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为什么不能中断或漏服?

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为什么不能中断或漏服?

上周四,我的门诊来了一位乙肝患者,他服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已经达7年之久,换了3种治疗方案,但总是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就发生耐药。我仔细问了他的治疗史,以现他吃药总是吃吃停停,经常忘记服药。这种情况被医生称为“治疗的依从性”差。

治疗的依从性差是乙肝病毒对核苷()类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核苷()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服药后,乙肝病毒的复制很快受到抑制。但乙肝病毒并没有被清除,只要停药,病毒就会重新复制。因此,病人必须坚持每天服药,长期治疗,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保持在可以抑制病毒的有效浓度之上,才能达到有效抑制病毒的目的(1)。因此,医生们常常要求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好的“依从性”。

 

1. 保持体内较高的血药浓度才能有效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治疗的依从性不仅表现在坚持治疗上,而且也不能漏服药。经常漏服药可明显影响药物的疗效(2)。从图2中可以看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必须保持服药率在95%以上,也就是说100天治疗漏服的次数不能超过5次。如果每周漏服1次,服药率仅为85.7%,其疗效就会从81%下降到25%

 

2. 治疗的依从性差可明显影响药物的疗效

治疗的依从性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而且容易导致病毒耐药。这是因为被药物抑制的病毒并不“甘心失败”,只要遇到时机就会“疯狂反扑”。变异就是它们“反扑”的一个手段。在未用核苷()类药物治疗以前,大多数乙肝病毒都是对药物敏感的野生病毒株。服药后,它们很快受到抑制,不再复制新病毒基因了。极少数病毒抵抗力很强,在药物的攻击下会改变一下自己的基因结构,使自己能够耐受药物的攻击。这些病毒被我们称之为耐药病毒。如果每天按时服药,血液中始终保持着有效抑制病毒的药物浓度,耐药的发生率也较少。如果不能坚持服药,吃吃停停或减量服用,病毒抑制不彻底,就会使它们得到“反扑”的机会,发生耐药性变异(见图3)。久而久之,耐药病毒越来越多,HBV DNA就会反弹,ALT也会再次升高。

 

3. 经常漏服药物容易导致病毒耐药

因此,服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该坚持每天按时服药,不要随便漏服,保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时为什么不能中断或漏服?
阿德福韦酯一一乙肝抗病毒,选药有要求
慢性乙肝优化治疗
乙肝抗病毒治疗,选哪种药好
乙肝治疗三个“不等于”
天哪,漏服抗病毒药物,原来后果这么严重!3个用药原则要遵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