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民书声」顾颉刚:怎样读书

一个普通人走进了图书馆,看见满屋满架的书,觉得眼睛都花了。这是因为他对世界上的知识没有一方面是有特殊的兴趣所致。

研究学问的事固然不必尽人都参加,但是一方面的特殊兴趣是无论任何人所不可少的。

譬如看报,有人喜欢看专电新闻,有人喜欢看小说文艺,也有人喜欢看商市行情。只要他能够有一件喜欢的,自然拿到了一份报纸就有办法。

所以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

有人读书,只要随便翻翻,不高兴看的时候就抛开了。有种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才罢。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有道理,不过永久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可以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得多少部书呢?

但有几部书是研究某种学问的时候必须细读的,若只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

所以读书的第二件事,是要分别书籍缓急轻重,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查考的。要懂得这个法子,只有多看书目,研究一点目录学。

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子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来管束我们的思想。

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

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

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上,或者写在笔记本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

这样的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以养成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这一门学问自然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

所以我们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宋朝的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就是这个意思。

再有两件事情,也是应当注意的。

其一,不可以有成见。以前的人因为成见太深了,只把经史看作最大的学问;经史以外的东西都看作旁门小道。

结果,不但各种学问都被抑遏而不得发达,并且由于各种学问都不发达,就是经史的本身也是不能研究得好。

学问的范围何等样大,凡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值得研究,就是我们人类再研究一万年也还是研究不尽。

若是为了应用的缘故,一意在应用上着力,把大范围忘了,等到时势一变,需要不同,我们岂不是空剩了两只手呢!

我们不能一味拿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定学问的好坏;就是某种没有用的学问,只要我们有研究的兴趣,也是可以研究下去的。

其二,是应该多求常识。无论哪种学问,都不是独立的,与它关联的地方非常之多。

以前有人说过,我们研究学问,应当备两个镜子:一个是显微镜,一个是望远镜。

显微镜是对自己专门研究的一科用的;望远镜是对其他各科用的。

我们要对于自己研究的一科极尽精微,又要对于别人研究的各科略知一二。

这并不是贪多务博,只因为一种学问是不能独立的缘故。

顾颉刚,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读书--顾颉刚
怎样读书
看过去的名家怎么读书
怎样读书与创造
读书札记(三)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精品16924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1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