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击老年痴呆症患者生命最后时刻


搜狐网

2017-07-05 00:00

对于77岁的老康来说,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当老伴发病昏迷后,她没有将他送到医院抢救,而是让他躺在家中的病床上,六天半后, 79岁的老张撒手人寰。

“我不知道他能坚持这么久,” 老康痛失老伴, 即伤心又悔恨。她曾想叫救护车将丈夫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但是却没有这么做。“他要是醒过来,会非常痛苦。” 老康说。

五年前,老张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的病情迅速恶化。

老年痴呆症 (Alzheimer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脑变性疾病,病程不可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记忆力及认知力逐渐退化,最终生活无法自理。

忽视及虐待

众益华龄是国内最早致力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非营利性组织之一,它的创始人王霄燕说:“由于阿尔茨海默病在国内叫做‘老年痴呆症’,导致公众对病患及其家人的忽视、歧视及虐待。”

据估计,现今中国有6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老年痴呆症患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根据国际老年痴呆协会(ADI)的报告,到2050年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将达2700万。

2008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亿5900万,占总人口的12%。数据显示,60岁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为4%,8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比例则高达20%到40%。因此,加强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及治疗显得极为迫切。

由于养老院极少接收患此病的老人,大多数病人都由家人照顾看管。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称,研究显示有85%的患者未到医院就医,错过了早期最佳诊断期,而及时的治疗极有可能缓解病情发展。

六十年的逝去

在六十年的婚姻生活中,老康以丈夫和家庭为中心:她每日按时准备三餐,与丈夫养育了三个孩子,还看大了三个孙子。

尽管老康的三个孩子都非常理解并支持老康,但由于他们都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对于老康而言,他们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医生说,即使老张能活下来,他也将成为植物人,依靠吊瓶、呼吸器和导管维持生命。老康说:“我不想让他忍受那么多痛苦。”

对于老张而言, 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尤其在今年二月他跌下床腿摔骨折后更是如此,因为骨折一直没治好,“医生说像他年龄这么大、还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是不可能经受住手术的。”老康回忆道。

老年痴呆症使老张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道不出他的痛苦和绝望,他只能靠吼叫发泄疼痛。“他整晚整晚地叫喊,”老康说。从05年老张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及脑萎缩后,她就没再睡过一宿好觉。

老张以前很健壮,有一米八的个头。退休前,他是陕西省西安市一街道办事处的主任,他个性爽朗,办事得力,善于与人打交道。

老张的患病过程极为缓慢。起先,他只是认不出上门拜访的老友。之后,他会莫名地发火,将昔日老友撵出家门。渐渐地,他不再听最喜爱的秦腔,也不再看报纸,能运用的词汇量急剧减少。甚至独自出门散步后,他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2003年从旧居搬到高层公寓后,早期症状便显现出来,他不再同以往一样和邻居闲谈或下棋了。

病中依然需要尊严

被确诊患病两年后,他开始找不到厕所,一晚上要靠老伴领着去三四趟厕所。当他变得躁动不安时, 老康给他吃镇静药物。

随后,他开始大小便失禁。老康给他带上了纸尿裤,他却将纸尿裤撕得粉碎。为防止弄湿床铺, 老康又给他垫上了一块厚厚的塑料布,却惊讶地发现他竟然有力气将它也撕碎。老康回忆说,他虽然病了,但还要尊严。

“不管我怎么跟他说,他就是听不懂。” 老康说。她做了一个日历,专门记录老张排便的日子。“要是他有四五天没上厕所,我就得非常小心。”老康说。

老康48岁的小女儿张燕,曾花数小时一一指着家人的面孔,给父亲重复他们的名字,试图让父亲重拾记忆。“我是谁?我是你女儿。他是你外孙。”她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说。但父亲忘得很快。“有时候他能说对名字,但大多数时候,他只是说不知道。”张燕说。

然而,他却似乎一直牢记着老伴的名字。老康总是和他聊天,就好像他并没有得病。他的任何些微反应,即使仅仅是个微笑,都被老康捕捉到,算是对她的回报。

无暇自顾

“当我累得不行的时候,我希望他早点离开我。”她说。自从开始照看丈夫以来,老康就没空下楼和邻居打麻将了,这曾经是她退休后唯一的娱乐活动。

尽管病情一直在恶化,老张仍同往常一样喜欢坐在小饭厅等着老伴把饭做好。“他生病后就变得对食物非常挑剔,”老康说。由于有血栓,老张不能多吃肉和油腻的食物,年复一年,他变得越来越消瘦了。

而他的脾气也变得很坏,一次他挥着一把刀威胁杀掉他妻子。还有一次,他砸坏了一把门锁,把它从铰链上扯了下来。

在腿骨折后,老张就无法自己吃饭了。每天早晨,要有三个人才能把他从床上搬到轮椅上。之后,他就安静地倚在轮椅里,双颊凹陷,目光呆滞。他曾经的活力和魂魄,已经从这具躯体里彻底地消失了。

没有一家养老院愿意接收他,甚至精神病院也不收。每当老伴问把他送到养老院好不好,他会立即醒过来,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周里,三个孙子在晚上轮流守在病床边,观察他的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呼吸停止状况,他们就要立即通知大家。因为“要在身子僵硬之前,给他穿上寿衣。”

最后的日子

他们想把爷爷送进医院抢救,但是父母却不敢采取行动。“如果爷爷继续活着,对奶奶是个负担,你们能照顾吗?”父母这样告诉他们。

他们买了一袋葡萄糖粉,冲开后用棉签一点点滴到他嘴中。他们觉得这样能帮断水绝食的爷爷维持一段时间。

最后的时刻来临了,他闭著眼睛,深呼了几口气,守在病床边的老康眼中噙着泪水,让他放心地离去。老张的面容在一瞬间便变得灰白惨淡,围在旁边的家人立即嚎啕大哭起来。有人默默地将窗户和门打开,让老张的魂魄能够飞走。

“在中国,人们认为老年痴呆症是衰老的自然表现,并认为很大程度上此病是无法治愈的。因此,病人往往得不到必要的救治和关注。”众益华龄的王霄燕这样说。

她预测,由于误诊及患病羞辱感导致隐瞒病情的情况,中国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远不止六百万。在一些缺乏神经心理诊断措施的地区,很多医疗人员甚至还不了解这种病。

记忆健康360是中国一项致力于老年痴呆症防治研究的公益组织,根据他们的数据显示,老年痴呆症误诊率高达70%,仅有百分之21.3%的病人按时吃药。

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今年年初,众益华龄展开了一项调查,研究病人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后,其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调查发现,传统社区的瓦解及“空巢老人”数量增加,使得人们很难在早期及时发现老年痴呆病症。

受调查的人群中,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其家人还提到他们承受了由此病引发的社会歧视。

在中国,平均每名病人的治病成本约为112万元。根据国际老年痴呆症协会中国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而将近一半的照料者后来也引发了功能性紊乱及其他相关疾病。

一个患者的病程可达5年到17年,“最后不但病人自己垮了,也可能把整个家庭拖垮,” ADI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虹峥说。

1994年9月21日,在德国爱丁堡召开老年痴呆症年度大会,为庆祝会议召开十周年,国际老年痴呆症协会共同认定每年的9月21日为世界老年痴呆症日。今年世界老年痴呆症日的主题为“关注痴呆,刻不容缓”,目的是督促政府和公众采取一切行动提高公众对世界老年痴呆症和其他痴呆症的关注意识。而在中国40多个城市当中,大规模的健康教育活动正在医院和社区中展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痴呆性情突变
四味药治好风湿
中国“安乐死”医院:几乎都是癌症晚期病人,不接受任何抢救
中国首家“安乐死”医院,不接受治疗,让病人选择有尊严的离去
家人患了老年痴呆症,我们该怎么办
澳大利亚成为全球骗子之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