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安的下一个十年:打造智慧城市标杆

平安成立于1988年,今年恰好是平安的而立之年,平安的第一个10年以保险业务为主,第二个10年以综合金融为主,第三个10年主要围绕“金融+科技”展开,在下一个10年,平安将在深化“金融+科技”的基础上,探索“金融+生态”,即将科技创新深度应用于传统金融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

亮相国内首个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用科技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本次智博会上,平安依托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四大核心技术,首次系统化公开展示国内首个“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及解决方案,即利用1套“智慧城市云”平台,集成平安全球领先的创新科技,有力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智慧政务、民政、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养老等,用科技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平安已与深圳市政府、西藏自治区、重庆市、南宁市等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多个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据悉,平安的智慧城市业务已服务全国200多个城市,建立的市民线上服务平台可提供2,000余项服务,在智慧交通领域,助力深圳交警五一期间试行大鹏半岛“预约通行”管控方案,实现管控区域内通行量同比下降27.5%,交通警情下降90%;在智慧医疗领域,智能疾病预测平台实现深圳流感预测准确率超过90%;在智慧财政领域,累计为南宁市国有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达到1.27亿元。

平安智慧城董事长兼CEO俞太尉在“平安·院士讲堂”上发表演讲时说道,平安的智慧城市平台建设有几大目标。

一是让城市治理更有效。平安打通了城市平台,通过一个视频就能够对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的感知、监测和预警,不断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和快速处置能力。全面推动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成立治理模式转变。政务通平台中,主要是解决政务不畅、效果不高难协同、管理分散难统一、系统繁杂等问题。

二是让市民办事更加高效便捷。平安积极配合政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民通平台,优化整个政务服务项目。让政务服务像网购商品一样方便,实现一网通办,实现整合、联动和规范管理,营造良好营商氛围,便于企业和市民办事。

三是让公共安全更加稳定保障。通过平安在业界应有的隐私、制度、安全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区块链顶层技术,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台,对食品药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流通、销售和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管,让食品药品的造假行为、违法事件无处可逃、无地可躲,让违法犯罪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监管更加到位,打击更加精准有力。

四是让交通出行更加顺畅快捷。针对出行难的问题,对人、车、路进行科学合理匹配,平安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创建了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运行体系,全方位服务交管部门,提升车驾管理的效率、政务的提校和市民出行的体验。

构建生态圈,打造智慧城市标杆

在智博会展馆区域,平安设立了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平安专馆”,包括一个中央展示区,和智慧政务、交通、环保、财政、医疗、扶贫、教育、城建、安防、生活等10个业务板块展区,通过VR/AR模拟、实景体验等多种科技手段,配合真人讲解,互动式完整呈现“智慧、智理、智效”的平安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理念,及最前沿的智慧城市服务应用场景和实践效果。

“智慧城市”是一个政府推动,民众需要的超大型建设项目,不少巨头企业纷纷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此前有媒体将布局智慧城市的四家头部企业总结为“PATH”,即平安(P)、阿里(A)、腾讯(T)和华为(H)。智慧城市竞争如此激烈,平安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可以看出,平安的定位是“服务商”。这意味着,平安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更多地是想充当一个集成的平台。一方面,通过打造生态圈,广结合作伙伴的方式,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深厚的行业积累,拿下城市级大型项目。这样的定位意味着,平安与大多数涉足智慧城市的企业,更多的是合作而非竞争的关系,这是平安在智慧城市领域发展的一大优势

另一大优势是平安的落地能力。亿欧于今年7月12日在相关举办的“中国平安SMART Tech Talk”行业交流会上,采访到了平安智慧城常务副总经理胡玮,他告诉亿欧,平安有很强的场景落地能力,打造的项目能快速产生价值。

以深圳海关为例,过去“水客”问题严重,而打击“水客”的办法只能凭借人的经验,从神态、动作来判断某个人“像还是不像”。平安有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微表情识别等成熟的技术,虽然此前没有海关相关业务,一开始通过大数据分析抓住“水客”的概率在7%左右,但经过2-3个月的优化,识别率就能提升到48%。

技术也是平安打造智慧城市的一大优势。平安2017年营收9745.7亿元,净利润达890.9亿元。据了解,平安集团每年拿出收入的1%投入科技研发,虽然比例不高,但投入的实际数额可达1000亿元。2018半年报显示,平安目前拥有24000多名研发人员,四大核心技术: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云平台均达全球领先水平。

重视顶层设计,打造“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在本届智博会主论坛上,《专业,让城市更美好——平安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首次对外发布。该白皮书研究了我国智慧城市的沿革历史和发展目标,从顶层设计方法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标准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系统性地阐释以“智慧、智理、智效”为核心的平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理念。

白皮书的发布,旨在提供一整套全面、体系化、有高度、可靠的方法论和解决方案,助力打造满足国家、社会、民生需求的中国智慧城市“标杆”,与政府及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时代”智慧城市生态共建,从而助力“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实现。

白皮书指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几大挑战。一是不同人和部门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等认知不一致,造成以偏概全、业务协调性较弱等问题。二是信息孤岛和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三是信息安全重视度不足。四是建设和运营模式不成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建设初期就重视顶层设计,加强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除了要破除盲目建设、信息孤岛的挑战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以人为本。

过去,智慧城市建设以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重点。信息技术是城市智慧化的基础,但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将导致人们过分以来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忽略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满足民众实际需求。

胡玮在此前接受亿欧采访时提到:“新型智慧城市,实际上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在评价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时,也应该将市民的满意度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智慧城市的核心指标,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据了解,“智慧城市”已经上升为平安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去年9月,平安科技成立智慧城市事业部,今年集团单独成立子公司“平安智慧城”,以期加快平安在智慧城市的发展脚步。

胡玮告诉亿欧,短期内,平安希望塑造智慧城市的标杆地位,提升影响力;长期而言,平安希望能够加强生态圈顶层设计,与更多的合作伙伴牵手,取长补短,打造更完善、更人性化的新型智慧城市。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科技创新带动资源集聚等方面着力颇多,创新机制、产业升级、人才引流、协同发展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机遇。相应的,人工智能、人才赋能正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步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平安与南宁市政府战略携手 平安好房智慧城市建设再下一城
大数据平台对于智慧城市有多重要,看看丰宁智慧新城就知道!
从蚁穴联系到人类城市的进化
深圳发布《深圳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
没想到 | 河南这座城,全国"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标杆....
电信华为共推5G City,“超级上行”赋能城市智慧建设再升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