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冷兵器中几种罕见的冷兵刃
中国古代战争里,冷兵器是对敌的极为重要的器物,纵观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以及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各类的兵器层出不穷。虽有十八班兵刃之说,但是其研制的兵器种类,绝对是举不胜数。其中不乏艺高力大之人,从而研制出一些冷门的兵器,在比斗与战争中都发挥出不同的功效。
大图模式
铁尺:长约0.6米,细长而扁,无尖无刃,以劈砸点戳为主。也有长度约1米的量天尺。
大图模式
钯:根据力气不同,钉钯有九齿,七齿等分别。钯全长约2.4米,重2.5公斤,可拍击,横扫等。
大图模式
杖:根据武学分类不同,形制也有差异。常用技法有钩、挂、崩、点、拨、撩、戳、劈、扫、击等。少林武功中有“达摩杖”的功法。
大图模式
戚: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其体窄长,钺刃略成弧形,比钺体略窄,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横挡),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有时做仪仗用,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大乐正舞干戚”。
大图模式
铩: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铩有长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汉代,铩长一般25~30CM,镡宽约10CM,东汉以后绝迹。铩也属于矛类兵器。
大图模式
啄:属于戈类兵器,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西南地区,仅具有啄击功能,晋代未见记载,但唐代又成为骑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时期为青铜质地,用銎孔装柄,啄体较戈援窄,长约25CM。
大图模式
鋋:形似小型矛,铁柄,属于矛类兵器,《埤苍》云“鋋,小矛铁矜”。其形制较一般矛头稍微细长,身扁平,两侧有刃,下有铁柄,柄下再接积竹矜(类似长杆),流行于西汉,刃长25-30CM,柄长120-180CM,其战斗作用或如标枪。
大图模式
戣:于戈的一种变形兵器,商周时期主要流行于四川等西部地区,青铜制,也称为戳,援部较宽,呈等腰三角形。
大图模式
峨嵋刺:短双奇生兵器,又称峨嵋对刺或双锋挝,原为水战中使用的暗器。可在水中作刺杀或潜入水底凿穿船底之用,后改为陆上应用,长约一尺,两头细中间粗的锥形体,头略扁,呈菱形带尖,刺身正中有一小孔,上铆一铁钉,钉子可在孔中灵活转动,钉下有一铁环与之相接连。练时中指套于铁环中,余四指紧握刺身,当四指放开,运用抖腕或四指的技动,可快速转动。演练时双手各执一刺,击法有刺、穿、挑、拔、扎、架等。根据功法不同,形制也有差异。
大图模式
风火轮:又名"环",是小双兵械的一种。轮里有半圆护手,轮边有四个突出小弯角。圆环的直径约为25厘米,环外缘大部有刃,并有一握手处。属双器械,较重身法变化,在实战中以*身近战和锁扣敌方兵器为其主要。主要技法有轮、砸、套、带、格、压等。常见的有日月乾坤轮、月牙圈、双环等。
大图模式
子午鸳鸯钺:是八卦掌门派的独特兵器。子午鸳鸯钺是短兵器演练,演练起来千变万化,具有强身健体,自卫防身的价值。子午鸳鸯钺是由清代董海川所创,又叫“日月乾坤剑”。钺分子午,一雄一雌,演练时开合交织,不即不离,酷似鸳鸯,故名“子午鸳鸯钺”。
大图模式
飞爪:套锁类的兵器。脱胎于棉绳套索,《中国兵器史稿》说:「此器仅一绳一爪,爪以铁制,与人掌同;惟而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三节。第一节之端锐利有如鸡爪,每一节相连之处,皆活络,装有极小及灵活之机关,能使各节伸缩活动,盖每节小机括,亦有弦索通于总索也。飞爪著人,将索一抽,小机括使爪深陷入人体,敌挣奔则愈深,万难逃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汉时期的矛
楚剑的四大类型
商代就出现的戟,跟吕布的方天画戟有关系吗?为何到了清代却无人能识
中国古代兵器——十八般兵器
中国古代十大冷兵器
《古代兵器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