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优秀的人,对自己都很宽容?

文 / 王世民

著有《思维力》《学习力》《个体赋能》

 前言 

从小以来,我接受的教育都是,要自我严格要求,多做自我批评。

我对此深信不疑,尤其在求学期间,更是身体力行。

但自从工作后,我的这个信念就逐渐开始动摇了。到我创办YouCore,开始带人做私教练习后,这个信念就彻底崩塌了。

为何呢?

我给你举两个真实的私教同学案例比较下。

同学一,有次来找我倾诉。

他说晚上回家时,没地方停车,不得已停在了一家小卖部的门前,虽然明知第二天可能会被店主骂,但也实在没办法了。

不过好彩的是,往家走的时候,突然发现一辆车开走了,多了一个空车位。

为了防止被人抢了,他赶紧将自己的电脑包放在车位上,然后立马跑过去挪车。

等车开过来时一看,傻眼了。

不仅车位被人占了,电脑包还被这辆车压轮子下了,里面的电脑被压得粉碎。

于是,不仅车位没停到,还因为是否应该赔偿电脑问题,闹腾到深夜,其它事又都被耽搁了。

就因为这件事,他在电话里各种自责,将自己骂了一个多小时,觉得自己很笨:怎么会用电脑包占停车位呢,随便用个其它什么东西也好哇,就是脑子笨,想不到。

进而,联想到自己过往的种种犯傻行为,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老师,我是不是一个很没用的人?

同学二,同样找我来做倾诉起因是PPT做得不合领导意,被领导骂得狗血喷头。

这位同学同样从抱怨开始:领导自己说不清楚,还怪我没写好。

但他接下来就不再抱怨了,而是话锋一转,跟我讨论:如何在领导说不清楚的情况下,做好领导安排的任务呢?


如果按传统教育的观点来看,同学一的做法特别值得鼓励,因为他都是从自身找原因,而且特别勇于自我批评,甚至将自己批评成一个废物。

而同学二的做法就很不值得鼓励了,因为他归因于领导,没做任何的自我批评。

但事实却是,第一位同学在工作上真是步步维艰、职业生涯挺不顺的;而第二位同学则是公司里最年轻有为的管理者。

他们两人做法的差距,就是严厉的自我批评与正确的自我谅解之间的差异。
01

自我批评的弊端
我们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地方,但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严厉有余,宽余不足。

特别是对待自己,儒家文化更是强调要严格、严格再严格。

比如,儒家提倡君子应该具有的四大品格“自省、克己、慎独、宽人”,前三个都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


严格的自我要求,确实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伟大人物,比如明代的王阳明,建国后的周恩来。

但伟人的成功故事往往更适合膜拜,而非模仿。

太过严厉的自我批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往往会适得其反。它会导致三个副作用:

1、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2、自我妨碍策略的诱发

3、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

1、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自我批评,要求出现问题多找自己的原因,这跟儒家提倡的“自省”完全一致。

自我批评是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看清自己,发现不足,从而加以改正。

但不能矫枉过正,过于严厉的自我批评,问题就大了。它会导致我们自信度的下降,甚至会导致自我否定,也就是自我效能感降低。

一旦自我效能感降低,我们就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不行。

比如,第一次见客户搞砸了,回来痛定思痛总结了18条原因,全是对自己的问责:自己懒,自己笨,自己嘴拙,自己不会揣摩人心。却压根不提公司没有拜访前的培训,也没有对应的指导方法。


在这种严厉的自我批评下,一想到下周又要去拜访客户,你难免就会在心里打退堂鼓:算了,我不是当售前的料,要不转行去开滴滴得了。



▼ 2、自我妨碍策略的诱发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人都有维护自尊的倾向。

这时,矛盾就来了:严厉的自我批评,要求我们将原因都归在自己身上,但自尊心又不允许我们贬低自我。

这种矛盾状况下,就会诱发我们采取一种自我欺骗的心理策略,叫“自我妨碍策略”。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还是会将失败归于自己,但我们会找一个自尊程度更高的理由,然后将这个理由,以故意的行为,刻意放大为主要原因。

比如,考试前努力复习,但是没及格,下次考试前,你就会故意不复习。


这样,虽然两次考试都没及格,但第二次你会心里好受点:不复习,考试没过,这只是态度问题;复习了,考试没过,这就是能力问题。


你看,用这种自我妨碍的策略,我们对自我的攻击,就不是自尊程度很低的“笨”,而是自尊程度高了不少的“不努力”。

在这种策略下,我们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去主动制造失败!

比如有些人,一到项目关键时刻,就会故意拉着客户泡功夫茶,厕所跑了一趟又一趟,就是不提正事,拖到最后一刻再草草了事。


事情做砸后,就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是没发力,我一发力的话,保管做得很好。


这就是用自我妨碍策略,以自我心理欺骗——我不是笨,我只是没发力——来回避对自己能力的攻击。

▼ 3、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

严厉的自我批评,会带来强烈的懊恼感和自责感,从而会将接下来的精力和时间,都沉湎在对过去的懊恼和自责中。

比如,减肥时多吃了一顿烧烤,你就会不断懊恼:完蛋了,这周撸铁的汗又白流了,怎么自控力就这么差呢?


人在自责中,意志力往往会更薄弱。你越想越气,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走到了食物链顶端,我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做人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那次你不但吃了烧烤,还报复性喝了一杯奶茶,外加一客生煎包。


吃完你更后悔了:作孽啊,我到底在干嘛?


一个“放纵-后悔-再放纵-再后悔”的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你看,我们以为能帮助自己进步的自我批评,一旦没用好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很多副作用。

因此,不能一味地自我批评,还要学会自我谅解。
02

自我谅解的好处
自我批评会导致“放纵-后悔-再放纵-再后悔”的恶性循环。

但导致这个恶性循环的真正元凶,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

而自我谅解,能很好地把你从羞耻、自责和绝望的泥潭中拉出来,从而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自我谅解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们还以减肥期间,多吃了一顿烧烤为例。


如果你告诉自己:吃都吃了,下面我用什么办法弥补?再出现类似情况时,我有什么办法能避免?


这样就将你的关注点从对过去挫折的懊恼,改成了对下次如何改进的关注。


自我谅解,主要是从下面两点来帮我们摆脱自责,完善自己的:

1、消除失败后的负面情绪

2、变逃避为积极改进

▼ 1、消除失败后的负面情绪

失败后之所以有负面情绪,无外乎两点:对现在的自我失望和对未来没有信心。

比如高考落榜,之所以让人感觉痛苦,就是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当前能力的否定,也是对未来信心的剥夺。

自我谅解则会告诉你,这没什么大不了,人人都可能碰到,而且将来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并且在这时,有个功成名就的大佬告诉你,高考失利并不可怕,我也是考了好几次,一次还比一次好。你是不是瞬间就充满了斗志?

▼ 2、变逃避为积极改进

遇到失败和挫折后,我们之所以会否认和逃避,是因为这种失败和挫折对我们的自尊形成了伤害。

为了维护自尊,我们就会倾向于否认和逃避。

而倾向于自我谅解的人,不会因为一次、二次失败就否定自己,因此自尊不会受到伤害,自然也就更能坦然接受失败和挫折。

那自我谅解是不是告诉自己这个失败没啥了不起,然后躺着,该干嘛就干嘛呢?

比如,因为贪玩游戏,考试不及格后,坦然地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后继续昏天暗地地玩游戏,继续不及格呢?


肯定不是!

自我谅解也要正确的方法,不然就成自我放弃了。
03

自我谅解的方法
正确的自我谅解分为三步:

◆ 步骤一:我为何会感觉负面?

◆ 步骤二:其他人也会这样吗?

◆ 步骤三:我下一步要做什么?

▼ 1、我为何会感觉负面?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负面情绪的根源,以免只顾沉浸在情绪中,而没有走出来的方法。

讲一个我自身的小案例。

有天晚上,我十点才到家,发现桌上有半包瓜子,正好肚子有点饿,于是我就在欢快的“咔嚓咔嚓”声中,轻松完成了半包瓜子的扫尾工作。

嗑完后,我对自己挺生气。

如果这时进入自我批评的节奏——我怎么能这么没有自控力呢?——我的情绪就会更糟糕,可能晚上觉都睡不好,这就连第二天的自控力都受影响了。

但好在我没有,我试着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何会这么懊恼呢?

原来,我最近减重明显,正准备一鼓作气,再瘦上几斤,这时碰到了深夜里的这包瓜子。

瓜子不仅热量大,还饱含油脂,而且我还是临睡前磕的,深夜这么一包瓜子下去,不得又长上一两斤?节奏完全被打乱了,懊恼可想而知。

经过第一步,挖掘出导致情绪负面的根源后,我们就可以来对症下药了。

▼ 2、其他人也会这样吗?

第二步的目的,是通过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情况,来避免对自己的否定。

比如,我就试着问了自己两个问题:

1)其他人肚子饿的时候,看到瓜子,是不是也会磕?

2)瓜子本就容易磕上瘾,其他人一嗑瓜子,是不是也停不下来?

不需要问别人,我自己的认知就能回答。

第一个问题,肯定有,否则还有半包瓜子去哪了?

第二个问题,也肯定有,因为嗑瓜子太简单了,只要牙齿一碰,就能得到快准狠的多巴胺满足。

管理学中甚至有一个“嗑瓜子”理论,一旦你开始嗑第1颗,你就会接着嗑第2颗,第3颗,第4颗,最后发现根本停不下来。


既然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说明绝大部分人都会这么做,我又不是圣人,所以偶尔这么放纵一下也很正常。

这么一想,我心里好受多了,懊恼的情绪瞬间减轻不少。

经过第二步,控制住情绪后,我们就可以来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 3、我下一步要做什么?

第三步的目的,是为了第一时间做出改进,以消除负面影响。

自我谅解不是自我放纵的借口,不能自我开脱后,依旧我行我素,继续放纵。

就像我给自己深夜嗑瓜子的行为开脱后,不能继续再去喝瓶可乐解解渴,或者第二天晚上继续嗑。

而是要开始思考,接下来做什么,可以消除深夜磕了这包瓜子的影响,以及做什么可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

我对嗑瓜子的行为,采取了两个对策:

1)第二天早上不吃鸡蛋,以便抵消嗑下去的多余热量。

2)拜托家人,深夜以后不要再让零食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这么安排之后,我不但负面情绪完全没有了,而且还挺心满意足地睡了一个香喷喷的觉。

通过上面正确的三步自我谅解,我相信,你也不会在懊恼的负面情绪中做过多停留,也不会破罐子破摔,彻底放纵。

04

总结一下

挫折和失败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没有人可以例外。

减肥期间,没忍得住食物的诱惑,不小心大吃了一顿。

培养早睡习惯期间,没抵得住某部电影的诱惑,不小心又睡晚了。


踌躇满志之时,一个项目做砸了,被领导骂得狗血喷头。


这都是人生常态。

面对失败,你是采取正确的自我谅解,还是严厉的自我批评,就决定了你是能从失败中汲取能量,越来越优秀,还是在失败里一蹶不振,越来越消沉。

严厉的自我批评,看似正确,但实际上弊大于利,很容易让人在懊恼里消耗精力,丧失向前的勇气。

正确的自我谅解,看似放松要求,实则更能提高我们的积极性、自控力和持续做好一件事的韧性。

当然,要特别留意,自我谅解不等于自我放纵,自我开脱之后,一定要做好最后一步: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否则,自我谅解就成了自我放弃!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后悔出来的辉煌。祝你在自我谅解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给新同学的一份福利

我是YouCore的框架君。

如果你面临工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缺乏深度思考、知识体系零散不成体系、沟通表达不清、晋升遇到瓶颈等。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我好友,进入「框架的力量」社群,一起提高职场思维、学习能力(已在群里的同学就不要重复添加啦)。

早鸟价抢购

 -一年核心力私教- 

https://0x7.me/YHKrM

 -系统思维中级训练营- 

适用于中层管理,及还未达到管理层、准备往上冲的同学

https://0x7.me/hAio4

 -职场学习力训练营- 

适用于急需提升学习能力的职场人士

https://0x7.me/WTHc

 -系统思维高级训练营- 

适用于高层管理者,及创业者

https://0x7.me/lbU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控,并不是对自己狠一点
自控力 第六部分:自控失败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自我批评与自我谅解
不想被生活的困难击倒,你要这样提升自己的心理韧性,培养复原力
为什么要追求积极情绪
我真是太愚蠢了,简直太笨了
别再让这句话继续害你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