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美而生,神秘倒流壶原理揭秘

图文/艺周刊全媒体组 综合

倒流壶,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又称内管壶,最早产生于何时,仍没有定论,是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

明代 五彩云龙纹倒流壶

倒装壶奇特的构造,巧妙的内部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现代社会,倒装壶仍在普通百姓家中发挥着它的作用,并以其颇具趣味的独特使用方法引人入胜。

耀州窑剔刻花卉纹倒流壶

据有关资料记载,“倒流”壶在宋代时最为出名。到了元代,其工艺发展得更加炉火纯青。据《元代瓷器目录》记载,“倒流”壶的制作工艺比较奇特,烧制需经过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较复杂。将这3道工序烧制好后,然后依次连接起来才组成了构造精巧的元代“倒流”壶。由于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而是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称为“倒流壶”。

当专家们观赏了倒流壶的美之后,发现了一些“谜”。这些谜曾让当今的专家们一度百思不得其解。

倒流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作成的,具史料记载这种壶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就有了,可是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呢?于工现场就作了示范,原来倒流壶在制作过程中也是要倒着作,用手拉出壶形后,将准备好的导管放进去,然后再将成型壶口封上进炉烧制。

通过倒流壶的剖面图,专家看到壶里面有两个导管,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并从壶嘴正常倒出的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这个原理是: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根据考古分析在我国的唐代,耀州窑的烧窑温度就以达到了现在的1310度。这种高温主要是来源于一种窑顶面完全封闭的马蹄窑,这种窑的先进之处是当火从火塘升起来以后到窑顶,因为窑顶是封闭的,火没有地方走,只能顺着窑床往下产生火的运动,这中火到了顶部的运动过程就把里面装的产品均匀的烧过了,最后的火从底部烟道排除。

因此,倒流壶之所以没有可以掀开的壶盖,却在壶底留有一个神秘梅花形孔洞的谜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倒流壶没有可掀开的盖,因此比起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壶,密封的更严实,灰尘不能落入壶内,也就更卫生。好多外国人在参观了倒流壶后钦佩地说:一千多年前,你们老祖先就知道密封和讲卫生,真了不起。

可以说,倒流壶就是为美而生,以巧而荣。宋人生活的优雅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

影青龙凤倒流壶 (一对)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倒流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接器的工作原理
古代倒流壶原理揭秘
【科学实验】玩转连通器,学习液体压强
高中物理:气体压强计算问题
马路上的伯努利方程
八下物理期中复习之液体的压强 对接中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