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外游泳训练对比分析

摘 要:我国游泳训练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前世界竞技游泳训练出现了新的理论和动向、新的技术和方法,影响着我国竞技游泳训练理论与方法。为比较国内外竞技游泳训练,从技术训练、力量训练、训练平衡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外;游泳训练;对比

一.游泳技术训练

美国科研人员对奥运会游泳决赛和非决赛的运动员的研究表明,进入决赛的运动员与非决赛的运动员在力量上没有明显差异,区别在于决赛运动员阻力小、技术效率高。许多专家认为,游泳是一项以技术驱动为主的运动,游泳技术训练应成为主要训练内容而不是负荷调节的转换手段,花费在技术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应该与提高力量和耐力的时间相同,甚至更多。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教练员提高成绩的主要途径是改进技术,其次是增加负荷强度、提高比赛能力、陆上力量训练。技术训练的重要性已被我国教练员所认识。然而调查发现,我国在技术训练方面与世界游泳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在游泳训练比重方面,我国游泳技术训练量占训练总量约20.2%。即使在赛前大运动量训练阶段,仍有65.8%的教练员每周安排2~3次技术训练。国外技术训练与有氧训练量基本相同,约占训练总量的36.8%。尽管各种泳式的训练比重有较大的差异,但技术训练总量仍然高于我国。在游泳技术训练手段与方法方面,63.5%的教练员认为技术训练缺乏新的方法与手段,主要通过传统手段进行技术训练;36.5%的教练员认为随着对游泳技术的不断认识,改进技术训练手段是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技术训练量不足和技术训练手段陈旧是造成我国游泳运动员技术比较粗糙的原因之一。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已经不是一般性的技术练习或调节手段,而是立足于提高技术效率。

二.力量训练

力量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较快的游泳速度,肌肉力量必须通过手腿的划水动作有效地作用于水才能产生推进力。这就存在力量转换问题,即游泳力量训练的核心――力量与游泳运动效果问题。人们认识到无限地增加力量是不可能的,在没有技术的保证下,力量越大阻力越大,这便引起了对力量训练的探讨。调查显示,我国游泳水上力量训练占水上训练量的25.30%,陆上力量训练占陆上训练的43.6%。我国游泳的力量训练与游泳强国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我国水上力量训练的比重低于国外。增加水上力量训练比重是当前游泳力量训练的趋势,即从单纯追求绝对力量的增加,转向重视力量与运动效率的关系,更为理性地对待游泳力量训练。游泳训练次数和时间安排上,力量训练每周3~4次占46.2%,5~6次的占33.3%。67.7%的对象每次力量练习时间为46~90min。研究认为力量训练每周安排2次或5次训练效果没有明显差别,更多的倾向每周训练3次。我国在游泳力量训练上占较大训练比重。陆上力量训练课,我国大多数教练员一次力量训练课安排3~4个练习动作,其原因是力量训练要重点突出,一次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美、澳、日等国强调一次力量训练课应安排6~12个动作,使手臂、躯干和腿部都得到训练。

水上力量训练应重视力量训练与技术动作、供能方式、用力性质等专项运动能力结合;重视增加水上力量训练负荷、力量训练要符合运动员个体特征已成为游泳力量训练的趋势。我国游泳水上力量训练主要采用划水掌和脚蹼通过增大推进阻力的方式发展水上专项力量,较少采用增大游进阻力来发展水上专项力量。国外水上力量训练基本上是两种手段综合使用,尤其是对增加游进阻力发展水上力量更为重视,且练习比重也较大。

三.训练平衡

运动成绩所对应的训练结构中主要要素的暂时性稳定状态即训练平衡。一定的训练结构决定了一定的运动成绩,训练平衡反映了训练结构中主要要素与运动成绩内在的联系,随着运动成绩的变化,训练平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训练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训练平衡涉及多种要素的平衡,本课题仅对训练泳式构成和能量训练比例的训练平衡问题进行研究。我国能量训练的比例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出我国能量训练平衡与国外有明显不同。这种现象说明两点:其一有氧训练比重低,没有充分认识有氧训练的基础作用,尤其是对国外新出现的最大限度地发展有氧能力、有氧训练范围扩大和以提高有氧速度为核心的技术效率等训练理论缺乏深刻的认识。训练平衡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训练泳式构成的关系。游泳时能量的消耗随着强度和泳式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泳式能量消耗上的差异,形成训练中各泳式间的不同比例,这种比例关系在高级运动员训练中显得尤为突出。对国内游泳运动员200多份典型训练计划统计发现,同一主项姿势负荷上明显低于国外(P

四.结论

1)技术训练和水上力量训练是我国游泳训练的薄弱环节,虽然反映在训练比重和训练手段与方法上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实质是我们认识上的落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学习,转变训练理念,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2)我国游泳训练平衡现状表明,我国对训练平衡问题重视不够,导致训练结构欠合理,影响训练的整体效果。3)训练监控是现代训练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游泳训练监控比较薄弱,从而削弱了游泳科学训练程度。应改革训练体制和机制,提高训练监控的科学化程度。4)能量模式和机能模式是游泳训练小周期划分的两种主要模式,应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遵循运动员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科学地选择和运用两种模式,提高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洪.游泳运动技术优化与创新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09).

[2]李希明.近十年竞技游泳技术与训练理论的创新[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句】一些优秀教练员对于游泳技术的理解(续)
足球体能训练|运动人体科学专区
[水上]中国游泳队创新训练理念
认为孙扬一千万元换两块金牌及国家用七亿元换一块金牌的算法是不对的
自由泳技术解析
看完之后你也知道乒乓球手感是如何练习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