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陳雷講經方之黃連湯詳解

1.腹中痛的思考

我課前留了兩個思考題,第一個是關於「腹中痛」的。

思考題1:《傷寒論》條文里明確描述有「腹中痛」的有那些經方的條文?

統計後我們發現在《傷寒論》條文里有十幾個條文提到「腹中痛」,如果在條文里出現「腹中痛」這個症狀,首先肯定是給我們一個治療腹中痛的思路。我之前也講過很多特異性的症狀,這些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要總結出來。大家剛才在課前總結得也比較全。因為腹部這個位置,大家應該清楚,從六經這個角度來看,主要還是在太陰,也會有陽明的,也可能有少陰、厥陰。那麼咱們要從病機的角度,最直接的應該是太陰里虛寒,一個寒凝的疼痛。那其它,比如還有些氣滯啊,包括這個水飲,瘀血,都能引起腹中的疼痛。

我們先辨一下位置,在《傷寒論》里出現的關於部位的名詞,常見的有以下幾個,比如心下、少腹、腹部、腹中,當然也有胃。那我理解呢,這個「腹中痛」,這個「腹部」,應該指靠近臍周或者是臍下的部位。當然這是個範圍,不可能說有什麼標準化的定位,具體從哪兒到哪兒。但是這個位置範圍我們要清楚。《傷寒論》里的「心下」其實指的是「胃」。「胃」呢,一般指臍上的位置。「小腹、少腹」可能比「腹部」還往下去。

同學總結時候看到了,其實《傷寒論》很多條文提到「腹中痛」。但是可能我們在臨床的時候,咱們先不說婦科疾病的腹中痛,婦科很多疾病有可能有瘀血的病機在裡面,常用的經方包括當歸芍藥散,下瘀血湯、桂枝茯苓丸等。咱們就常見的內科疾病,我們往往會首先想到「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等等,那麼想到這些方的條文,也就是太陰的。

而實際上黃連湯是一個在條文里明確提出來「腹中痛」這麼一個方。當然如果沒有「腹中痛」,不是說就不能用黃連湯。所以我在課前思考里,也是給大家一個提示,那麼在「腹中痛」類病,或者說類症的一個方證群里,應該是有黃連湯的一個位置。

2.黃連湯的子方拆解

那課前思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關於子方拆解。咱們有一個學員說拆到後來拆迷糊了。這個子方拆解,我們之前也練習過多次,我認為大家還是沒有上升到一個高度去認識它。子方拆解非常重要,具體怎麼拆是有方法的。比如說這個黃連湯,我們最開始第一個階段,大家記得吧,我們是完整的拆,是指這個方子完整包含哪些子方。但後來我們拆的多了就知道,我們不僅要完整的拆,我們還可能拆含有半個子方的,這種也要拆一拆。那也就是說,如果說大一點的方兒,比如說麻黃升麻湯,咱們傷寒論里中藥組成最多的方,那他可能無限制的拆了。

那麼這個子方的拆解,就說一定是每個人拆的結果應該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呢?就說每個人拆解出來的子方能代表了這個方的方向,這種拆解才有意義。我覺得子方拆解它是有一個過程的,到最後你能真正拆解出幾個能體現這個方特點的子方,這個子方拆解才達到我們的目的了。

所以我們還是先看一下黃連湯的子方拆解。

黃連[三兩]半夏[半升]乾薑[三兩]炙甘草[三兩]桂枝[三兩]人參[二兩]大棗[十二枚]

我們看和黃連湯藥物組成最接近的是半夏瀉心湯,黃連湯和半夏瀉心湯相比,只差了一味藥,黃連湯裡面沒有黃芩,對吧,加了一味桂枝,也有醫家在這裡面加的是肉桂。有學者研究說《傷寒論》里的桂枝,指的就是現在的肉桂,所以還有醫家是加一半桂枝加一半肉桂。

黃連湯和半夏瀉心湯很相似,所以有些人就認為它就是一個瀉心湯的變方。我們再看這個方,它和小柴胡湯也很相近。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瀉心湯和小柴胡本身也就差了兩三味藥啊。所以呢,也有醫家認為它就是一個小柴胡的變方,本身就是一個和法的方。

拆解子方主要是看在大的方向上它屬於那一類,那麼在大的方向上黃連湯和哪些方還相近呢?比如說桂枝人參湯,他是桂枝人參湯去了白朮加黃連、半夏、大棗。還有《金匱要略》里的黃芩人參湯,是黃芩人參湯是去了黃芩加了黃連和炙甘草。

可能有些人說,老師你整那麼複雜幹什麼?那可能我覺得,如果以前經常聽我們課的應該了解這個思路。那麼我之前經常講,這個學習方法,有一條叫「工匠精神」。我覺得我們從大的方向上,從陰陽我們要理解。但是在經方的這個熟練程度上,只有用這種非常精細的研究方法,你才能對這個方達到了如指掌的程度,非常熟練。當黃連湯一出來的時候,那麼他相近的幾個方要清楚,而且有什麼差別,比如說「半夏瀉心湯」,他是半夏瀉心湯去了黃苓加了桂枝,黃連在量上又多加了二兩,那他在藥味上本身差的就不大,雖然他把黃芩去了,但我們說黃連也是苦寒的。那你臨床上和「半夏瀉心湯」在使用上有什麼差別,我覺得這些都需要認真研究和學習,這樣在臨床上你才能得心應手。

我把剛才講的文字在這裡整理一下,以方便大家學習:

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黃連加二兩;

桂枝人參湯去白朮加黃連、半夏、大棗;

黃芩人參湯去黃芩加黃連、炙甘草。

剛才說的這幾個是在整體的這個方的方勢上類似的幾個方,一會兒我們再去細講最終的分析它更接近那個方。下面來繼續看一下它的子方。首先,他有多半個小陷胸湯。小陷胸湯里它有黃連、半夏。它還含有桂枝去芍藥湯,只不過桂枝去芍藥湯里的生薑變成乾薑了。如果把這個換過來,他是一個完整的桂枝去芍藥湯。實際上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桂枝湯」,只不過「桂枝湯」加黃連,加黃連、半夏。半個「大半夏湯」,那它還有半個「大半夏湯」,有人參、半夏。那還有很多跟它關係不大,我們就不拆了。比如說半夏乾薑散、半夏散及湯。

我再強調一下這種拆解的意義,如果說你這個方是能包含,但是,跟它關聯不大,你就沒有太大意義。我剛才說那幾個,有些會講到有一些可能也不見得講,你去體會一下和他的關係都非常的大。這樣的話,我覺得這個拆解是有意議的。所以以後我留的思考題,讓大家拆解子方是你認為怎樣才是有意義的拆解,這是你要給出的答案,不是說你無限制的拆解。

3.黃連湯條文詳解

我們現在先看症狀,從條文來分析一下它的病機。然後我們反過來再看它和剛才說那幾個方的關係,我覺得這樣可能更清楚一些。

173.傷寒,胸中有熱,胃有中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173條,它首先說「傷寒」。傷寒我們知道,太陽有傷寒,少陰也有傷寒。那本條是在太陽病篇里,它指的是太陽傷寒。太陽傷寒我們就應該對應到太陽傷寒的主症對吧,那麼它就得有一個太陽傷寒的表症。在這個前提下,我們看這個條,「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我們先說「胸中有熱」,我覺得胸中有熱,既是非常簡單明了,又是比較難理解。「胸中有熱」,從字面上非常好理解,胸中有熱。但是最後反映到症狀上指哪些?比如說我們說這個「胸中有熱」,是我們用手摸著胸部發熱嗎?可能會摸到發熱也可能摸不到發熱,對吧。那我們用頭腦想像一下那如果胸中有熱的話,他是不是會煩,煩是不是有可能會失眠,有一系列的情志的急燥,不舒服,都有可能對吧。所以我們就是要把這個條文轉化成一些症狀。那他的舌脈都會有一些什麼表現啊?當然我們得往下看,你單純說「胸中有熱」,那舌苔肯定是黃的。但是我們往下看「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加上底下是一個完整的「甘草乾薑湯」方根,這個太陰里虛寒是非常明顯的。這種上熱下寒的狀態,舌苔就不能確實是黃是白。病機比較好理解,他是一個傷寒的表證,表邪內陷。也就是說這個熱邪從太陽進入體內,也可以說是表邪內陷,或者邪氣鬱久化熱,那麼都有這個可能。

我們再看這個「胃中有邪氣」,那剛才我在講條文之前就有提到這個腹、胃,我們應該去認真去理解,「胸中有熱」,它體現的是一個上焦,「胃中有邪氣」體現的是一個中焦,那麼這個邪氣首先肯定是一個寒飲。當然這裡面我們說,有沒有熱,有沒有水熱呢?因為「胸中有熱」,你這個上中焦不見得分得那麼清。這個邪氣是什麼,應該是以寒邪為主的。「腹中痛」,下焦主腹,所以說這個腹中痛,他應該也是一個寒凝,寒性收引所產生這麼一個疼痛。那他和這個「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芍藥湯是倍芍藥,芍藥是除血痹,是一個血痹,也就是可能有瘀血,甚至可能有虛熱裡面,那他是不一樣的,對吧。方中對治「腹中痛」的應該是一個「甘草乾薑湯」,是一個溫化寒飲,溫化中焦來對治這個腹中痛。

最後他說「欲嘔吐」,那麼這個「欲嘔吐」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胃不和」,因為胃中有邪氣,你整個兒胃氣虛,所以說他呢,會有嘔吐症狀。

我們這麼一分析,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清楚了。它和小柴胡和瀉心湯之間,尤其小柴胡湯是上焦虛熱,而且提綱證「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以孔竅的這個上焦虛熱為主要表現。那麼在這個黃連湯的條文里他明確提出來,「胸中有熱」,這也是一個上焦,但是在上焦的下位,比較偏下的位置。那么半夏瀉心湯方其實也是一個上焦的實熱,那可能口乾口苦舌苔黃,可能陽明的實熱上焦更重一些。而我們黃連湯呢,還是很明確的胸中有熱。那麼是以胸中的這種煩熱,虛煩,或者是一些可能包括心慌,甚至一些情志的這個情況為主。

那麼在中焦這一塊,它和瀉心湯也好,柴胡湯也好,那麼差在哪兒呢?在組成結構上瀉心湯和柴胡湯都是生薑甘草湯的方根。而黃連湯呢,它是生薑甘草湯裡面把生薑換成了乾薑,那麼溫化的力量加強了。那麼乾薑呢,他的溫的力度肯定要比生薑還要強一些,不是強一些是要強很多。

現在症狀解完了,我們來看一下這個,那我覺得可能就比較好區分了。我們先看一下他和瀉心湯,那半夏瀉心湯,是去掉了黃芩加了桂枝,黃連加了二兩。那黃連和黃芩比較,黃連實際上就是苦寒力度會更大,而且他加量了,在瀉心湯里黃連只有一兩,在黃連湯里黃連是二兩。他苦寒的力量比較大會怎麼樣,那也就是它清胸中熱的力量會強。但是還有一點,如果說我們胃中津液缺乏,那可能也會傷及津液。我們在中焦這一塊的考量上,這個患者可能水飲重一些,但是津虧又不是太重,那麼我們可以用黃連湯對治比較完美。津虧不太重,也就是口乾不是太厲害,太明顯。如果說特別口乾,津虧得很厲害,你黃連用太大的量,怎麼樣?會更加的去燥,對吧。那麼會更加的傷及津液。

然後我們說一下這個方在臨床上的應用。它應用還是比較廣泛,咱們可以說些經驗,比如說反覆發作的腹痛,包括一些脾胃病,消化不良的;包括一些腸胃型的感冒,那麼發熱的;包括一些失眠的,心煩的失眠的啊;還有一些胃炎、腸炎,那麼在臨床都可以應用。當然,具體應用要和我剛才講的病機對上,而且完全符合。

重點我覺得就是理解它和桂枝湯和半夏瀉心湯,小柴胡湯之間的區別。那好,我們今天應該就講到這裡了。其實這個方呢,不複雜,只不過就說如果我們不去精細的拆解它理解它,你只是大概知道一個條文「傷寒,胸中有熱,胃有中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你可能很容易去混淆它或者不能很正確的應用它。

對黃連湯條文的理解,最主要是要認準上、中、下三焦的病邪的狀態。臨床上去體會這種上、中、下三焦的位置和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雷讲经方之黄连汤详解
中医类方 之 泻心汤类方(二)
黄连汤的鉴别应用
【大塜敬節先生的心靈地圖】 (二十) 頭髮脫落 ? 矽谷中醫損友團
黄连汤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