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康德六人各自的哲学主张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柏拉图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反映,观念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他完全颠倒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在政治上,柏拉图拥护贵族奴隶主专政制度,他的理想共和国有许多地方类似斯巴达的国家制度。

  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的理念论,主要指出了一般不能离开个别而存在,事物的本质,即“形式”在事物之内。他提出四因说,认为具体的事物是由于四种原因而构成,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他的自发的辩证思想。但他又认为,“形式”是积极能动的因素,并提出有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作为一切事物的最后目的和运动的最终原因,这就是“第一推动力”,从而倒向了唯心主义。他主张认识的对象是外在的事物,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重要性,思维依赖于感觉。这里紧密地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他又认为,理性的知识是“高贵的”知识,纯思辩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是人生最高的理想,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有一种宇宙精神(他称之为“绝对观念”)存在。他认为,“绝对观念”是一切事物的源泉;世界上的任何现象,无论自然界、社会或人的思维,都是从它派生出来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一种更曲折、更隐晦的说法。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观念发展过程的描述。在他看来,绝对观念客观独立地发展着;它从逻辑阶段开始,经过自然阶段,最后发展到精神阶段而回到了自身。所以,他的哲学体系也就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部分构成。

  费尔巴哈把批判唯心主义跟批判宗教联系起来。他指出:一般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是宗教的理论基础;黑格尔关于观念的第一性以及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变为自然界的学说,不过是以唯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基督教的教义而已。但是,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评是片面的。费尔巴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不能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取出“合理的内核”。

  康德认为因果关系并非能够自证的,不能够用逻辑的办法证明它,他确信,能够理解身边的现实,并且能够体验到外部事物和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古典哲学的流派
在哲学中,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区别是什么?
哲学研究的问题?一个出乎意料却不陌生的答案——思维和存在
费尔巴哈说:爱就是成就一个人
黑格尔名言
从“辩证法的要素”看《逻辑学》摘要的主要内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