虫,着有《道山遗稿》。辛夷花下立一雄鸡,目光专注凝视鲶鱼。以辛夷搭配鲶鱼、公鸡,取「辛」「鲶」「鸡」的谐音,有「新年大吉」的寓意,为年节应景画作。构图似未经意,但立意新颖,设色亦饶有文人气息。

清 陈舒 新年大吉99cmX40cm 局部

清 戴洪 梅雀167.6cmX91.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戴洪 梅雀167.6cmX91.1cm 局部

清 戴天瑞 春山胜事143.1cmX7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戴天瑞,字西塘,号贲园,江苏长洲人。生死时年均不详,但以画幅上有康熙题诗与自署款,据此推测,必是任职圣祖时内廷画院供奉。擅长画山水,兼工写意水草鳞介之类,尤其能够使用手指代笔作画,本幅山水便是用指头画成,通幅树石人物,都是以指甲指头沾墨和水,细勾重染,于曲尽毛笔之能事外,另有一份毛笔所不能到的情趣。

清 戴天瑞 春山胜事143.1cmX77.1cm 局部

清 戴天瑞 秋山落照133.8cmX6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戴天瑞 秋山落照133.8cmX65.4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莲座文殊像125.7cmX65.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莲座文殊像125.7cmX65.2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南吕金行179.3cmX10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丁观鹏(活动于1726-1770),顺天(今北京)人。雍正朝入宫供奉,善道释人物、界画山水,画风工整细致。曾向郎世宁学习西洋技法,擅用明暗设色与焦点透视法。画上题有乾隆十一年(1746)御制诗〈太液池泛舟〉,所绘为北海与中海之间太液池胜地。池中汉白玉金鳌玉蝀桥,为七孔拱券式,桥身犹如玉带。画面下方应是位于中海东岸万善殿。重檐歇山顶,青绿屋瓦,工精色丽。此幅为〈画十二月禁籞图〉十二轴之八。

清 丁观鹏 画南吕金行179.3cmX10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蕤宾日永176.5cmX105.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丁观鹏蕤宾日永轴此为十二月禁籞图十二轴之五月景。丁观鹏自雍正四年(1726)已入清宫作画,于乾隆六年(1741)成为一等画画人,融郎世宁西洋技巧于传统画风,是乾隆朝重要画家之一。画面中段描绘临岸园囿楼阁,叠石茂植之间有多处华丽楼阁,岸边泊靠着一艘凤首画舫。烟云弥漫的画上远景,隐约可见一金凤相风(风向仪)立在屋脊之上,推测是位于瀛台上的翔鸾阁,此或许即是位于中南海瀛台岛的西南岸景致。

清 丁观鹏 画蕤宾日永176.5cmX105.7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八)第八嘎纳嘎拔哈喇杂錣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八)第八嘎纳嘎拔哈喇杂錣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九)第九拔嘎沽拉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九)第九拔嘎沽拉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六)第六拔哈达喇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六)第六拔哈达喇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七)第七嘎纳嘎巴萨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七)第七嘎纳嘎巴萨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十)第十喇呼拉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丁观鹏,乾隆时以善画供奉内廷,作品见于乾隆二年至三十三年(西元一七三七至一七六八)间,精工道释人物画。喇乎拉(罗罗)为释迦牟尼佛独子,自幼随佛出家,法华部经典记载佛曾授记罗?I罗,来世亦当成佛。本幅属西藏罗汉画系统,藏传佛教特重传承,故以佛螺发相替代一般比丘剃发相,表其为佛子与未来成佛之特殊身份,手握宝冠,喻其原具世间转轮圣王之尊荣地位,座下女子,或即为传说中随侍转轮王七宝之一的玉女宝。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十)第十喇呼拉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十六)第十六阿必达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诣访杭州圣因寺,曾将寺中所藏唐贯休(823-912)十六罗汉像的序位及名号详加考订后送还,并命丁观鹏摹绘一组。此次展出其中两轴。该组罗汉除屡屡被重绘外,亦依其形象制作玉雕,是南巡衍生出的图像新好尚。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十六)第十六阿必达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五)第五拔杂哩逋答喇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五)第五拔杂哩逋答喇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一)第一阿迎阿机达尊者127.5cmX57.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驻跸杭州时,于西湖圣因寺观览贯休(832—912)〈十六罗汉像〉后,将之送至宫中。留置内府期间,乾隆皇帝重新审定排序、名称,并命丁观鹏摹写,于画上书赞。这套罗汉像在重新装屉匣后,于六月二十日送返圣因寺。经过乾隆皇帝重新排序定名后,十六罗汉像成为乾隆朝罗汉系统与图像的新典型,并衍生出各种材质的文物,可谓南巡发展出的文创新时尚。本次选展丁观鹏摹写的第一与第十六两轴。

清 丁观鹏 画十六罗汉像(一)第一阿迎阿机达尊者127.5cmX57.5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八)第八嘎纳嘎拔哈喇錣杂尊者135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八)第八嘎纳嘎拔哈喇錣杂尊者135cmX5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二)第二阿资达尊者135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二)第二阿资达尊者135cmX5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九)第九拔嘎沽拉尊者135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九)第九拔嘎沽拉尊者135cmX5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十二)第十二毕那楂拉拔哈喇錣杂尊者135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十二)第十二毕那楂拉拔哈喇錣杂尊者135cmX5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十三)第十三巴纳塔嘎尊者135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十三)第十三巴纳塔嘎尊者135cmX5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四)第四嘎礼嘎尊者135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四)第四嘎礼嘎尊者135cmX5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五)第五拔杂哩逋答拉尊者135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十六应真像(五)第五拔杂哩逋答拉尊者135cmX5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释迦牟尼文佛126.1cmX5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释迦牟尼文佛126.1cmX57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无量寿佛121.3cmX63.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主尊骑乘狮子,后有二位随侍僧者,以及一执狮蛮人。全幅以彩度高的蓝青色为底,对衬出多彩的云朵与华丽宝盖,其配色手法与院藏丁观鹏〈莲座文殊图〉十分相近。丁观鹏为雍正、乾隆朝宫廷画家,受郎世宁指点而具西方晕染技巧,所画物象具立体效果。此画主尊面容以细腻染色,五官又有高光,全然是西洋技法的展现,正是丁观鹏的独特作风。此轴外题签称「无量寿佛」,是以之定名。惟主尊身着红袍,披发、托钵,图像依据尚待厘清。

清 丁观鹏 画无量寿佛121.3cmX63.1cm 局部

清 丁观鹏 画雪景人物事迹112.6cmX2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丁观鹏 画雪景人物事迹112.6cmX28.6cm 局部

清 丁观鹏 摹仇英西园雅集图95cmX4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丁观鹏在乾隆朝绘制大量摹古作品,然其仿制的对象许多证实为明代商业伪作,此即一例。此幅底本目前仍藏本院,全幅以白描画成,由其较为修长瘦弱的造型判断,很接近尤求的白描风格,这类的白描作品在苏州片中常被冠以仇英之名。乾隆在此底本题诗中表示「底须着色求形肖」,虽然乾隆认为要追求「形肖」何须「着色」,但当丁观鹏在临摹此画时,不但加上西法的阴影模塑,且施以淡彩,展现乾隆宫廷对于传统李公麟系统白描的改写。

清 丁观鹏 摹仇英西园雅集图95cmX43.9cm 局部

清 东海 驯鹿图211.8cmX215.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依据乾隆乙丑(1745)的御题,此画为宁古塔将军进献的东海所产驯鹿。体型如牛,性情温驯,与麋鹿非常接近。从画的尺幅看来,有描绘动物原寸大小的意图,与其他郎世宁所画的骏马、骏犬等以原寸表现的作法一样。画中驯鹿的眼睛有细腻的高光处理,另外对于毛色也有微妙地掌握,特别是驯鹿脸部神情的表达,似乎也让观者能感受它的驯良可爱性格。本图无款,然画法水准可能出自郎世宁。

清 东海 驯鹿图211.8cmX215.4cm 局部图

清 董邦达 层峦耸翠88.1cmX30.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层峦耸翠88.1cmX30.9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断桥残雪127.6cmX67.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两套册页均以董邦达于第一次南巡前进献的〈西湖四十景〉为本,仅略做调动。第一套画轴录有首次南巡的御题诗,可能曾为圆明园壁上的贴落,画幅略有损伤。第二套画轴的上诗塘录有乾隆皇帝前两次南巡时题的十景诗,下诗塘则为八位词臣的和诗,颇营造出君臣相得、和乐融融之感。「断桥残雪」描绘的是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景致,据说此地视野辽阔,最适合观赏西湖的皑皑雪景。

清 董邦达 断桥残雪127.6cmX67.1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断桥残雪御题68.6cmX38.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两套册页均以董邦达于第一次南巡前进献的〈西湖四十景〉为本,仅略做调动。第一套画轴录有首次南巡的御题诗,可能曾为圆明园壁上的贴落,画幅略有损伤。第二套画轴的上诗塘录有乾隆皇帝前两次南巡时题的十景诗,下诗塘则为八位词臣的和诗,颇营造出君臣相得、和乐融融之感。「断桥残雪」描绘的是位于白堤东端的「断桥」景致,据说此地视野辽阔,最适合观赏西湖的皑皑雪景。

清 董邦达 断桥残雪御题68.6cmX38.2cm 局部

清 董邦达 仿陆广枫林晴霭129.9cmX56.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仿陆广枫林晴霭129.9cmX56.6cm 局部

清 董邦达 仿倪瓒踈林含秀123.3cmX55.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仿倪瓒踈林含秀123.3cmX55.1cm 局部

清 董邦达 仿王蒙万迭芙蓉133cmX6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仿王蒙万迭芙蓉133cmX63.3cm 局部

清 董邦达 仿赵令穰春山翠霭133.2cmX63.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仿赵令穰春山翠霭133.2cmX63.5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枫溪观瀑高宗御题220.6cmX8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雍正癸丑(1733)进士。乾隆年间以博学精考核,命入内廷,襄编《石渠宝笈》诸书,仕至礼部尚书。本幅画峻岭深壑,跨桥敞轩中,高士坐赏秋光。以朱红、黄绿表现秋林,用色艳而不俗。山石肌理以短而扭动的牛毛皴交叠,再加擦染,山头多苔点,借此营造山峦动势,为受元代王蒙画法影响而自运的作品。

清 董邦达 枫溪观瀑高宗御题220.6cmX80.2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浮岚暖翠图167.2cmX7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浮岚暖翠图167.2cmX72.8cm 局部

清 董邦达 寒溪雪屋110.5cmX57.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寒溪雪屋110.5cmX57.2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层岚翠霭129.3cmX6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层岚翠霭129.3cmX64.6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大士像69.4cmX3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大士像69.4cmX38.7cm 局部图

清 董邦达 画杜甫诗意高宗御题157.2cmX89.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杜甫诗意高宗御题157.2cmX89.4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返照归云图251.1cmX15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返照归云图251.1cmX158.6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山水64.7cmX6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山水64.7cmX67.9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53.7cmX36.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53.7cmX36.4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113.6cmX116.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113.6cmX116.6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133.1cmX31.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133.1cmX31.7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245.9cmX68.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山水高宗御题245.9cmX68.9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溪山深雪图111cmX79.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溪山深雪图111cmX79.7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画御制夜雪诗意101.5cmX44.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画御制夜雪诗意101.5cmX44.4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绘高宗御笔四美具赞172cmX111.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末顾从义收藏东晋顾恺之、北宋李公麟四卷名迹,于乾隆十一年先后俱入清内府。乾隆皇帝喜此四卷重聚,特将四美聚置于紫禁城建福宫花园之静怡轩,亲书匾额名曰「四美具」悬挂于西室。又命翰林院学士董邦达绘图,并御题《四美具赞》记录四张名迹的聚散因缘故事。四美另一解释或取自唐王勃〈滕王阁序〉所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此图为董邦达〈画四美具合幅〉二轴之左幅。

清 董邦达 绘高宗御笔四美具赞172cmX111.6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绘乐志论高宗临乐志论文62.6cmX2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绘乐志论高宗临乐志论文62.6cmX27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绘御笔范成大分岁词112.9cmX2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邦达(1699-1769),乾隆间,命襄编《石渠宝笈》诸书,仕至礼部尚书。工画山水,宗法元人。此作描写宋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其八〈分岁词〉:「礼成废撤夜未艾,饮福之余即分岁。」在夜间祭祀祖先,祭毕饮供神的酒,由幼而至长,祝颂而散,谓之「分岁」。茅屋内,筵席丰盛,长者将酒分与晚辈,屋外孩童放鞭炮玩乐,一派祥和欢乐。

清 董邦达 绘御笔范成大分岁词112.9cmX28.7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江关行旅227.8cmX70.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董邦达江关行旅图董邦达(西元一六九九-一七六九年),浙江富阳人。字孚存,号东山。雍正朝进士,乾隆时襄编《石渠宝笈》诸书,仕至礼部尚书。性好书画,山水由董其昌入手,得元人笔墨精神,而以清丽取胜。本幅画高山陡栈,峰峦回曲,江流湍急,行旅沿岖崎山径而上,下有旅舟茅店。山石勾勒擦染,仿古气息浓厚,深具笔墨趣味。

清 董邦达 江关行旅227.8cmX70.4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柳浪闻莺126.9cmX6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院藏董邦达(1699 —1769)绘制的「西湖十景」轴共两套,分别作于第一次南巡与第二次南巡之后。两套尺寸不同,但图像相仿,皆出自董邦达于第一次南巡前进献的〈西湖四十景〉册中对十景的描绘。本次展出的两件「柳浪闻莺」,描绘的是西湖「柳浪桥」景。该桥位于南宋御园内,堤岸植柳,迎风摇扬若浪,因而得名。

清 董邦达 柳浪闻莺126.9cmX66.8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柳浪闻莺御题68.6cmX3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董邦达柳浪闻莺御题轴董邦达(西元一六九九-一七六九年),字孚存,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画山水法董其昌,得元人笔墨,以清丽胜。本幅为西湖十景之一「柳浪桥」景。该桥在清波门、涌金门外,宋时即沿堤植柳,以此得名。画中柳丝踠地,轻风摇扬,亭榭深深,如闻黄莺啼于绿荫中。笔调清秀苍润,表现出春湖景的谧静感。本轴画幅之上有乾隆皇帝题诗,下为多位文臣和诗。

清 董邦达 柳浪闻莺御题68.6cmX37.9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摹王蒙幽林清逸143cmX48.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摹王蒙幽林清逸143cmX48.9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秋山萧寺159.3cmX8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秋山萧寺159.3cmX83.9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秋树云帆121cmX5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秋树云帆121cmX59.8cm 局部

清 董邦达 霜林萧寺图79.1cmX3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霜林萧寺图79.1cmX36.8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水阁听泉62.6cmX3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水阁听泉62.6cmX34.1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松涧云岚148.4cmX60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松涧云岚148.4cmX60cm 局部

清 董邦达 松溪泛月99.7cmX41.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松溪泛月99.7cmX41.5cm 局部

清 董邦达 图御制咏雪禁体诗128.6cmX62.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图御制咏雪禁体诗128.6cmX62.6cm 局部

清 董邦达 西湖十景41.7cmX361.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邦达(西元一六九九-一七六九年)浙江富阳人,字孚存,号东山。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画山水法董其昌,以清丽取胜。西湖三面环山,风光旖旎,名甲天下。四时景致变幻多端,千姿百态,不但引发无数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同时也触动古今多少艺术家的情思,本卷即为一幅绘制西湖风光的作品,董氏并以隶书标注了西湖五十四处的景点,为一幅忠实的纪游之作。

清 董邦达 西湖十景41.7cmX361.8cm 局部

清 董邦达 仙庐澄霁92.2cmX36.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仙庐澄霁92.2cmX36.1cm 局部

清 董邦达 烟树渔庄129.8cmX56.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烟树渔庄129.8cmX56.5cm 局部

清 董邦达 云山图180.2cmX71.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邦达 云山图180.2cmX71.9cm 局部

清 董诰 画山水171.5cmX61.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诰 画山水171.5cmX61.8cm 局部

清 董诰 画仙源瑞实90.4cmX38.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诰 画仙源瑞实90.4cmX38.2cm 局部

清 董诰 绘高宗御笔甲午雪后即事成咏诗93.5cmX46.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三十九年(1774)腊月,乾隆咏雪诗成,命其作雪景图。图绘童叟热闹过年的场面,屋内高士围桌对酌,童子扫雪、放鞭炮、提花灯,嬉戏于庭院长廊间。皑皑白雪覆盖大地,前庭白梅、茶花盛开,正月大雪象征着该年的丰收。旁有石案摆设各种岁朝清供物品,寓意事事(柿)如意,吉(桔)庆(磬)有余。董氏不刻意详绘形象,画风颇有率真朴实之趣。董诰(1740-1818)字西京,号蔗林,浙江富阳人,董邦达(1699-1769)长子。乾隆年间入值南书房,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后又任军机大臣,后擢户部尚书。嘉庆初,授东阁大学士,后负责纂修《高宗实录》。

清 董诰 绘高宗御笔甲午雪后即事成咏诗93.5cmX46.7cm 局部

清 董诰 云山飞瀑143.5cmX6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诰 云山飞瀑143.5cmX67.8cm 局部

清 董教增 罗浮山图78.7cmX76.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董教增 罗浮山图78.7cmX76.6cm 局部

清 方琮 画山水御题140.5cmX8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方琮 画山水御题140.5cmX83.3cm 局部

清 方琮 画松岩飞瀑150.2cmX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方琮 画松岩飞瀑150.2cmX56cm 局部

清 方琮 石壁秋林72.9cmX40.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方琮 石壁秋林72.9cmX40.6cm 局部

清 方琮 松阁听泉图165.2cmX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方琮 松阁听泉图165.2cmX78cm 局部

清 冯宁 二仙图173.5cmX68.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冯宁 二仙图173.5cmX68.9cm 局部

清 高层云 山水128cmX47.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高层云 山水128cmX47.8cm 局部

清 高其佩 八骏图266.8cmX162.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高其佩 八骏图266.8cmX162.6cm 局部

清 高其佩 风雨归舟113.2cmX20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高其佩 风雨归舟113.2cmX203.6cm 局部

清 高其佩 花鸟写生213.8cmX12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高其佩 花鸟写生213.8cmX123.6cm 局部

清 高其佩 江山春霭241.8cmX12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其佩(西元一六七二-一七三四年),字韦之,号且园,又号南村。辽宁人。凡花木、鸟兽、鱼龙、人物,无不精妙,尤以山水人物为胜。其山水沉着,人物生动,深得明吴伟之神趣。另以指头作画著称,奇情异趣,信手而成。本幅画层峦叠翠,山城寺阁错落,溪上泊棹连樯,岸畔田畴村居。稻田?农人耕作,山径有行旅载途。溪水溶溶,远山春霭,春意什浓。全图笔触苍劲,墨色敷彩浓淡有致,层次分明。

清 高其佩 江山春霭241.8cmX128.1cm 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北故宫博物院古画珍品欣赏 宋代部分(一)
刘松年作品集赏(高清90图)
刘松年的画
北宋蔡襄《入春帖》《贫贤帖》《思咏帖》《陶生帖》欣赏
丘文播绘画欣赏《罗汉图》、《文会图》
宋、元|台北故宫珍贵藏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