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海宁
南关厢社区培育社会组织助推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社会组织”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记者 林佳冰
本报讯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近日,走在市区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一支身着古装的队伍格外吸引人眼球,“我们是红暖关厢打更人,每天都会如此,提醒商家们做好火情防治。”南关厢志愿商铺联盟秘书长莫哲臻就在打更人队伍中,他如是说道。
据了解,南关厢志愿商铺联盟是2015年南关厢社区成功培育孵化的社会组织,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已有47家志愿商铺加入。不仅如此,联盟还先后成立了联盟党支部、商铺联盟工会、团支部、妇联等群团组织,这也是全市唯一一个群团组织全覆盖的商圈。
近年来,在基层党建引领下,南关厢社区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内各类组织之间、各个群体之间、各种社会力量之间良性互动,为居民开展各类契合需求的社会服务,形成以“三社联动”促“三治融合”的南关厢治理模式,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我们通过积极培育社会组织,从而链接社会组织资源,形成自治氛围,更好进行社区管理。”南关厢社区党委书记朱凤琴告诉记者,这几年,社区孵化并培育的社会组织有7个,备案社会组织15个,入驻南关厢的社会组织5个,“社区以专业的社工理念,通过设计载体、设计活动,引导和动员各类社会组织自觉参与社区管理、社区文化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在南关厢社区,社区与社会组织一起探索社会治理,一起实践“三治”经验。
“凡是加入志愿商铺联盟的,入会时都要签订一份《志愿商铺守则》,也督促志愿商铺诚信经营。”南关厢志愿商铺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个志愿商铺都会制作统一标志,悬挂在商铺门前,展现自身形象。同时,形成例会制度、积分制度、评议制度、评星推优制度等,每2个月不少于1次例会,每参与一次活动给予积分的管理,并在年底评选出一批模范商铺、志愿之星、创新之星等。
“像志愿商铺联盟这样的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帮助我们一起更好管理社区,同时也为我们带来很多创意。”朱凤琴说,以沁缘书屋、花时间咖啡为代表的一系列志愿商铺不断挖掘展示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弘扬美德教育,丰富活跃社区生活,除了红暖关厢打更人,还有弯腰一秒、传统婚俗演绎、拾贝非遗、四季帮扶、文化沙龙、关厢渔市等常态化开展项目。
不仅如此,志愿商铺联盟还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文化培训,心理辅导、出借雨伞、摄影等34项特色志愿服务,至今已开展各类公益活动500余次。
“这是我们的法治茶楼。”与红暖关厢打更人“擦肩而过”,漫步至花时间咖啡馆门前,朱凤琴指着门口的法治标识说,“将古街上高人气的咖啡馆融入法治文化,让居民、游客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同时也引导商铺、居民、游客懂法、知法、依法、守法。”
南关厢社区借助“法治文化小镇”建设的平台,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除了法治茶楼,整个街区更是巧妙融入了法治宣传,盐官万昌商铺里的“法惠民”自助服务点,街头巷尾有“法治趣味墙”、“法制格言”屏风,街区的灯彩中融入普法创意花灯,设置社区法律顾问、专业律师为社区为居民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和服务,运用专业力量做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会组织参与南关厢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南关厢社区供图)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