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石症复位诊断和治疗「建议收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又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所有头晕眩晕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约占20%)。以短暂天旋地转感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随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耳石症的变位试验

一旦患者出现“短、动、床”的临床特征,需要到医院进行临床诊断,和其他疾病靠影像学、血液化验等诊断不同,耳石症的诊断需要在检查床上做几个“手法动作”来确诊,我们称之为“变位试验”。常用的变位试验包括针对垂直半规管的Dix-Hallpike test和针对水平半规管的Roll test。

1. Dix-Hallpike test

该检查法是判断后半规管耳石症的首选方法。患者取坐位, 检查者把持其头部转向一侧45°, 保持头位不动迅速仰卧, 头后仰悬垂与水平面呈30°角,观察有无眩晕及眼震。如果患者是后半规管耳石症,此时会出现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上极,扭转成分向地)。

图 Dix-Hallpike 检查

A

B

C

图 右侧Dix-Hallpike test示意

图 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典型位置性眼震表现

2. Roll test

该检查法是判断外半规管耳石症的首选方法。取平卧位,头位抬高30°,向一侧转头90°观察至眩晕或眼震消失后20s恢复初始位置,再向另一侧转90°观察。典型眼震为双侧都为向地性眼震或背地性眼震。当向地性眼震,时间小于1min时考虑为外半规管后臂型管石症;当向地性眼震,时间大于1min时考虑为轻嵴帽;当背地性眼震,时间小于1min时考虑为外半规管前臂型管石症;当背地性眼震,时间大于1min时考虑为外半规管嵴石症。

图 Roll test

A

B

C

图 Roll test示意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PPV 也称为耳石症,根据耳石部位分为前半规管 BPPV、后半规管 BPPV 和水平半规管 BPPV。其重要的诊断性手段为 Dix-Hallpike 试验和仰卧位滚转试验。

在临床上,如何正确地操作位置试验及复位治疗?如何判断解读各种诊断性试验结果(尤其是各种眼球震颤)的意义?在此,我们以视频教学结合图表详细为您解读。

BPPV 诊断性试验及手法复位

半空翻动作治疗BPPV眩晕

BPPV综合诊治策略

BPPV 诊断性试验眼震结果总结

1. 垂直半规管(前、后半规管)受累

注:P-BPPV指后半规管BPPV,A-BPPV指前半规管BPPV,R:右侧,L:左侧

2. 水平半规管受累

注:H-BPPV水平半规管BPPV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眩晕怎么治疗-定位责任半规管最重要
图文详解 | 常见4类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临床面面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简单易学的耳石症恢复方法
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治流程,值得收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