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社区需求评估的最全经验清单 | 社工课

作者 | 胡芳(ID:xiehoushegong)

单位 |邂逅社工

作者胡芳,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社会学硕士、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

为什么要进行社区需求评估?

1、确认社区的需要、关注点与问题

2、建立社区服务的发展目标

3、帮助社区采取必要的行动

4、判断社区的需求是否发生了变化

5、收集社区的希望、梦想和愿望

问题分析与需求评估的关系?

1、欲处理的问题是什么?

2、问题的本质和成因是什么?

3、对于面临问题的这些人,他们有何特质?

4、有多少人受此问题的困扰?

5、既有的解决方案有哪些?呈现出什么成效?

6、聚焦:谁在经历着什么问题?

什么是社会?

人们在一定地方聚集起来从事某种活动,或表示志同道合者结成的组织或团体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群体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

Question:构成社会的要素有哪些?

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和生态环境,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一定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一定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

所谓社会,就是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的各种要素、各种结构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什么是社区?

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或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是微型社会

社区的特点(特征):

1、群体

2、有共同利益

3、有共同的服务

4、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5、有共同的需要

社区服务相关理论基础:

崔乃夫(前民政部部长):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下,发动社区成员通过互助性的社会服务,就地解决本社区的社会问题的活动。

徐永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社区服务是社区社会服务的简称,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

本质特征:无偿性服务,并辅以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微利、低偿性服务;

服务对象: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也包括社区中的边缘群体和全体居民;

服务形式和层次:具有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和非专业化服务之分别。

唐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1)核心部分(或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对象是社区中的有困难的人和有特殊贡献的人,它的目的是要满足这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它主要提供无偿服务。

(2)中间部分(或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对象是全体社区成员,目的是帮助本社区的居民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难题,它主要提供非营业性的低偿服务。

从宏观和微观了解社区

我了解社区吗?地理、人口、资源、权力结构和文化特色

了解社区基本构成要素

硬件:区域场地特点。

历史遗留问题(公共设施没有设置或者设置有问题,影响社区居民的居住、出行、活动等)。

使用过程破损(有基础公共设施设施,但是基础薄弱,并且已经破损:如房屋外墙、下水道、旧楼水压低……)。

已经影响社区(消防、监控、绿化……)。

关注点:熟悉了解社区历史,才能服务社区。

社区发展背景与条件资料

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形、气候、动植物生态。

社经环境因素:乡土历史、人口组成、经济成长、产业类型、宗教信仰、服务活动、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实质环境因素:环境设施、交通动线、土地使用、景观特征。

政治生态环境因素:社区意见领袖、地方派系与

政治势力、社区组织、各民间团体的权力与空间分布。

社区特色或社区资源

在社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当中,若是属于该社区特有的人文、景观或活动,则可称为社区特色或社区资源,如地方文史人物、地方产业、地域景观、自然生态、演艺活动、民俗节庆活动、民俗技艺等。

对社区的感性体验

逛社区:社区衣食住行、社区特殊人群、社区人口数据、地理环境、社区资产分布、权力结构

社区硬件设施

社区软件设施

社区软件设施

1、社区的居民、传统文化、社区氛围

2、邻里关系(多年矛盾和纷争)

3、相关利益方(公共问题的持份者)

4、社区人们对社区的看法和态度

5、居委会、街道办对社区的看法和态度……

什么是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界定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社区类型:商品房住宅社区、单位福利房型社区、经济适用房社区、安置房。

什么是需求?

1、需求不足及需求满足是社工的出发点。

2、对服务对象的情况进行事先了解,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暂时性评估结论。

3、需求评估是收集相关信息以理解服务对象处境,使社会工作者最终能够准确描述其问题和确定什么需要改变以改善服务对象环境的过程。

需求分析——布拉德肖四分法

规范性需求

感受性需求-

交流座谈、漫谈;结构式、半结构式使用较多

1、观察后开始接触:

2、寻找乐意接受陌生人访问的居民,交谈、访谈。

3、自然形成的‘榕树头’小组访谈。

4、居委会协助下组织的焦点小组访谈,相关职能部门访谈,机团单位访谈;了解基本情况和各方对社区的感受,希望提供怎样的社会服务。

表达性需求-

1、通过社区漫步,定点定时收集资料,了解场地资源、公共设施资源不足的基本情况。

2、选定观察点:社区居民行为体现的资源不足状况(排队、拥挤、争吵……)。

比较性需求(软硬件资源比较分析)-

1、社区困难家庭较多,就业资源不足,要与政府合作链接技能训练、就业资源。

2、社区老年人口众多,活动场地、服务资源不足,要培育志愿者和链接医疗、文体康乐资源。

3、社区有两所学校,要开展儿童青少年服务,宣传教育,夏令训练营……

什么是社区需求评估?

1、了解社区的需求、面临的问题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是否能满足需求。

2、可以是社区整体的普遍需求,也可以是社区部分群体的特殊需求。

社区资源分析

社区资源(广义):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自然物质资源与社会资源,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宗教、医疗和社会福利资源。

社区资源(狭义):主要指社区福利资源,即能够满足社区福利体系各类服务对象需求的金钱、物资、机会和社会支持关系。

社区拥有的三大类资源:

1、人力资源:社区中所有的个人的体力、技术、智慧、助人意愿以及人际关系等。(重视的对象:社区领袖、专家、学者、领导人、社工、志愿者)

2、物力资源:用于社区服务的场地、设备

3、财力资源:社区服务所需的经费,来源——政府、社会捐助、服务收费

根据其归属可以分为:正式(政府)与非正式(个人)

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可分为:社区内与社区外

对社区资源进行分析:

1、检查社区内资源情况

2、根据结果进行分类

3、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现有资源

4、将所获得的信息填表,建立资源档案

社区需求分析

1、社工以问题或需求为视角,以需求的不同满足状况为视角,从而可以有治疗、预防和发展等多个视角的社会工作。

2、需求首先关注人生命过程中的缺乏状态,因此弱势群体或普通人士的弱势问题永远是其核心关注对象。

3、结合不同对象的特性采用相应的方法,注重对问题状态、原因机制、服务空间等方面的综合把握。

4、针对多角度多层次的需求不足或问题,对表现得错综复杂但存在逻辑联系的诸多原因进行梳理,应该是需求评估的核心工作所在。

5、社区需求分析必须要有资源整合意识。

6、在做社区需求分析时,必须考虑社区的硬件与软件,社区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正式资源与非正式资源。

7、从宏观上把握社区的基本情况,设计符合社区需求的服务方案。

8、社区需求分析的宏观结构性视角,注意社区分类,寻找共性(商品房住宅区、单位福利房型社区、经济适用房社区、老城区等)。

9、社区需求分析为项目服务宏观思路铺路。

10、群体分类、资源分类与链接、服务分类。

社区需求评估

1、社区共同性问题(社区需求与问题评估)

2、社区群体性问题(服务对象群需求与问题评估及服务对象需求与问题评估)

服务对象需求分析-埃费主体界定法

1、社会成员界定需求

2、照顾者界定需求

3、实务人员推断需求

服务对象需求评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ERG(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1、E(existence)生存需要:有机体的存在或生存,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2、R (relatedness)关系需要:人际关系,相当于归属与爱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的需要。

3、G (growth)成长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相当于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服务对象需要类型

根据需要的起源:

1、生理性需要——原发性需要(与生俱来)关系到保存和维持机体生命及延续繁衍的需要进食、饮水、睡眠和觉醒、性需要

2、社会性需要——习得性需要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需要、交往需要(安全感、归属感)、成就需要(工作、知识、实现理想)

从需要的对象来划分:

物质需要(包括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精神需要(智力、道德、审美发展的需要)

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

间接需要(概括抽象的需要,如:理想、志向)

直接需要(随着间接需要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系列具体需要,如学习科学技术、考大学等)

社区群体需求分析

服务对象的分层:分出重点服务对象和一般服务对象。

社区长者领域(有别于院舍):

重点服务对象:高龄独居孤寡困难

一般服务对象:社区参与,文娱康乐等

社区家庭领域:

重点服务对象:困难家庭:双低、残障、单亲、失独、慢性病家庭的具体户数,高密度覆盖的服务计划(家访、电访、资源链接、志愿者服务,关注家庭状况与家庭功能等)。

一般服务对象:有需要家庭的介入,包括幼儿家庭的亲子照顾和沟通技巧,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改善等等。

社区青少年领域:

重点服务对象:困境青少年

一般服务对象: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如在学青少年叛逆性和成长陪伴,驻校社工、在职青少年。

长者群体(分类):

青老(60岁以上或有能长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中老(半失能长者):长者公益饭堂、日间照料、居家养老

老老(失能长者):居家养老、社区照顾网络、家庭病床、家庭探访、紧急救助

重点关注:孤寡、高龄、独居、病残、弱能

社区内的资源:

服务场地和空间、志愿者资源、医疗资源

家庭领域(分类):

困难家庭——4050家庭,慢性病家庭,残疾家庭,失独家庭,单亲家庭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

有需要家庭—— 幼儿家庭、学龄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

青少年领域(分类)

在学青少年:抗逆性服务、成长陪伴、校园欺凌介入、寒假暑假社区服务、青少年义工队……

社区闲散青少年:临界预防(隐蔽青少年、沉迷网络青少年)、心理辅导、就业训练、资源链接

在职青少年:社会适应性、人际关系改善、职业生涯训练

长者群体:

1、身——心——社——灵支持系统

基本的社会人口特征资料(经济状况)

身体健康方面

心理功能方面(情绪、认知、意志)

社会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环境问题

基本的社会人口特征资料:

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婚姻状况

家人基本情况

就业、受教育及其他经历情况

个人爱好和兴趣

经济状况:日用、就医、应急、养老保险、退休金、赡养费

身体健康方面:

身体变化

心脏问题,如呼吸困难

听力、视力

医疗资料、医疗经济保障、医疗方案、营养状况

如厕情况、主观健康、虐待问题

注意长者自诉的真实性

心理功能:

认知、情绪和意志

智力、记忆、痴呆、精神疾病等

情绪:抑郁症、自杀意念;焦虑与忧虑

服务对象是否有压力?压力源是什么?如何应对压力?是否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社会功能:

生活方式

社会隔离(社会交往状况及意愿)

精神需求:

信仰、希望、精神满足

日常生活能力:

基本自理能力:进食、如厕、走动、移动、洗澡、穿衣、梳洗等

复杂的独立生活基本技能:

使用电话、购物、做饭、家务、交通工具、服药、财物掌管等

专业直觉:

老人在评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你对评估的观察有什么感觉?

是否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内容?

专业直觉,老人的情况如何?

环境问题:

房屋总体修缮情况

房屋设施

基本家务是否得到料理

居住环境与装饰

住宅有无安全隐患

是否容易造成绊脚和跌倒

扶手、火灾隐患、平安钟服务、基本安全防护措施

门锁

他人资料:

老人存在严重认知和沟通问题

家人看法

朋友和邻里

街道、居委会

照顾者

详见《老年社会工作》相关教材及文献

服务对象需求:

18岁以下——教育资源链接

18-60岁——职业康复及各类康复(交通、生活、婚姻、医疗、卫生等)

60岁以上和重症残疾人

社区资源:

正式资源:低保救助、助残金、工疗站、康园、农疗法

非正式资源:志愿者、民间医疗康复资源、社区邻里互助资源

需求分析怎样把握共性(注意服务对象群的知识)与个性(不同社区呈现出服务对象不同的特点和特性);

经济状况(住房、生活、医疗、收入、支出…);

心理状况(认知、情绪、表达);

家庭状况(家庭结构、家庭权力关系);

社会关系状况(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区氛围);

社会活动状况(服务对象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与期望);

社区资源状况(服务所能调动的资源);

购买服务不可能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只能是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群体(基于自我判断),针对服务地域的覆盖面和服务人群的覆盖面社工必须做出应对策略的研究和有效探索。

社区需求评估小结

需求评估:服务对象+ 服务资源(硬件& 软件;正式&非 非正式;社团组织和持份者)

综合考虑服务对象需求:

一般需求 (身体健康、个人发展、情感成熟、智力发展等)

层次需求 (联系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理解)

整体需求 (生理、心理、社会综合考虑,比如老年群体要考虑这三层面老化的整合,对于社会撤退理论和社会整合才能做出梳理)

阶段性需求 (不同的年龄需求有差异:儿童—— 被保护的需求,青少年—— 尊重和接纳的需求)

特殊需求 (少数民族、残疾人、外来流动人口等的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等)

社会需求 (困难家庭:4050 、因病致贫、因残致贫、慢性病家庭等)

服务对象通过各种调研评估(抽样问卷调查、定向焦点小组、分片入户探访、群体社区聚焦),对问题和群体需求进行梳理分析

了解服务场域硬件资源使用状况,理清优势和不足,社区漫步等方式发现和挖掘更多隐蔽的服务硬件资源

社区持份者走访、关键人物(如社区领导班子、司法所、综治维稳办公室、出租屋管理中心、退管办、残联、妇联等等)走访

需求评估的成效

列表归纳:

表达性需求: 走访对象的表达,对场地、活动、服务……

缺乏什么,希望有什么样的服务……

感觉性需求: 社工在收集硬件资源时有什么发现和感觉?

医疗资源不足就会看到医院门口排队和炒挂号,幼儿园资源不足就会看到报名期间家长通宵排队……

比较性需求:A 社区与B 社区比较,人口结构(有些社区老年人多,有些社区残破…… )注重社区共性和个性分析(城市社区的分类)

规范性需求: 按照人口比例的超市、医院、学校、交通、消防、监控视频、绿化面积、休闲娱乐场所等等。

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调动资源渠道:

社会工作服务并非不分场域和范围,当服务需求超出服务机构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就只能服务转介,所以需求评估包括了对服务机构自身的评估

如何进行社区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设计:

界定需求主体( 普适性与选择性 )

选定调查内容( 人群?社区? )

查阅相关文献

运用调查方法收集资料( 抽样方法 )

数据录入与资料分析( 统计分析 )

撰写调研报告( 结果运用)

文献分析(服务现状资料分析统计、现有资源盘查,以服务资源清单为基础)

观察法

问卷调查

深入访谈

社区普查

焦点小组

社区论坛

文献分析法

通过各种文献资料了解社区,文献的形式比较多样,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声音资料、影像资料等不同种类。

一是人口普查数据:获得社区人口的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就业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二是地方志及政府相关资料;

三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资料(与居委会的合作与互动);

四是媒体报道和评论;

五是其他个人和团体的资料;

观察法

直接观察社区的状况以及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直观地了解社区。

观察对象可以是社区的环境与设施,也可以是社区居民之间的日常交往,还可以是居民会议等社区活动 。

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今年柿子大丰收,眼看就要过年,漫山遍野的柿子如果没有找到销路,就会烂熟在山上,当地农户喜愁参半…产业扶贫,为农户排忧解难▽▽▽(点击“阅读原文”进店购买)

做社区需求评估应该是社区工作必备的工作之一,对于开展合适的社区服务类型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你们的社区需求评估是如何做的?欢迎分享你在社区需求评估方面遇到的问题~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静君:社工的社区基础服务怎么做? | 评估思考
“五社联动”构建独居长者生命安全支持网络 | 社工课
社工如何确定夏令营服务主题
个案管理服务探索(上)
2022年初级综合能力答案解析
上海社会工作师初级综合能力每日一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