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传世玉器(8)

1、玉戈

商代

长28、宽6.3厘米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玉质青色,有灰色沁。阔援微曲,前锋峻峭尖锐,中有脊,两侧有刃,内作长方形,有穿孔,末端有锯齿状突脊,表面光亮润泽。商代玉戈一般都是平直的'一'字形,或略有弧度,一般援与内之间的装饰有凸齿,这类凸齿是商代玉器装饰的一个特点。一般而言,商代的戈中部有一条隐起的脊线,脊线两侧微凹。刃部与边部刃有一凸起的小隔线。

2、玉戈

商代

长44.2、宽8.8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碧玉质,绿色中夹有姜黄色斑纹,材质坚硬,有较好的玻璃光。器扁薄,援呈三角形,戈双刃向前聚成锋,略斜,中部起脊,直内,近栏处居中有一圆孔。内部有两组双阴刻线,末端有五组扉牙。

3、玉戈

商代

最长16.5、最宽5.5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质呈鸡骨白色,有红色朱砂。器扁薄,援前锋呈三角形,有中脊和上下刃,锐利。内略呈长方形,近阑处居中有一圆孔,内后端有较宽的平行阳线五组,整器制作规整。

4、玉戈

商代

长10.7、宽3.2厘米

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玉质褐色。器扁薄。援前端呈三角形,前锋尖利,两侧有刃,中间起脊线。援后端中部有一小圆孔。直内。原清宫旧藏。

5、玉戈

商代

长22.2、宽4.6、厚0.7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质牙白色,沁色较重。援部较长,三角形锋,有中脊及边刃,援后部有上下阑。长方形内,前端中央处有一单面钻圆穿,后端阴刻两条平行竖线,其后减地雕刻三组双阳线纹,尾端呈齿牙状,体局部有朱砂痕。两面纹饰相同。

6、铜柄玉戈

商代

长26.2、宽6、厚0.5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戈身玉质已受沁为鸡骨白色,边缘有刃,薄而短平。铜柄镂空,饰凤鸟纹,可能原嵌有绿松石。

7、玉斧

商代

长11.3、宽5.8厘米

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玉质黄褐色,局部泛白,温润亮洁。长方扁形,刃部稍宽,钝口,无使用痕迹。上端微窄,圆角,上有一单面穿孔。

8、铜柄玉斧

商代

长21.8、宽8.07、厚0.76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与铜复合器。扁平长方体。斧体宽扁,玉质青色,有灰白色沁。斧为双面弧刃,中部有脊线,底部钻一圆孔。内与斧的一部分为铜质。长方形内,有上下阑,下阑较长,内顶端于长方形框内铸一兽面纹,旁侧有一圆孔。两面纹饰相同,有使用痕迹。

9、玉钺

商代

长12.2、宽9.1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质黄褐色,边缘有较深的褐色斑。顶端有一半圆形缺口,左右角各有一小孔。上部有一圆穿。刃为弧形,刃口薄而锋利。两侧边仍有齿牙状饰,疑为由玉钺改制而成。

10、玉钺

商代

长14.7、宽7厘米

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玉质青色,泛淡绿色,有褐色白色斑。体为扁长形,上窄,下宽,通体素面无纹,钺的上端顶部有一圆穿孔。此钺上端及左下角残缺。

11、兽面纹玉戚

商代

长15、宽14.7、孔径6.3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色,已受沁为黄褐色。玉戚中穿大圆孔,刃部为七个连弧。两侧各有两组凸齿。兽面纹臣字眼,卷云形长眉,卷耳,两眼之间有一方菱形。两面纹饰相同。戚为兵器,玉戚为商代礼仪用器,也是权力的象征。

12、玉戚

商代

长11.4、宽6.9、厚1.25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质青色,有褐色沁斑。扁平体。顶平直,扇形弧刃,双面刃,两侧各分布二组牙饰,每组三齿。器上端有单面钻圆穿,无使用痕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件馆藏传世精品玉器:一部直观的元代玉器史
中国传世玉器——战国玉器(三)
国宝档案
山河精蕴——出土商代玉器精品选粹
二里头玉器
商代玉兵器——权力的代表和象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