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郭文渊/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 医疗救助制度自从建立以来,在保障贫困群体健康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及其基本内容,结合我国2005年至2009年医疗救助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关键词】 医疗救助 贫困群体 建议

一、引言

医疗救助是政府通过提供财政和技术上支持,及社会通过各种慈善行为,对贫困群体中因病而又无经济能力进行就救治的群体,或因支付医疗费用数额庞大而陷入困境的群体,实施的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使他们获得必要的卫生服务,得以维持其基本生存能力,改善他们健康状况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既是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又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医疗救助制度有了一定发展,但尚无行政立法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全国也无城乡统一的医疗救助计划。大多数省份、市结合本地区实际对贫困群体进行医疗救助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在救助标准、水平、资金投入及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二、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救助事业有了一定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省份开始实施了医疗救助职能,如北京市和山东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医疗救助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在医疗等方面的社会救助政策。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在中国农村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并明确了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实施以大病补偿为主,以及对贫困家庭参加合作医疗给予资金补助的救助形式。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对农村医疗救助的目标和原则、医疗救助对象的选择、救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服务提供、纠正制度的管理、组织与实施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细化。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提出用2年的时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之后再用2—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主要针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

由于我国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医疗救助制度分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救助各项制度也逐步日趋完善,供养和补助标准水平持续提高。按照现行的医疗救助政策,医疗救助对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城镇“三无”人员;(3)农村“五保”户;(4)重度残疾对象;(5)特困精神病人;(6) 慢性病对象以及规定的其它需要救助的对象。医疗救助标准是各地根据财政收入状况,按照“广覆盖,低标准”原则,进行救助,并设置了起付线、封顶线和报销比例。救助病种范围,主要以大病救助、常见病救助、二者均救助的模式。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保障待遇主要是提供服务与现金救助相结合的方式。 救助程序是须经过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实行个人申请,村民委员会(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城市)评议,民政部门审核批准,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管理体制。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在国家民政部门的大力努力下,我国对于贫困群体的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和医疗救助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救助水平也不断提高。根据国家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

396 《中国商界》2010年7月总第202

全国城市约有2347.7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227.8元,月人均补助为165元,全年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6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全国农村约有4759.3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100.8元,人均补助为64元,全年累计支出农村低保资金34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2%。

2005年以来,救助城市贫困群体的数量由2005年的51.9万人次增加到了2009年的417.2万人次,2009年的救助数量约为2005年的8倍;救助农村贫困群体的数量由2005年的304万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4378.2万人次,2009年的救助数量约为2005年的6.36倍。从救助贫困群体的总数来看,由2005年的救助人口数量的355.9万人次增加到了2009年的4795.4万人次,2009年救助总数约为2005年的13.5倍。如表一所示。

表一:2005—2009年医疗救助人数统计            单位:万人次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城市医疗救助人次 51.9 145.5 442 513 417.2 农村医疗救助人次 304 286.8 2896 948.1 688.4 资助参加合作医疗人次 984.4 2517.3 2786.1 3689.8 合 计 355.9

1416.7

5855.3

4247.2

4795.4

     数据来源:民政部《2005—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方面不断增加,2005年,国家民政部门投入医疗救助方面的资金总数为8.9亿元;到了2009年,国家投入城市医疗救助资金为35.3亿元,投入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为58.6亿元,当年共投入医疗救助资金93.9亿元,与2005年的投入总额相比较,5年期间大约翻了10.5倍。如表二所示。

表二:2005—2009年贫困群体医疗救助金额统计  单位:亿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城市医疗救助金额 3.2 5.1 14.4 23.5 35.3 农村医疗救助金额 5.7 8.9 28.1 35.8 58.6 合 计 8.9

14

24.5

59.3

93.9

       数据来源:民政部《2005—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但是,由于我国贫困群体中需要救助的基数较大,以及救助资金有限等因素,贫困群体在医疗救助方面的全国人均水平起伏较大,整体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其中,2005年人均救助水平为250元,2006年人均救助水平为98.8元,2007年人均救助水平为41.8元,2008年人均救助水平为139.6元,2009年人均救助水平为195.8元。农村医疗救助平均水平与城市医疗救助的平均水平差异也较大,除2005年外,2006年至2009年期间,城市贫困群体的医疗救助平均水平是农村贫困群体的医疗救助水平的5—6倍不等。

如表三所示。

表三:2005年—2009年贫困群体医疗救助平均水平   单位:元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城市医疗救助平均水平 617 350.5 325.8 458 846 农村医疗救助平均水平 187.5 70 51.9 95.9 133.8 全国平均水平

250

98.8

41.8

139.6

195.8

注:根据民政部2005年—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得出

总的来说,自从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医疗救助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救助法》立法缺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政部对“关于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的答复
我国拟建大病救助制度
民政部称我国7003.1万人吃低保 5万余人在农村
“剖腹自医”划开医保制度的脓包
建立低保制度 郑州走在全国前列 城市低保政策比国家早一年出台 农村低保制度提前四年建立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