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瓷历史文化(55):哥窑、弟窑、龙泉窑—被传说带偏的名窑⑷

哥窑青釉鱼耳炉、龙泉窑三足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讲完《南宋官窑——因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之后,因感觉到哥窑与南宋官窑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便有了接着讲哥窑的冲动。一般地,谈哥窑必然联想到“弟窑”,谈哥窑、弟窑又离不开龙泉窑!其中哥窑的情况最复杂,争论也最多。这就是我这次将哥窑、弟窑、龙泉窑一起讲的原因。

哥窑、弟窑称谓的由来

大家知道,在龙泉窑、哥窑、弟窑三个称谓中,龙泉窑出现最早,但哥窑名声最响,甚至被错奉为“宋代名窑”。其中还掺杂着一个关于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所谓的哥、弟二窑的传说。事情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还是先从古代文献梳理开始吧。

宋代、元代所有文献史料中,均没有出现“哥窑”、“弟窑”的记载。前文提到的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提到了龙泉窑瓷器但没说哥窑或弟窑。宋朝王室后裔、南宋人赵彦卫(公元1159年前后在世)著《云麓漫钞》在记载临安设立新窑时提到了龙泉窑,他说,青瓷器,都说出自李王,号称秘色瓷,也有说出自越王钱氏王,如今处州龙溪烧的是粉青,越窑是艾色,从唐代陆龟蒙的《进越器诗》……可知越窑唐代就有了,最近临安也自己烧制青瓷,都要胜过这两窑。《云麓漫钞》成书于南宋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赵彦卫写书在这此之前,这个时间与郊坛下官窑的设置时间大体相当。赵彦卫也没有提到哥窑或弟窑。另据《云麓漫钞》记载,开禧年间泉州海船已与大食、嘉令、麻辣、新条、甘秠、三佛齐等30多个国家与地区有商贸关系。

南宋 赵彦卫著《云麓漫钞》卷十记载 临安烧青瓷,要比越窑、龙泉窑好窑器

到元代后期,孔齐(公元1367年前后在世)在《至正直记》中记载有“哥哥洞窑”、“哥哥窑”概念,如果哥哥洞窑、哥哥窑与哥窑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就是关于哥窑的最早文献了。孔齐(有考证说应为孔克齐,孔子第五十五代世孙),号静斋,山东曲阜人。孔齐在元朝后期的兵荒马乱中游历过很多地方,他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一本笔记题材的杂闻集——《至正直记》(也叫《静斋至正直记》),记录内容包括当时政治、经济状况,器物制作情况,以及文学、艺术成就和当时的人文社会习俗,是一部很有史料价值的笔记。

元代孔齐著《至正寘记》卷四“窑器不足珍”中记载了“哥哥窑”

《至正直记》卷四中,收录了孔齐在至正癸卯年(1363年)冬天写的日记——窑器不足珍。孔齐写道:

“以前常常听玩收藏的人说,千万不要碰老的定窑官窑瓷器,这次我是亲眼所见。在家时,表兄沈子成从余干回来,带了两个直径一尺的景德镇老旧御土窑器碟子,说是三十年前所造,它的胎质与釉色属于好的定窑器中的中等,而精通古器的人却都分辨不出来(像老物品)。

至正乙未年(1355年)冬天我在杭州时,买了哥哥洞窑器的一座香鼎,质地细腻但确实是新的,而其釉色莹润像旧的,连懂得的人都有点糊涂了会荆溪王德翁也说:'最近市场上出现的哥哥窑瓷器绝对不是古官窑器,不得不小心辨别啊’

今天在庆元看见一只普通的青瓷菜盆,质地虽粗糙,釉色也像旧窑,这只不过是大街上买的低档物件,想一些办法把它弄得细腻一点,再过些时日,就可以以假乱真地当老东西卖了。我终于知道定器官窑不能随便玩(指收藏)。只有真正像美玉的东西,才值得收藏。今天记下这些,希望引以为戒。癸卯年冬记。”

孔齐的这段记载信息量很大,已经明明白白地记录了当时的几个事实:一是官窑和定窑为当时世人所珍爱,但市面上假货很多,一般人包括当时的收藏家都很容易上当;二是哥哥窑当时正在仿造官窑,而且仿得特别像,一般人难以分辨,仿造器型大多为当年南宋官窑制作的礼器(祭器),如香鼎等;三是哥哥洞窑和哥哥窑是同一个窑;四是孔齐的哥哥洞窑器——香鼎是在杭州买的,产地虽然没有明说,但综合上下文分析,产地应在杭州附近或相距不远

《格古要论》 明·曹昭 卷下记载了哥窑、古龙泉窑

《格古要论》 明·曹昭 王佐增补 卷下记载的哥窑、古龙泉窑与原著的区别

元末明初人曹昭(公元1388年前后在世)写的《格古要论》,是目前发现仅次于《至正直记》的较早记载哥窑的文献。

《格古要论》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与《至正直记》成书时间相比最多晚20年左右,应该差不多处于同一时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哥窑: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羣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麄燥,色亦不好。他讲到元末新烧的哥窑,与孔齐说的哥哥窑仿造官窑,时间和空间上正好相符。

有意思的是,曹昭写成《格古要论》71年后,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由江西人王佐对《格古要论》进行了增补。王佐在增补版中将“哥窑”改成成“哥哥窑”:哥哥窑,旧哥哥窑出...其他与曹昭描述一致。

不知是曹昭原书就是“哥哥窑”被再版者改成“哥窑”,还是王佐觉得曹昭的“哥窑”称谓不妥而将其正名?不管是什么原因,根据这个记载可以判断“哥哥窑”与“哥窑”讲的是同一个瓷窑!也就是说,从起源来看,哥窑的称谓出现于元朝后期,而“哥哥窑”是“哥哥洞窑”的简称“哥窑”是“哥哥窑”的简称,同时没有说哥窑与龙泉窑有什么关系这个结论非常重要。

另外,无论是曹昭的《格古要论》还是王佐的增补,均对古龙泉窑青瓷以很高的评价:土脉细且薄,翠青色者贵,粉青色者低,有一等盆底,双鱼盆口,有铜棳环,体厚者不甚佳。对龙泉窑的描述,与现代考古发掘相符。但是,这两人均没有提到弟窑,这说明,直到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哥窑”已经出现一百多年,而“弟窑”或关于弟窑的成传说故事还没有出现或没有被当时的收藏家所重视而被记录于书。

明代 陆容著《菽园杂记》卷十四中详细记载了龙泉窑,未提及哥窑、弟窑

继《格古要论》之后,较早记录龙泉窑的书籍是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陆容(1436~1494年)字文量,号式斋,江苏太仓州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官居浙江右参政,以博学卓识著称于世。《菽园杂记》完成于成化到弘治年间,刊刻于嘉靖年间,该书对明代朝野故事记录得非常详细,不少内容史料里都未涉及,而且较少抄袭旧文,论史事、叙掌故、谈韵书、说文字,大多都是陆容自己的见解,被他同时代的文学家、书法家、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鏊称为明朝记事书第一,很受世人赏识。《菽园杂记》最为宝贵的还记载着许多明代中叶手工业生产和民情风俗等方面材料,如卷十四记勘察五金矿苗和提炼银、铜方法以及龙泉窑制瓷工艺情况等,皆具体而细致,是研究龙泉窑的重要参考书。

陆容在《菽园杂记》卷十四中提到:“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遶(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千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蓧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

这段记载从龙泉窑的分布、原料出处、制作工艺、装窑方法、烧窑过程、产品等级以及价值情况,描绘得极其细微而准确,但对于“哥窑”、“弟窑”以及传说故事却只字未提根据该书记载以及陆容的去世时间判断,直到明代弘治七年(1494年)前后,龙泉窑这个地方,仍然没有出现“哥窑”、“弟窑”以及章氏兄弟的传说,但此时离龙泉窑的鼎盛黄金期——南宋,已过去300余年。结合前文分析,在此之前一百多年的元朝后期,就已经有了“哥哥洞窑”、“哥哥窑”、“哥窑”的称谓。也就是说,“弟窑”一说与哥窑的出现,从时间和空间上相差甚远,并非什么章生一、章生二的兄弟关系。

明·陆深著《春风堂随笔》中记载了哥窑和章氏兄弟窑

明代陆深(1477~1544年)所著、刊刻于嘉靖年间早期的《春风堂随笔》中记载:“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陆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死后被嘉靖赠授礼部右侍郎,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上海陆家嘴就是因陆深的故宅和祖坟而得名。

《春风堂随笔》也叫《春雨堂随笔》,应该是目前发现最早记载章氏兄弟主龙泉窑且在宋代的文献,也是最早记载哥窑是章生一窑且在龙泉的文献。这说明陆深已经深受章氏兄弟传说的影响

不过,按陆深所讲,宋代章氏两兄弟都在琉田窑制瓷,只是哥哥和弟弟所做的瓷器品种不一样:弟弟章生二所制的青瓷器粹如美玉,很珍贵,和官窑很像;哥哥章生一说制造的瓷器釉色浅白,有断纹,号称“百圾碎”,这类瓷器叫哥窑。

记载说明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陆深去世之前,就有了龙泉章氏兄弟窰的说法,而且告诉大家三个事实:一、哥窑、弟窑只是瓷器的种类不同,是个瓷器品种的代名词,并非不同的窑口名称;二、哥哥制造的哥窑器,釉色浅白有断纹,号称百圾碎;三、弟弟制造的青瓷器粹如美玉,是在仿哥窑,价值很高。弟窑在仿哥窑?这个记载与后来的说法出入很大,有矛盾之处。

明代 薛应旂撰《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中出现章生一、章生二的传说

由明代学者、藏书家、考工郎中薛应旂(1500~1575年)主笔的《浙江通志》卷八中,不仅记录了龙泉窑,还记录了章生一、章生二的传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记载哥、弟窑传说的正式文献。其中卷八“地理志”记载:“处州……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价高而征课逐厚,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粗陋利微,而课额不减,民甚病焉,然则为工者亦何贵干精也”。

该记载讲的是琉田窑在鼎盛时期,因瓷器质优价高而朝廷征税也高,后来由于质量转差变成薄利但课税不减少,窑民很多已老弱病残,空有一身手艺也无处发挥。作为地方通志,薛应旂的记载应该更严谨一些,他没有像陆深在《春风堂随笔》那样直接说“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而是说“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并特别注明“二人未祥何时人”,这说明在嘉靖年间早期,坊间已经在流传章氏兄弟的传说故事,而且当时的官方对传说是持谨慎态度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传说中“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应该指的是3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因为那时的龙泉窑在鼎盛期,瓷器品质最好,要不传说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估计陆深、方以智等人也是这么判断的,才写出“宋时章氏”一说。结合陆容写《菽园杂记》与陆深写《春风堂随笔》相距大约有50年左右时间来分析,关于300多年前的章氏兄弟传说,在50年前并没有出现,而50年后出现了,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个传说诞生于明弘治到嘉靖二十三年之间这50年中!那么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传说的产生?后文我再来给大家仔细分析。但从这个时期起,章氏传说开始误导鉴赏家和文人,从此,把龙泉黑胎青瓷特征当成哥窑的文献记载屡现于世

明·郎瑛著 《七修续稿》 卷六“二窑”中关于哥窑、龙泉弟窑的记载

在嘉靖版《浙江通志》刊刻五年之后,明代藏书家郎瑛(1487~1566年)所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即郎瑛去世之年)刊刻的《七修续稿》卷六中有了新的记载:“二窑 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油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文,号曰百圾破。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闻国初先正章溢,乃其裔云”。

该记载含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新信息:一、温州、处州人一直把龙泉窑称为章窑;二、听说明朝初年有名的贤臣章溢是章氏兄弟的后裔。郎瑛自幼患有残疾,社会地位不高,但潜心著书做学问,他的《七修类稿》(含续稿)是一部学问考辨类的专著,考论范围极为广泛,分天地、国事、义理、辨证、诗文、事物、奇谑七大门类,内容或测天地之高深,或明国家之典故,或研穷义理,或辨证古今,或掇诗文而拾其遗,或捃事物而章其赜,以至奇怪诙谑之事,无不采录。考论能驰骋古今,贯穿子史,且有许多内容,为史书所缺,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但是,由于该书涉猎太广、太庞杂,所记录的内容往往不表明出处,很多内容可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书中出现很多错误,被后人诟病。比如书中出现诸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沿袭宋代诗人李建中等类似的笑话很多,为明代后来的文化人士所抵斥。

明·張應文著《清秘藏》卷上“論窑器”中提到龙泉窑与章窑的概念是不同的

明代书画家、藏书家张应文(约1524~1585年)在其子张谦德(后改名张丑)的帮助下,撰著《清秘藏》上、下两卷。张应文在《清秘藏》卷上“论窑器”一节写道:

“…官窑品格与哥窑大约相同,其色俱以粉青色为上,淡白色次之,油灰色最下。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最下。必鐡足为贵、紫口为良,苐不同者。官窑质之隐纹亦如蠏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其汁料稍不如官窑之尤佳耳。定窑有光素凸花二种,以白色为正,白骨而加以泑水有如泪痕者佳,间有紫色者黑色者不甚珍也…均州窑之下有龙泉窑。古宋龙泉窑器土细质厚,色甚葱翠妙者与官窑争豓,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且极耐磨弄,不易茅篾苐工匠稍拙制法,不甚古雅。

有等用白土造器,外涂泑水翠浅影露白痕,乃宋人章生所烧,号曰章窑,校龙泉制度,更觉细巧精致。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逈出龙泉均州之上。又有元烧枢府字号器永乐细款青花杯,成化五彩葡萄杯,各有可取,然亦尚在龙泉章窑之下。”该记载有一个重要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章窑与龙泉窑,不是一回事——章窑“用白土造器,外涂泑水翠浅影露白痕”,比龙泉更“细巧精致”

请注意,张应文的《清秘藏》是以一个古瓷收藏家的角度来写的。

明·王圻著《稗史彙編》卷一百三十七“二窑”的记载与《七修续稿》相同

明代文献家、藏书家王圻(1530~1615年)在其著作《稗史彙編》卷一百三十七的“二窑”中,完全照搬照抄了郎瑛书中关于“哥窑、龙泉窑”的内容。明初开国元勋章溢真的是章氏兄弟的后裔?

明代 吕震等著《宣德鼎彝谱》卷一中关于哥窑是宋代名窑的记载

按照署名,《宣德鼎彝谱》是吕震等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奉敕编撰,按时间顺序,应为早于陆容的《菽园杂记》,甚至早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王佐著《新增格古要论》(《格古要论》增补版),为什么要把顺序放到这里来说呢?这是因为据考证,《宣德鼎彝谱》是一部后人假借吕震名义写的伪书。据记载,明宣德皇帝认为郊庙彝鼎不合古式,命工部尚书吴中仿照宋《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各书籍及内府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的样式进行重新铸造,《宣德鼎彝谱》记录的就是这一事件的前后过程。

《宣德鼎彝谱》卷一中记载:“悉倣宣和博古图录及考古诸书并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拣选...其柴、汝、官、哥、均、定中亦选得二十九种”,明确把哥窑、钧窑与汝窑、官窑、定窑一起列为宋代名窑,这一文献信息被陶瓷业界广为引用。

但是,《宣德鼎彝谱》被后人证明为伪书,理由有二:一是主撰吕震于宣德元年就已经去世,不可能在宣德三年来主持编书;二是书中所附项子京的《宣炉博论》,是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的书,1626年才有的书名怎么会出现在1428年的书中呢?更何况,《宣炉博论》也是伪书,《宣炉博论》篇尾注有:“皇明天启丙寅春三月檇李项子京书”的文字,明天启丙寅年就是公元1626年,而项子京(元汴)于公元1590年就去世,怎么可能又于去世36年后来写《宣炉博论》?古人的伪造早已引起后人怀疑,邵锐(1905—?年)在1920年左右、法国人伯希和(1878—1945年)在1936年、英国学者柯玫瑰在1990年就曾陆续撰文指出《宣德鼎彝谱》是伪书,其作者系伪托吕震,真正的编撰时间应该在17世纪即公元1600年之后。

由此可见,该书有关“悉倣宣和博古图录及考古诸书并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拣选…”的记载,离宣德皇帝在世时间已过去200余年,说法极不可靠,不足为据。即使事情确有其事,文中也只是说将库中这些典雅的瓷器拿来做样式而已,并不能说明哥窑就是宋代名窑。

明代 王士性著《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中的“官哥二窑”:哥窑在杭州凤凰山

当然,明朝也有不少没被传说带偏的名家。明代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1547~1598年)著、在明万历年间刊刻的《广志绎》卷四——《江南诸省》中的“官哥二窑”条记载的内容与前人很大不同:“官哥二窑,宋时烧之凤凰山下,紫口铁足,今其泥尽,故此物不再得。间有能补旧窑者,如一炉耳碎,觅他已毁官窑之器,捣筛成粉,塑而附之,以烂泥别涂炉身,止留此耳,入火遂相傅合,亦巧手也。近惟处之龙泉盛行,然亦惟旧者质光润而色葱翠,非独摩弄之久,亦其制造之工也。新者色黯质噪,火气外凝,殊远清赏。”王士性在指出哥窑在杭州凤凰山下的同时,还指出官、哥的旧瓷片可以互补,如今(即明代后期)哥窑器不可再得的原因是胎土原料已尽。

明代 高濂著《遵生八牋》卷十四“论官哥窑器”中指出哥窑在杭州凤凰山下烧造

在明万历年间,著名戏曲家高濂(1563~1620年前后在世)在其著作《遵生八牋》卷十四“论官哥窑器”条记载哥窑窑址内容与王士性《广志绎》相似,而且更详细,他说:

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论制,如商庚鼎、纯素鼎、葱管空足冲耳乳炉、商贯耳弓壶、大兽面花纹周贯耳壶、汉耳环壶、父己尊、祖丁尊,皆法古图式进呈物也…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

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二窑烧出器皿,时有窑变……后有董窑、乌泥窑,俱法官窑,质粗不润,而泑水燥暴,涵入哥窑,今亦传世。后若元末新烧,宛不及此……。更有一种复烧,取旧官哥磁器,如炉欠足耳,瓶损口棱者,以旧补泊,加以泑药,裹以泥合,入窑一火烧成,如旧制无异。但补处色浑而本质干燥,不甚精采,得此更胜新烧。奈何二窑如葱脚鼎炉,在海内仅存一二,乳炉、花觚,存计十数,彝炉或以百计,四品为鉴家至宝,无怪价之忘值,日就增重。后此又不知凋谢如何,故余每得一睹,心目爽朗,神魂为之飞动,顿令腹饱。岂果耽玩病僻使然?更伤后人闻有是名,而不得见是物也,慨夫!”

高濂这段详细记载至少说明三件事:一、哥窑与官窑从胎土到器型、胎釉都非常相近,明显在暗示哥窑是仿官窑;二、哥窑窑址在杭州凤凰山下而且两窑的瓷土矿还在同一处;三、哥窑存世少之又少,异常珍贵,元末还在烧制,但质量转差

明·徐著《徐氏筆精》卷七说哥窑是因寿州的“舜哥山”而得名

明代末期诗人、布衣藏书家徐(1563~1620年前后在世)在其著作《徐氏筆精》卷七中这样解释“哥窑”的来历:瓷器有哥窑,寿州有座舜哥山,哥窑就是出自这个舜哥山,如今(当时)的鉴赏家竟然把“哥”字按照兄长之意去解释,这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解释很“另类”,但联想到哥窑最早出现的称谓是“哥哥洞窑”的简称,而“哥哥洞”应该是个地名,与“兄长”这个“哥哥”无关。这么看来徐按照地名去解释“哥窑”这个名称的思路是对的。

明代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卷》“白瓷 附青瓷”中提到官哥二窑

明代末期著名科学家宋应星(1587~约1666年)在其著作《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卷》的“白瓷 附青瓷”条中提到:“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釉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宋、元时龙泉琉山下,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哥窑器者即此。”他明显受传说影响,说黑胎龙泉窑就是哥窑

明·方以智著《通雅》卷三十三、《物理小识》卷八中支持了陆深的观点

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1611-1671年),分别在他的著作《通雅》卷三十三、《物理小识》卷八中支持了陆深的观点:陸文裕(陆深的谥号)曰宋處州章生一生二兄弟至龍泉之琉田窑,而生一陶者百碎而色淡,故名哥窑,以鐵足有聲為驗。还说到是否是铁足,可以用敲击听其发出的声音来检验。他还记载着“高丽窑似龙泉窑”的信息,这是龙泉窑传入朝鲜、朝鲜仿制龙泉窑的证据。

清·程哲著《窑器说》也认为龙泉窑与哥窑同出一地

进入清朝,有多部重要著作讨论哥窑、弟窑与龙泉窑问题。清朝著名散文大家、石刻家程哲,在他的著作《窑器说》中记载:“龙泉窑出浙江处州龙泉县,与哥窑共一地。赵宋时名曰青瓷。明窑移处州府,处州青色土垩火候较旧龙泉质劣,古器质薄,一种盘底有双鱼,外有铜掇环,体厚者不佳。”他说龙泉窑和哥窑在同一地方——龙泉,明代时转移到丽水,瓷质品质已经很差了。转移到丽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叶宗留叛乱。

清·佚名著作《南窑笔记》说哥窑即官窑,系章氏兄弟偷学修内司窑所烧

清雍乾时代的佚名(一说湘潭人张九钺)著作《南窑笔记》记载了哥窑、龙泉窑等五窑信息。关于龙泉窑的记载较为普通,但哥窑的记载却颇有新意:“哥窑—即名章窑,出杭州大观之后,章姓兄弟,处州人也,业陶,窃做于修内司,故釉色仿佛官窑。纹片粗硬,隐以墨漆,独成一宗,釉色亦肥厚,有粉青、月白、淡牙色数种。又有深米色者为弟窑,不堪珍贵。间有溪南窑、商山窑仿佛花边,俱露本骨,亦好。今之做哥窑者,用女儿岭釉加椹子石末,间有可观,铁骨则加以粗料配其黑色。”作者认为哥窑就是章窑,窑址在杭州,北宋大观年间之后就有了!还说章氏兄弟以陶为业,偷偷在修内司窑学艺,所以釉色和官窑非常相似,云云。思考有深度,但时空有些穿越。

清·蓝浦著、郑延桂補辑《景德镇陶录》卷六中介绍景德镇曾仿造的龙泉窑、哥窑、章龙泉窑等古窑

景德镇窑曾对包括龙泉窑、哥窑在内的历史名瓷都进行过仿制。由景德镇人蓝浦原著、其弟子郑延桂補辑、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的《景德镇陶录》卷六,对景德镇仿制的古瓷器进行过全面整理,其中就包含龙泉窑、哥窑以及“章氏”龙泉窑。

在“龙泉窑”条记载:“龙泉窑——宋初处州府龙泉县琉田市所烧,土细善质颇粗厚,色甚葱翠,亦分浅、深无纹片。有一等盆,底有双鱼,盆外有铜掇环,器质厚实者耐摩,弄不易茅篾第工匠稍拙,制法不甚古雅耳。景德镇唐窑有仿龙泉,实烧一种尤佳,《格古要论》以为亦有薄式。《唐氏肆考》云,古龙泉器,色甚葱翠,妙者可与官争,但少纹片,紫骨铁足耳。”该记载对宋时龙泉窑看法不太全面,认为仿品更好。

在“哥窑”条记载:“哥窑——宋代所烧,本龙泉琉田窑处州人章姓兄弟分造,兄名生一,当时别其所陶曰哥窑,土胍细紫质,颇薄色青,浓淡不一,有紫口铁足,多断纹隐裂如鱼子,泑惟米色、粉青二种,汁纯粹者贵。《唐氏肆考》云,古哥窑器质之隐纹如鱼子,古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碎器纹则大小块,碎古哥器色好者类官,亦号百圾碎,今但辨隐纹耳。又云汁油突不如官窑。案哥窑在元未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见《格古要论》旧呼哥哥窑,亦取土於杭。”认为哥窑是章氏兄长所烧,窑址原来在龙泉,元末新烧窑在杭州

在“章龙泉窑”条中记载:“章龙泉窑——即生一之弟章生二所陶者,仍龙泉之旧又号章窑,或曰处器青器土脉细腻质薄,亦有粉青色翠青色深浅不一,足以铁色但少纹片,较古龙泉制度更觉细巧精致,至今温处人犹称为章窑。《唐氏肆考》云,兄弟二窑其色皆青,有浓淡,皆铁足,旧闻有紫足少见,惟哥窑有纹、弟章窑无纹为别。《春风堂随笔》云,章窑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案白壤所造,外涂油水翠浅露白痕者真。明初窑移处州,青器土亚火候,渐不及前亦。”认为弟窑仿官窑,出过精品。总之,《景德镇陶录》中讲解龙泉窑、哥窑,在前人文献和章氏传说的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虽有臆断成分,但不乏代表一种思路。

清末民初·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说窑第二中,对哥窑、章窑的解释

清末民初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国学教授的广州人许之衡,在其著作《饮流斋说瓷》说窑第二中,对哥窑、龙泉章窑有专门的论述:

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曰哥窑。其胎质细性坚,其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魚子,亦有大小碎块纹,即开片也。釉以米色、豆绿二种居多,有紫口铁足。无釉之处所呈之色其红如瓦屑,其釉极厚润纯粹,历千年而莹泽如新。元末明初暨清唐英屡有仿制,然远不逮宋制之精矣。但近年以来不甚为时人所重,困之价值稍贬。”

章龙泉窑——宋龙泉人章生二所陶,器名曰章龙泉窑,又名弟窑,前所述章生之哥窑即其兄也。章瓷舆哥别者,哥有纹、弟无纹,以是为特异之点有粉青色、翠青色,深浅不一,足亦铁色。龙泉不自章始,古龙泉不易见,章所仿制大致同古,而较精致耳,今人但称章制为龙泉,古制已为所掩矣。明仿龙泉与宋无甚大异,惟其色略淡,其釉略薄耳。清唐英在景德镇所仿,胎釉乃迥乎不同,大低豆绿色有暗花者,卽唐所仿也。龙泉豆绿者与汝窑大致相同,往往易於相混,今为析之汝胎粗而略糠,龙泉坚而且细,汝称薄而清,龙泉釉厚而混,汝无釉之处色如羊肝,龙泉无釉之处,色如瓦屑,汝釉上有光透脱如料,龙泉釉上无光滋润若玉,汝多有鱼子文,少有蟹爪文,龙泉间有蟹爪文绝无鱼子文,其相异之点在此。”

许教授也以章氏兄弟传说为基础来讲哥窑和龙泉窑,提到唐英仿哥窑远不及宋时品质,认为自章氏开始龙泉窑就叫章窑,还认为明代仿龙泉与宋龙泉窑一样,变化不大,并细说龙泉豆绿与汝窑的异同点,云云,属于一个收藏家而非研究者的语气

民国·徐渊若著《哥窑与弟窑》龙吟书屋1945年出版 香港(百通)出版社2001年再版

有必要在此提一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哥窑和弟窑的陶瓷专业著作——《哥窑与弟窑》,该书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由龙呤书屋出版发行,香港(百通)出版社对其进行了校注、勘误后于2001年9月重新出版。另外,2014年7月杭州西泠出版社也已出版该书。

该书作者徐渊若是无锡江阴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43—1946年在龙泉县任县长,他深受陈万里等田野考古流派影响,利用在龙泉工作的机会,多次深入窑区调查,并查阅古籍文献,研究颇有深度和一定的广度,对“哥弟窑”的胎骨釉色、开片花纹、器型款式等特征描写清晰细致,对照实物有理有据,并手绘有图解,特别是对哥弟窑仿制、大窑地区盗挖盗采盛况的描述,现场感十足,是一本难得的专业书籍。但限于当时在没专业发掘的情况下调查不深、资料不全和专业能力等原因,徐在书中也做出了“哥窑鼎盛时期在北宋”等等不实论断。

徐渊若是学者型官员,曾在上海光华大学、浙江大学当过教授,除《哥窑与弟窑》外,还著有《日本之农业金融》(1935年出版)、《日本之农村合作与农业仓库》(1936年出版)等书籍,这些书籍成为当时民国政府的社会经济丛书。问题是徐渊若出身于江阴富绅,家里曾被“打土豪”,因而仇视共产党革命,是一个坚定的反共分子。民国35年(1946年)4月20日,徐渊若卸任浙江龙泉县县长、接任江苏无锡县县长直到解放,在无锡任内,他致力于清乡剿共,犯下不少血债,解放后于1951年被公审后枪毙镇压。这也是《哥窑与弟窑》在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原因。

除上述古籍文献之外,自明朝万历到清朝末年,还有不少附记有哥、弟、龙泉窑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但经过研读发现,内容大多均为抄袭、摘录,并没有发现超越上述文献之外的其他新意,故不再一一予以罗列。

综合以上分析,剔除相互矛盾的说法,梳理出四条关于哥窑、弟窑称谓由来的信息:一是没有发现宋代有关于哥窑的记载;二是哥窑称谓最早出现于从元代后期开始到元至正乙未年(1355年)之前这段时间,是哥哥洞窑的简称,出现哥窑记载时并没有弟窑一说;三是龙泉的哥、弟窑称谓来源于章氏兄弟这个民间传说,传说是在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这段时间才出现的,而且误导不少文献记载把龙泉黑胎青瓷记为哥窑特征,同时把哥窑和弟窑一并演绎为宋代瓷窑;四是文献记载哥窑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或者存在杭州、龙泉两个不同的产地,元代似指杭州、明嘉靖年间认为产于龙泉、明万历年间又说产于杭州凤凰山,清以后更是含糊不清

章氏兄弟这个民间传说及其演绎,成为自明朝嘉靖前期开始至今对哥窑问题争论不休的源头。

这次就简单讲到这里。后续请看下一集:(5)现代研究者关于哥窑的争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哥窑若干问题的探讨与文献记载
龙泉青瓷的艺术特色
“哥窑”问题质疑 —— 冯先铭
古玩志 |金丝铁线 紫口铁足:哥窑
哥窑窑址何在?悬而未决,为何还能名列宋代五大名窑
因祸得福的哥窑,这样的祸不如多来几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