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科学小发明

科技制作与发

一、发明创造技法

1、发明创造技法

   
   
  

"扩一扩"、"加一加"也会变得很奇妙,会引发出相当不错的发明。当你把一样物品进行扩大面积、扩大声音、扩大距离、延长时间、延伸长度、加高高度、增加数目、增添配料等扩增处理,物品的功能和用途可能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扩一扩"、"加一加"的小发明技法叫作扩大增加法。 

例如 
新式邮筒  
  

足球射门网  
  

防滑剪枝剪  
    山东的中学生林峰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他和爸爸给果树剪枝时发现,用枝剪剪细的树枝还可以,剪稍微粗的树枝时,树枝会在刀口上向前滑脱,要剪几次才能剪掉,既费时又费力。能不能不让树枝向前滑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在剪刀刀口外侧安装了一块带锯齿的铁板,既不影响刀口的切割效果又防止了树枝滑脱。 他只是在原来枝剪上加了一块小铁板,就解决了大问题,完成了一项小发明--防滑剪枝剪,并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二等奖。  
当你的发明处于困境的时候

2、发明创造技法

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重30吨。后来,科学家使用集成元件,使电脑的体积不断缩小,缩到电视机大小,而且功能增强了,从而使电脑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又相继出现了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可穿戴式电脑。电脑越来越精致、小巧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逐步缩小体积、省略部分元器件的结果。  
   
    
例如 
节省木材的火柴 
   

三角形日历 
    敢于突破人们习惯的旧有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发明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无线话筒省略电源线,讲话或唱歌非常方便。  
    当然,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缩小、省略的,这要求同学们在发明过程中,既要考虑节省、方便,又要注意某部件在整体中的特殊功能和实用价值,有时也可以用更轻便、方便、耐用的材料或部件来取代物品的某一部分。

(二)发明

1、发明 
     
    希望和需要是成功之母。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出发,根据你或别人的某种希望,提出你"希望"东西的样子,再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发明思路称为希望点列举法。 

例如

自来水防冻阀门 

天津李秀红同学家乡虽装上了自来水管,但冬季院内陆上的自来水管很容易受冻不出水,甚至冻裂。李秀红了解到,村里人希望有一种防止冬天水管受冻的阀门,她就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 她和几个同学钻研探索产生了发明构思:如能制出一个阀门去掉自来水管内不用时的存水,使水管变成无水的空管,不就没有受冻问题了吗?她们动手绘图,设计阀体、阀芯、阀盖、弹簧垫等零件,用粉笔作模型,经过反复修改,一种具有通水、断水、回水功能的自来水防冻阀门诞生了,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希望列举法和缺点列举法一样,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选题方法。 
全方位昆虫观察箱 

     
    他根据镜片反射的原理和观察部位与反射角度相关的原理,分别用四块、六块、八块镜面玻璃进行上下左右不同部位的组合,最后以观察范围最大的145°角组合成全方位昆虫观察箱,它可以供十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同时全方位的观察昆虫标本,既省事,有省时。该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  
    当然,提出希望并不是暂时难以实现的科学幻想,更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而应该从身边的事物、日常生活出发,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并思考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就要求"小发明家"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琢磨在自己或别人遇到某种困难时希望有什么好物品或好方法。同时,还要做个热心人,积极了解人们对所需物品的意见,主动调查用户心目中所希望物品的样子和性能,再根据大多数人的急需和自己的能力确定发明课题。 

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  
    吃饭时漏掉的饭菜很容易将衣服弄脏,也给扫地的人带来不便,西方人吃饭时在胸前围上餐巾布,在腿上铺一块盖布,也很不方便。山西的李珍同学就想,如果有一个不使衣服弄脏又方便实用的餐桌布就好了。她将这一希望作为发明目标,设计了"全保护荷花餐巾台布_"。她将台布的周围做成尖形的花瓣垂在桌的四周,吃饭时,只要把花瓣尖端的扣眼扣在胸前的纽扣上,花瓣就可以代替餐巾和盖腿布,吃饭人的衣服和地板就不会被食物弄脏了。这项小发明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牌奖。  
    人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和无限美好的愿望,为创造发明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经常了解人们的需要,把握人们的希望之点,则发明的课题将取之不尽。

2、发明

     
    然而,感官的功能并非无限,有时需要补偿。如口传音不够洪亮,不够遥远,而且转瞬即逝,于是人们发明了喇叭、麦克风、电话和录音机以补偿其功能。为了弥补肉眼视野的局限,人们发明了望远镜、电视、雷达等。人们还发明了放大镜、显微镜帮助人眼"明察秋毫"。  
    感官也并非时时处处都完善无缺,它的伤残或"假伤残"也需要加以补偿。如针对伤残的某些生理缺陷(聋、哑、肢残等),可用聋人电话、哑语、轮椅等代偿。即使是一些健全的人,有时因处于特殊情况致使成为"假伤残"。如两手提着重物,却逢下雨要打伞,就出现了"手伤残",这样就要设法用其它部位或物体来代替"假伤残"部件的功能。  
    感官功能的补偿或伤残的代偿,往往是导致小发明的导火线,根据这种思路选题的方法称为感官补偿法。

  
    
    当然,更多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感官"不够用",因为某一种感官正在从事某项工作,无法"离开岗位"去做其它的事。这时,你就成了暂时的假伤残人,只好求助于其它感官帮忙或想办法找某件物品来代替,_在这些"不够用"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例如 
挂钩式水龙头  
    
请你再想一想,假如拧开水龙头后,你的两只手都"残"了,而自来水在"哗哗"地流,没挂钩的一边锅耳没人端怎么办呢?  
  感官的"不够用",还体现在其功能的局限上。有时觉得手不够长、眼睛不够亮、鼻子不够灵敏等,想办法补偿其功能就是一个发明题材。 

瓜果采摘器  
   有位小朋友家里种了一些丝瓜,而且长势很好,只是丝瓜藤爬得高高的,不容易采摘。怎样让采摘丝瓜的手"变"长呢?他找来一根长竹竿、一只网兜和一把大剪刀,再加上螺栓、绳子、弹簧等东西,制成了"瓜果采摘器"。瞧,这么长的"手"还愁摘不到丝瓜么!  
   有时候,某一种感官并没有做事情,但它想"偷懒"而不爱"上班",也许这样会更方便一些。行,那就设计一个代它"上班"的"替身"吧! 

钟闹灯亮  
    
   他找了一块铁皮剪成长方形,对折,一头卡在闹钟发条的旋转纽上,另一端伸向电灯开关,这样,钟一闹,铁皮就被闹钟纽带动旋转,从而揿动开关,灯就亮了。这个小发明中,钟闹带动铁皮旋转,补偿了按开关的"手","钟闹灯亮"的整个过程补偿了脚走路的动作。  
   感官补偿法是一种很有用的选题方法,据此搞发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什么是科学小发明
科技小发明
十二个锻炼孩子创新思维的方法
【科技思维】发明创新的方法与策略
神一般的创意发明!
发明、创造小窍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