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遵化担架团成员李玉江,没膝大雪中跋涉五百里

作者:马长龙

编辑:王亭贯

前言:在遵化党峪镇马家峪村,人们盛传有一位遵化担架团成员,抗日战争时期,他以买卖商人身份做掩护,为部队输送军需物资,在辽沈战役,参加担架团,抢救伤病员,他还有一位贤惠的妻子,至今在世,他就是李玉江。

1、遵化担架团成员李玉江事迹

李玉江(1911年生-1967年病故),中共党员,化名李江,祖籍遵化市党峪镇小党峪村,后迁到党峪镇马家峪村,抗战期间,在七区担任民兵班长,以买卖商人的身份,为部队输送军需物资。在辽沈战役,带领七区民兵出冷口,参加担架团,抢救伤病员。在没膝大雪中,跋涉四五百里,路上还时常遭到地主袭击,但他并没有丢下一个伤员。在途中为伤员端屎、端尿,自己拿钱给伤员买肉包子、肉饺子吃,白天转送伤员,夜间值班照顾伤员。路上怕伤员受冻,脱下自己的棉衣给伤员盖,他自己被单衣薄,不顾自己的安危。在一九五八年担任第九生产队队长,一九五八年抗旱,李队长动员大伙抗旱,他的老母亲拎着一水葫芦水,到二道口子抗旱,公社干部看见了说:李队长为了抗旱,把自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都动员起来了,大家要向李队长学习。1960年公社开会,让七号出白薯八号交干子,全公社队长都不敢答应此事,李江李队长说:我能做到,公社书记说:李队长好样的,今天这吃饭啊。七号那天李队长带领社员出白薯,将白薯拉到公社,八号开始在公社擦干子。村里留下了话把儿:李江七号出白薯——八号交干子。李队长会杀猪、会厨师,村里有红白喜事,都找他当大厨。李队长去世时,大队给开追悼会,村干部致悼词,前来追悼的干部站了两排。终年五十七岁。

李玉江父亲李成的照片

李玉江的照片

李玉江辽沈战役参战证

2、辽沈战役大学生慰问信原文如下:

冀东新农会转冀东全体父老同胞:

遵化县担架团,随我师出口以来,已有半年了。这中间经过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全体同志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工作。在战斗中,冒敌人炮火抢救伤员,如在义四战斗中,担架团同志在敌人严密的火网下,抢救伤号,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在转送伤员时,创造抬平、轻放、慢走,使伤员不受罪,在途中给重伤员端屎、端尿,自己拿钱给伤员买肉包、饺子吃,白天抬着伤病员转送,夜晚还要坐班,照顾伤员的呼喊,路上怕伤员受冻,脱下自己的棉衣给伤号盖。我们的伤号,在送到目的地时,舍不得他们离开而痛哭流涕。在冬季作战中,担架团同志们,被单衣薄,冒着东北特有的奇寒大雪工作着,毫无怨言。如一次我们的伤病同志,向彰武以北转运,但抬到彰武北时,没有找到关系,担架团同志又将他们抬回来。但是部队已向大虎山出发了,他们追到大虎山时,部队已向台安出发了,他们又追到台安,才找到了部队。在没膝的大雪中,跋涉了四五百里,路上还时常遭受地主的袭击,但他们并没有丟一个伤号。在驻军和行军时,担架团同志,积极参加发动群众工作。在蒋管区,分地主浮财,收缴反动武装,组织人民政权。他们出口时不过二百条枪,除我们补充一两部份外,现在连独子枪算上,每人差不多都有一条枪。由于他们努力,在秋、冬季作战中,出现了很多的英雄模范和功臣,并获得我师几次的嘉奖,还赠送为(战勤模范)之锦旗。我们部队曾给该团记一大功,更赠以(模范担架团)的光荣称号,这些成绩的获得,当然是由于翻身农民阶级觉悟提高后,对自己子弟兵的热爱,但也由于各级干部的积极负责,特别是杨青同志正确领导所获得的!现在遵化担架团完成任务后,欢送他们返回冀东,我们全体同志都恋恋不舍,因此我们希望你们将他们,这些英勇的事实,讲给冀东的父老!

专此

即致

敬礼

二十七师政治部三月廿一日

《辽沈战役》的这封慰问信是二十七师政治部邮寄过来的,感谢冀东新农会,转冀东全体父老同胞。

遵化担架团随二十七师出冷口(也可能是喜峰口)以来,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在这中间,经过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全体同志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工作。在战斗中,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伤员,例如:在辽宁义县与四平市战斗中,担架团同志,在敌人严密的火网下抢救伤号,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在转送伤员时,做到抬平、轻放、慢走,使伤员不受罪。在途中担架员给重伤员端屎、端尿 ,自己拿钱给伤员买肉包子、饺子吃,白天抬着伤员转送,夜晚还要值班,照顾伤员的呼喊(呼救)。路上怕伤员受冻,担架员脱下自己的棉衣给伤员盖上。我们的伤号,在送到目的地时,舍不得担架员离开,而痛哭流涕。在冬季作战中,担架团的同志们,被单衣薄,冒着东北特有的奇寒大雪工作着,毫无怨言,如:一次我们的伤病同志,向彰武(彰武县隶属于辽宁省阜新市)以北转运,但抬到彰武北时没有找到部队,担架团同志又将伤员抬回来了,但是部队已向大虎山(大虎山镇地处辽西走廊,隶属锦州市黑山县)出发了,他们又追到台安(台安县,辽宁省鞍山市辖县,地处辽宁省中部)才找到部队。在没膝的大雪中,跋涉了四五百里,路上还时常遭受地主的袭击,但他们并没有丢下一个伤员。在驻军和行军时,担架团同志,积极参加了发动群众的工作,在蒋介石管辖区,分地主浮财收缴的反动武装,组织人民政权。他们出口(冷口)时不过二百条枪,除了我们补充一部分外,现在连独子枪(也叫独子撅)算上,每个人差不多都有一条枪。由于他们的努力,在秋、冬季作战中,出现了很多英雄模范和功臣,并获得我师的几次嘉奖,还赠送了战勤模范的锦旗。我们部队曾给该团记一大功,更赠以模范担架团的光荣称号,这些成绩的获得,当然是由于翻身农民阶级觉悟提高后,对自己子弟兵的热爱,但也由于各级干部的积极负责,特别是杨青同志的正确领导所获得的。

现在遵化担架团完成任务后,欢送他们返回冀东,我们全体同志都恋恋不舍,因此我们希望你们,将他们这些英勇的事实,讲给冀东的父老!

辽沈战役大学生慰问信

3、李玉江临时通行证原文

为发给临时旅行证明事,兹有迁安县寄居三屯营,拴车拉脚商人:李玉江,年三十四岁,系属良民。今往唐山买卖货物,仰沿途贵军警宪卡,验证放行勿阻为荷。

右给商人:李玉江收执   

填发机关:

迁安警察第四分所

三屯营分驻所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十三日

限壹个月为满

这篇证明是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十三日所写,也就是1944年,那时候是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八路军及民兵,运送军需物资,都要扮演成商贾、农民,拿着良民证,才能顺利通过关卡。这是一张临时旅行证明,现在有迁安县寄居在三屯营,拴车拉脚的商人:李玉江,年三十四岁,是良民。今去唐山买卖货物,恳请一路上贵军警宪卡的,验证放行请勿阻止为此感谢。右给商人:李玉江收下并保存,填发机关:迁安警察第四分所,三屯营分驻所。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十三日,使用期限一个月满。


李玉江临时通行证

4、李玉江妻子贤惠人人敬,有诗为证:

赵氏李妻人人敬,

秀把一女一子生。

珍育子女实不易,

一家负担自己承。

生产队里能吃苦,

苦尽甘来晚运通。

到老晚辈都孝敬,

甜蜜四世乐融融。

李玉江妻子照片,现年95岁

后记: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民兵班长李玉江想尽一切办法为我党运送物资。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一,他带领七区(党峪镇)民兵,到辽沈战役抬担架,抢救伤员,至今保存的辽沈战役大学生慰问信、辽沈战役参战证和临时通行证,这些证件是最好的证明。参战证上盖有杨青团长的印章。我们一定要记住,战争的残酷,今天这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在这里要感谢那些所有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人,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李玉江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

李玉江保存的卢沟桥老照片

李玉江保存的购物证

李玉江保存的信用社证件

本文作者马长龙在鲁家峪北峪照片

作者简介:马长龙,27岁,大专文化。现供职于遵化港陆钢铁有限公司,热爱生活,喜欢文史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津战役期间,河北遵化组织万人担架团,火线救助大批伤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陈毅子弟兵团:随军转战功不朽
永不忘怀的一次战斗
崔秀芝 散文 一名默默奉献的普通党员 ——追忆我的父亲
解放军能在四年内横扫国民党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谁?
【讲述邹平双拥故事】邹平民兵担架团随军南下出征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