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遵化老中医王仲德轶事

作者:于保存

从不在平民百姓面前摆架子的老中医王仲德,已故遵化著名中医传奇故事拾零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王仲德老先生是遵化远近驰名的老中医,在这里,我们不讲他的水平和业绩,只讲一讲他的医德,讲一讲他是如何凭一副不凡的外表和医者的仁心征服平民百姓的。

王老先生平时比较重视穿着,从来就是一身笔挺,庄重而又潇洒,一尘不染。再加上他身高体阔,看上去嫣然一位“大干部”,而且他在公众面前话语不多,很少与人说笑,于是有人给了他一个绰号“王大架子”。王老先生果真架子大吗?并不是。严格地说,不完全是。他只在摆架子的人面前摆架子。他对那些平民百姓从不摆架子,尤其是对那些穷人患者,都表现出奇的耐心,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诊病过程一丝不苟(当然他对所有患者都是一丝不苟)遣方用药认真细心。

但是对于一些凭权势压人,喜欢报官名的患者却十分不屑,尤其是对凭借地位企图享受特权的人更不客气。一次,一位“领导”带着他的秘书去医院找王老先生看病,一看诊室外不少人在那里排队等候,于是秘书直接进诊室跟王老先生说:我们局长想让王先生看看病,因为局长工作繁忙,希望王先生给通融一下,王老先生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王仲德老先生家乡在当时的四区擂鼓台,当地远近各村百姓都知道王老先生医德高尚,无论贫富贵贱一律看待,一直流传着不少王老先生热心帮助患者的感人故事。王老先生对同事也从不摆架子。

笔者父亲曾经跟王先生是同事兼朋友,他也经常到我家来做客,跟我父亲谈笑风生,我们也跟他不显拘束,直到现在想起来他给我们的印象完全不是社会上那个“大架子”形象。

附:遵化县中医业余学校同学录

图片中名字是1957年开始的遵化县中医业余学校学员。其中大部分也是遵化县50到70年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的主力。

其中有一部分是西学中的,如侯绍轩,栾文元,张礼奉。这些人当时的年纪已经比较大,而且已经是本地著名医生了。

还有一些转科学习中医的,比如龚靖华(眼科)田盈甫(外科)王福贵(针灸,转学内科)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有专长的医生。

可能还有行政人员学业务的,如霍兆堂。

没在其中的一些老先生如苗甫泽,张文斋,王仲德,王子恩,刘建之,于九皋等有的是本班教员,有的在外地,有的在乡下,都是岁数比较大的老中医。

总之以上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遵化县建国前后到70年代医疗卫生队伍的主力。

于保存父亲于九皋当时是考试甄审委员

于保存父亲于九皋当时是考试甄审委员

延伸链接:

1、回忆民国时期德和堂诊所,寻找遵化古城著名老中医

2、在中国历史上,中医曾抵御过321次大瘟疫,为中华民族立过大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臧熹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一三之二十)
曹植《王仲宣诔》
河北遵化:山神庙
零陵人物—王盛德
你知道为啥是“旁门左道”而非“旁门右道”比喻邪门歪道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楚国会被秦国几年时间就“灭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