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大发现:谁帮我们破解了尘封千年的绿定

家櫪(艺术家 考古研究者 )

---原创作品


楚汉铅陶绿,传统艺,两晋葱葱。

中原巩县,法师西汉,鹦绿浓浓。

曲阳承技艺,瓷胎骨,满怀壮志于胸。

翠莹莹,苍蝇翅,千年洗礼迹痕重。

安陆 [2] 颂罗绮,评绿定,光生花影飞动

深体饰白装,软骨饼干松。

史难寻,浅绿如樅,白磁骨,高温创奇功。

知多少,三点垫烧,珍稀尚崇。

绿釉是一种中国最传统的古老铅釉,早在汉代的著名铅绿釉就已经享誉全球,铅绿釉是一种以铁做助溶剂的低温釉,形成绿色稀薄、带玻璃光泽的釉,它附着于陶器表面,能够防止陶器中过多的透气孔而形成的渗水、漏水现象,是在陶器时代的一个重大技术性的飞跃。

定窑绿釉又称绿定,早在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的《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词中就有一句“绿定见花影”的描述,这是刚刚才发现的,唯一一处有确切年代记载的绿定证据。诗曰:

谁言历史无传载,飞逝千年未被知,

太守乌程 [1] 吟绿定,不觉宋史已标识。

自从1957年中国第一次定窑遗址考古挖掘中才发现了一片绿釉龙纹残片起,就引起了各界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中再次在曲阳考古挖掘,陆续出土了大量残器、残片,却再没有找到与早年出土、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高温瓷胎相同的绿定,1969年定州两塔基出土的器物中也有一件绿釉净瓶,当地还出土过绿釉瓷枕,也与故宫博物院的残片也不同,因此这个谜团就一直解不开。有道是:

千载时空无尔识,闲来无意读宋诗;

绿定花影 [2]词中现,只怨时人太自持。

图1:1957年定窑遗址采集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的绿定龙纹残片

纵观历史绿釉器物是传统的工艺技术一直在传承着,以河南的巩县窑为例,在巩县窑作品中我们就发现了非常经典的六世纪的巩县窑绿釉贴塑鬼脸纹行炉,从这件六世纪巩县窑绿釉经典杰作可以看到当时北方绿釉高超的技术水平,不仅印纹精准奇特,而且绿釉的成色、釉质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图2:六世纪巩县窑贴鬼脸纹绿釉行炉

图3:六世纪巩县窑贴鬼脸纹绿釉行炉局部

当然这是件极为经典之作,巩县窑的普品虽然没那么精美,但也不会太逊色,玫茵堂旧藏巩县窑绿釉净瓶就是一件不错的唐代代表性佳作。

图4:玫茵堂旧藏唐代巩县窑绿釉净瓶

河南巩县窑博物馆藏的唐代绿釉净瓶就稍微逊色一点,釉色没有那么漂亮,巩县窑博物馆藏两件绿釉器在唐代时期都叫净瓶,但是形式不同。

图5:河南巩县窑博物馆藏唐代绿釉净瓶

图6:河南巩县窑博物馆藏唐代绿釉净瓶

瑞士鲍尔收藏的唐代巩县窑旋纹三足绿釉炉也是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说明巩县窑的绿釉作品还是蛮多的,虽造型各异,但都算是比较成功的作品。以及流落在欧洲的九世纪巩县窑绿釉印花方盘。

图7:瑞士鲍尔收藏的唐代巩县窑绿釉三足旋纹炉

图8:九世纪巩县窑绿釉印花方盘

近邻河北的定窑学习和借鉴了巩县窑的一些技术、工艺,也深受巩县窑的一些影响,譬如凤首执壶的造型、净瓶的造型、行炉的造型、烛台造型等等都显示出与巩县窑的某种因缘关系,而不是受到邢窑的影响,定窑应该更多的是受巩县窑直接的影响。绿釉工艺也直接受到巩县窑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邢窑几乎不见有绿釉。

唐代定窑的绿釉在遗址中也有出土,釉质鲜亮透明度高,出土的这件唐代定窑绿釉玉璧底盏残片明显的饰有白色化妆土,玉璧底流行于八世纪中期到九世纪中期(《中国陶瓷史》),这件残片时代特征、釉质、釉色、胎土都无可置疑,为定窑绿釉追逆到唐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图9:定窑遗址出土唐代绿釉玉璧底盏残片

唐代绿釉作品也不止一件,目前还发现有唐代定窑绿釉皮囊壶一件,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112-115页,这种皮囊壶大部分见到的是白釉作品,包括欧美各大博物馆藏或欧洲市场上的,或是1992年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辽耶律羽之墓出土的辽会同四年(941)褐釉提梁皮囊壶极其相似,这些作品应该是辽兵占领燕云十六州时期在定窑烧造的,耶律羽墓这件褐釉作品应该是墓主人生前的遗物,而这件绿釉作品也是更为罕见的釉色,这类造型的作品有些是定窑作品,有些是辽代作品,相对精细的应该是定窑,有些甚至还带有“官”字款,粗糙一些的是辽兵撤回漠北以后继续生产的。

图10:唐代定窑绿釉皮囊壶

图11:晚唐耶律羽墓出土及欧洲博物馆藏皮囊壶

五代定窑绿釉作品也有极为经典的杰作,唐、五代流行于河南、河北的盘口瓶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的造型之一,唐代巩县窑的盘口瓶各式各样,而定窑的盘口瓶也有一些出入,有碗口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126-127页,及印尼井里汶沉船打捞出土的特大盘口瓶,以及直立盘口,这件绿定盘口瓶从造型到纹饰应该到不了唐代,又早于北宋,釉呈细润的玻璃质、透明度极高,釉色翠绿,刻划早期的定窑纹饰风格,高温烧造好胎,再入低温彩炉烧成,与明清绿釉瓷器一样工艺。

图12:五代定窑绿釉刻缠枝牡丹纹盘口瓶

图13:五代定窑绿釉刻缠枝牡丹纹盘口瓶底

耀眼的五彩缤纷的彩虹‘袈裟’笼罩在翠绿的绿定釉上,闪耀着岁月的光环,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图14:五代定窑绿釉刻缠枝牡丹纹盘口瓶局部

定窑北宋早期的绿釉作品可以从河北省定州市塔基出土的绿釉净瓶为标准,其实这件出土于十世纪晚期的绿定作品只能说明出土纪年是它的下线,也就是说最迟不会晚于十世纪晚期,而它真正的烧造年代也有可能更早。

图15:1969年定州净志寺(977年)出土定窑绿釉净瓶

在这时期前后辽代的绿釉作品也在一直生产,自辽兵在十世纪初期占领燕云十六州期间就在曲阳烧造定窑瓷器,其中当然也包括绿定作品,在948年辽兵撤回漠北以后同时掠夺了不少定窑工匠,带回漠北继续为统治者烧造瓷器,但是由于当地的瓷土原料的差距远不如定州地区的好,故而烧造出来的作品无法与定窑相提并论,但是还有很多从器型、纹饰等方面与定窑的姻缘关系都显而易见,但是辽代的绿釉也有制作的相当精细的,它的纹饰是传统定窑惯用的莲瓣纹装饰,大朵的莲瓣纹也是这十世纪流行的纹饰。

图16:辽代绿釉莲瓣纹执壶

单柄茶壶(药壶)也是受到唐代定窑单柄壶的影响,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76-79页,这件辽代绿釉单柄壶也做的十分的精细,纹饰、造型带有一点地方特色。

图17:故宫博物院藏辽代绿釉单柄茶壶

1972年吉林出土的绿釉刻花凤首杯口瓶也是辽代早期流行的一种瓶,与五代定窑白釉刻缠枝牡丹纹五瓣杯口凤首瓶相类似,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142-145页,辽代占领燕云十六州时期制作了一批带有‘异域风格’的定窑器,948年辽兵撤回漠北后,仍然继续生产同类型的器物,只是造型、质量受到地域性影响略差与定窑,但是也有精品出现,吉林出土的这件算是比较精细的辽代绿釉凤首瓶。但大多数的辽绿釉作品的釉面粗糙。

图18:1972年吉林出土的绿釉刻花凤首杯口瓶

图19:一般辽代绿釉的釉面的状况较粗局部

定州近年出土的定窑绿釉‘饼干胎’盖子,这种称为‘饼干胎’的胎骨属于低温一次性烧成制品,烧造温度的局限使得胎骨没有完全瓷化反应,所以胎骨松软,类似饼干,故称‘饼干胎’。

图20:定州出土定窑绿釉残盖子

图21:定州出土定窑绿釉残盖子

定窑低温绿釉器物胎骨与六世纪巩县窑胎骨近似,但是比巩县窑的还要松一点,釉色相近,颜色依然翠绿鲜艳,这件绿釉旋纹渣斗的装饰法是流行于唐代的,我们看看瑞士鲍尔先生收藏的那件唐代七世纪的绿釉旋纹三足炉,以及唐代定窑许多旋纹装饰的白釉器物。

图22:北宋定窑绿釉旋纹渣斗

双耳罐流行与北宋、金代,尤其以金代的黑釉沥线纹双耳罐最为著名,而北宋定窑的双耳罐属于比较罕见的,它是继承唐代泥条式双耳罐的形式,将泥条改变成双片耳,并得到了流行。

图23:北宋定窑绿釉双耳罐

绿定的高温瓷胎作品最为稀罕,自1957年故宫和国家考古队对定窑遗址第一次考察拾到一片高温胎绿定龙纹瓷片后才知道定窑有高温胎绿釉作品,但是几十年来从未再发现瓷片极其制品,反而近些年曲阳、定州一带出土了比较多的定窑缸胎绿釉瓷枕残片,偶有瓶、炉等造型的残片,这些基本上都是金代定窑的产品,很多在缸胎表面加饰白色化妆土,而高温胎一直没有发现,这件绿定高温胎刻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的时代明显,参见《定窑瓷器探索与鉴赏》下册190-193页,它为我们还原了绿定高温胎的历史原貌,北宋诗人张先在他的《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词中也明确描述了“绿定见花影”的词句,绿定改写了‘中国陶瓷史’,使‘绿定’的史无记载,变成‘宋词有著’。

其实主意观察就会发现前面五代绿定盘口瓶也是高温胎的一个典范。该玉壶春瓶的时代风格、造型特点、釉面的彩虹都向我们诉说着它历经沧桑的洗礼和久经风霜的磨炼,釉面的彩虹或称‘苍蝇翅’,也称‘哈利光’,是特定环境或历经沧桑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非人工所致,近些年市场上对清代绿釉器也有人为做‘哈利光’的,但是那些都是表面现象。

图24:北宋定窑高温瓷胎绿釉刻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

图25:北宋定窑高温瓷胎绿釉刻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

图26:北宋定窑高温瓷胎绿釉刻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底

图27:北宋定窑高温瓷胎绿釉刻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底局部

图28:北宋定窑高温瓷胎绿釉刻缠枝莲花纹玉壶春瓶局部

近些年定州及定窑遗址陆续出土不少绿釉定窑作品残片,但多数是北宋晚期、金代的缸胎作品,这类作品多以较为粗灰色的缸胎外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罩上绿釉烧成,胎骨坚硬,

图29:近年出土的定窑绿釉大行炉残片

图30:近年出土的定窑缸胎绿釉大行炉残片

图31:近年出土的定窑缸缸胎绿釉瓷枕残片

到了金代晚期、元代的(13世纪)定窑的绿釉器物仍然有作品问世,只是十分稀有,这件绿定罐的造型明显已经到了金代晚期、元代,它不再像北宋那样精巧秀美,而更接近元代的青花罐。

图32;金代晚期定窑绿釉素面罐

定窑绿釉总体上讲可以分三种不同类型的胎骨,即高温胎、低温胎及缸胎,常见的多为金代的缸胎器物,诸如金代绿釉瓷枕,定窑晚期常常仿制磁州窑风格的器物,此时的胎土也相对粗糙些,故也常施加白色化妆土,再罩以绿釉,而九世纪的定窑绿釉也是在较为灰白的胎土上先罩以白色化妆土,十世纪的定窑绿釉就有高温胎与低温胎的区别,高温胎的与白瓷胎骨一致,低温者有些像巩县窑的陶胎,细白而软。

绿釉一般呈透明度高的玻璃质绿釉,弧面器物开长斜曲线纹,长线之内布满小冰片纹,平面开片呈古罗马教堂彩色玻璃一样的开片及九色莹光,釉面平整干净,釉色翠绿鲜艳,积釉处略深,和白釉一样也同样有开片,均以三点支烧,定窑大部分色釉器均以三点支烧发法,很多器物的足背上都可以看到明显的支烧痕,甚至在唐代白釉器物也有三点支烧器,那是唐代定窑小件器物。

又有诗曰:

千载未闻瓷史迹,闲来无意诵诗词。绿定花影 [1]词中现,原是深藏北宋卮。 [3]

[1]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也曾任杭州太守。

[2]张先的《劝金船·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

“流泉宛转双开窦。带染轻纱皱。何人暗得金船酒。拥罗绮前后。绿定见花影,并照与、艳妆争秀。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杨柳。光生飞动摇琼甃。隔障笙箫奏。须知短景欢无足,又还过清昼。翰图迟归来,传骑恨、留住难久。异日凤凰池上,为谁思旧。”

[3]填词 王红(发现绿定记载的第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世带盖定窑梅瓶
唐宋奇葩搅胎欣赏-沙家櫪
窑口值得商榷的长颈瓶|大都会02
定窑铭文特征的鉴定
为你讲解青花瓷的鉴定方法
青花瓷器是如何做到的(制作青花瓷描写的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