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开葬于遵化的千古一帝死亡之谜

1、康熙葬于遵化清东陵之景陵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回顾康熙的这不平凡一生,面对国内国际的严峻局势,他打败了鳌拜,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实现了国土完整和统一;廓清了漠北,取得三征噶尔丹的胜利;联络蒙古各部,取得了对沙俄的战争胜利。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在位期间国泰民安,足以青史留名,彪炳千古,被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河北遵化清东陵之景陵。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2、康熙之死的两种观点

康熙帝的逝世,引发了许多传说和怀疑。诸如:康熙是怎么死的?是因病寿终正寝还是被人鸩毒而死?30年代初,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认为,康熙的病势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无疑”。中国当代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王钟翰看法与孟森一致。近年来,随着清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

康熙帝时的大清版图

一种观点认为,康熙是被毒死无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许曾重撰文说,西征之役即将结束时,胤祯返京即位已成定局,胤禛因此采取断然手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晚,在严密控制畅春园的情况下,隆科多在食品中放入毒药,致使康熙死去。

康熙帝的景陵

另一种观点认为,康熙是久病缠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症状导致死亡。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的文章指出,康熙身边警卫森严,时有提防,不可能被人暗害。毒死之说是经不住推敲的。

3、康熙之死历史记载

根据雍正删改的《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载,六十一年(1722年)四月,康熙帝前往热河避暑,八月初三日开始行围,九月初二日返回热河行宫。半个月后,踏上归途,二十七日抵京,驻跸畅春园。十月二十一日(1722年11月29日),又赴南苑行围。十一月初七日(1722年12月14日),“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十三日戌刻,“上崩于寝宫”。(参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97,康熙六十一年四月丁卯;卷298,康熙六十一年八月丙辰;卷299,康熙六十一年九月甲申、戊戌、庚戌,十月癸酉;卷300,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戊子、甲午。)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一书

在其后的《永宪录》载:“己丑(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上不豫。传旨:偶冒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甲午(十三日)戌刻,上崩于畅春苑。”萧奭:《永宪录》卷1,第48—49页。

《大义觉迷录》一书记载说:康熙病重后留下遗嘱:“传位十四子。”遗嘱交给执掌当时京城防卫的国舅隆科多,而隆科多恰是允的死党,二人勾结,将“十”字改为“于”字,因此,遗诏成了“传位于四子”。书中还说,康熙弥留之际皇四子允“进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允即位当了皇帝。

《大义觉迷录》一书

4、康熙晚年的培养对象

从康熙晚年言行来看,他的建嗣计划中培养的对象是胤禵而不是胤禛。康熙早年曾三征噶尔丹,以平定西北疆土。但几十年来,其部族的分裂野心不死。五十四年春,清朝作出西征准噶尔的重大决策,开始向西北地区增派援军。如果能在老皇帝非常重视的西北战场建功立业,无疑会使自己在立储的问题上增加很重的砝码。

胤禵像

康熙五十七年秋天,康熙皇帝正式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表现得对胤禵十分赞赏。作为清朝统治者的满洲贵族历来崇尚武功。开国的皇帝都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基于这一思想,康熙皇帝实际上是在给胤禵创造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为他顺利登上宝座铺平道路。

雍正像

5、外国人回忆的“突然大变”

据当时在畅春园的意大利人马国贤回忆说:皇上驾崩的夜间,园内有呼号之声,不安之状。这就是说,即使没有投毒之类事,但肯定也发生了“突然大变”。故康熙传位不是顺利的自然传位。

清朝政变

6、一种野史说法

野史中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康熙临终时召大臣入宫,久无人至。猛地一睁眼,发现皇四子胤立在跟前,大怒,摘下自己所佩玉佛珠掷向胤。不久,康熙便驾崩了。胤拿出经过篡改的遗诏,向诸兄弟及文武百官宣布父皇已经传位给自己,并以佛珠为证。

佛珠

7、雍正夺位最明显的证据

雍正夺位最明显的证据还有,他的亲生母亲因不满意儿子篡位,触柱而死。而几个知道内情的兄弟也都先后被雍正以各种借口处死。康熙晚年,还有两位重要人员,一个是内务府官员赵昌,一个是太监魏珠。他们两人贴身侍候康熙帝,深得宠信,照料起居、传达旨意均由此二人负责,康熙帝临终与雍正帝即位的内幕,必当深知。奇怪的是两人很快被雍正帝处死。据传教士马国贤说:“雍正即位,发布了一个使全国震惊的命令,赵昌被拘执,处死刑,财产抄没,子女为奴。”

雍正的泰陵

8、雍正夺位最明显的旁证

雍正帝的举动也很异常。他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最受康熙帝爱重的孝顺儿子,但即位之后,似乎很害怕康熙帝的亡灵。一个相信天命鬼神的人如果做了对不起父亲、兄弟的事,他就会心中有鬼,无论起居、娱乐、埋葬,都要远远地躲开他父亲的亡灵。这虽然算不上夺位的直接证据,但如果其他证据能够成立,此亦不失为一个旁证。

雍正的泰陵

9、雍正夺位推测

从雍正即位后,民间就一直有人说康熙皇帝不是寿终正寝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让我们回头来推测一下过程:

康熙晚年很注意打击皇子结党营私的行为,活动猖獗的皇八子胤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遭到打压的。但康熙忽视了另一个觊觎皇位的人——皇四子胤禛。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他已经网罗了年羹尧等地方大员,同时皇帝身边的近臣隆科多也是他的死党。而这一切,康熙并不知道。康熙生命的最后几天就是在隆科多的“保护”下度过的,我们可以想象这几天的情况。

康熙帝的景陵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晚,在严密控制畅春园并得到玄烨某些内侍协助下,隆科多在进给康熙的药品或食物中投放了毒药。药性发作后,康熙虽未立即死亡,但已处于严重昏迷状态。隆科多于是一方面严密封锁这一消息,另一方面又矫诏将皇子们急召到畅春园,然后才告知玄烨“病危”,随之他们也就参加对玄烨的照料和抢救,实际上是处于被变相软禁的状态。所以玄烨“病危”一事,皇亲国戚及满汉文武大臣当天并不知情。这样做是为麻痹胤禩、胤禵集团其他成员以及被废太子胤礽的亲信,防止他们因此而有所警觉,进行反击准备。

畅春园

关于传位遗诏问题,是在玄烨死后才由隆科多向在场皇子们下达。这使大家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对胤禩、胤禵更不啻晴天霹雳,从而使皇子们愤恨异常却又无可奈何。既然隆科多是胤禛的人,那么他口中的所谓的“遗旨”也就是最有利于胤禛的了。其时,不但是诸位皇子、大臣对康熙的“遗诏”有怀疑,连西洋人对玄烨之死也抱着怀疑态度,意大利人马国贤对康熙去世的记载就是:“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既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除此之外,胤禛即位后的一些举动也让人怀疑他的帝位得之有愧。在位期间,雍正没有居住康熙生前所居畅春园,另拨巨款营建了圆明园;没有去过一次康熙年年必往的避暑山庄,连自己的陵墓也离开了京东马兰峪,在数百里以外的京西易县另建西陵。

畅春园

10、结论

种种迹象都指向唯一一个真相:雍正皇帝之位是夺位来的,康熙皇帝是雍正毒死的。

康熙戎装像

11、后记

雍正阴谋夺位,虽不光彩,但作为皇帝,他是当之无愧的。在他十三年的统治中,澄清吏治,削除朋党,惩治贪风,使康熙朝后期一度废弛的朝政得以整顿,从而建立起一个独具革新特色、雷厉风行的帝王政府。由于雍正的励精图治,中国在他的继承人乾隆统治下,出现了一直持续到18世纪的繁荣景象。

【遵化文史总第167篇】

作者:王亭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发现《清宫秘档》雍正--篡位与继位说
雍正夺嫡却无其事——清宫八大疑案之三 - 文正斋清史札记 - psz4838 - 和讯博客
康熙传位雍正最大的疑点
雍正帝是合法继位还是阴谋篡位
雍正不是“篡位者”
150428档案揭秘:雍正继位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