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促进引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子课题组阶段汇报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促进引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子课题组阶段汇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我们组对子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促进引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已有一些收获,亦有一些困惑,现对课题研究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课题的管理

1、学习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子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学习了《从理解到行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做创造的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经典案例》《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国家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的“肥”与“瘦”》等有关书籍,认真制定研究目标计划和实施方案。课题研究每过一段时间,都撰写研究总结,对实验过程中的得失也都及时撰写反思。

2、实践

1)积极参加听课活动

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自己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多听多看,因此我们不放弃任何一次听课的机会,去看看别人的课堂提问是如何设计的,从而拓展自己的教学思维,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避免别人的失败之处,更好的进行自己的提问设计。现阶段,我们小组成员所听的语文课有《番茄太阳》《春笋》《三顾茅庐》《最爱南京山水色》等;美术课《这是我呀》《石头中的生命》《鸟与家禽》等;数学课华应龙老师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倍数和因数》《众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音乐课《法国号》《走进波尔卡》《快乐农夫》《夏天的池塘》等。我们或进行专题研讨,或以本组组教师常态课为例进行研讨,力求组内人员均有收获,本学期组内5名成员共听课220节左右,其中校内132节,校外88节,名师课堂30节,涉及的学科包括:语文、数学、美术、音乐、思品、综合等。

2)积极上好专题展示课。

我们定期进行实验课展示。杨柳教师参加全校范围内的公开课展示活动,能根据课题组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中加以实施,围绕“有效提问”精心设计教学,凸显本组课题的特色,受到同行和领导的肯定,杨柳老师本人收获极大,唐凌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课例,这些都是我们小组的课题研究宝贵的资源。

3)积极撰写案例,坚持摘抄读书笔记。

课题组人员坚持每月撰写一篇和课题有关的案例分析及教后反思,及时探讨课题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找出有效的对策,有效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课题研究水平。课题组人员还坚持围绕子课题摘抄读书笔记,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项继续教育工作,更成为一种习惯。

4)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由于本课题对实验教师的素质要求教高,要求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丰富的知识,因此我们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培训。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既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自己进行科研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内容的具体实施

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问”与“答”的多边活动中整合前行的,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围绕课堂目标构建有效的系统的“问号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前解读文本是为了有效地设计“问题”,课中师生互动是为了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课后巩固练习是为了有效地检测“问题”。问题太大,学生害怕;问题过小,学生烦恼。问得巧妙,课堂有效;问得有窍,课堂高效。作为教师,必须在细品文本把持课堂核心目标的基础上,练就课堂提问基本功,让学生在问题深处畅游。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问什么”的问题,还有“怎么问”的问题。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问什么”的问题,就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而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要精心设计提问的方式与技巧。事实上,课堂提问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提问的方式也应尽量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巧、问得及时,这样才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关于有效问题的设计研究

1、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要有价值。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益,反之,则易形成课堂懈怠。课堂发问,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也就是课堂的核心目标进行。一个问题发出之后,课堂上立马能形成“群鱼啄饵”之势,左攻右啄,跃跃欲试,最终寻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在学生初步掌握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对比性问题,让学生在口中填数字,思考:(1)3□能被5整除吗?为什么?(2) 3能被5整除吗?为什么?第一问显而易见,第二问就很有思考价值,有些学生通过穷尽1393九种可能,一一列举予以否定,是个办法。而课堂上另有一部分学生则受第一问的启发,敏锐地分析出□3其实就是几十加3,无论□中填什么,除以5结果都一定余3,这样学生对能被5整除数的特征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2、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所提问题要目标明确,言简意赅。只有提的准,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定向性思维,若无的放矢,任学生的思维如野马脱缰,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如何把握住这个“度”呢?教师首先一定要找准教材的重难点,再精心设计出问题,使学生回答后对文章的重难点豁然开朗。如苏教版美术第6册《会说话的手》一课,重难点是让学生认识手的结构,学生通过对手的写生进行观察,初步用美术元素(点线)来表现手。难点是理解“会说话”的手,即对手形进行联想,进而拓展学生自己的思维,用美术的语言来创造新的会说话的手的形象。在探讨研究, 深化感知环节。师提问:1、说说你们的小手通常都会做些什么呀?(了解手的作用)2、真能干,仔细看看它有几大部分组成?(学生观察自己的手,了解手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得出手的组成:手指、手掌、手背——板书出示)3、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手指手掌手背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啊?(学生再次观察,了解手的特点)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三个问题,紧紧联系教学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看一看,从而学生基本掌握手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从而增强对手的一个更好地认识,为以下的创作打下铺垫。所以,良好的提问,在善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重难点,抓住关键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3、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宽度与深度。

课堂提问应该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有足够的宽度支撑起课堂;课堂提问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因此要有足够的宽度扩充课堂的容量。当然,仅仅有宽度是不够的,就像打井一样,到处开掘未必有效,必须挖掘到一定的深度才能获取地下的井水。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天鹅的故事》时,设计的问题“在老天鹅带头破冰的部分,哪些词句尤其令你心中一动?”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有宽度的问题。有宽度的问题设置可以环环相扣,从而变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强大推动力。就整堂课来看,有宽度的问题设置总是让课堂变得张弛有度、富有节律。然而,如果教学仅仅停留于此,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学生无法和文本深入对话。老师设计的“你静下来,想一想:这个令你尤其心动的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 就属于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紧抓问题深入思考, 告别肤浅的理解而最终走进文本的深处。因此有深度的提问恰如为学生拨开乌云,能让学生见到阳光,从而激起课堂的层层涟漪;能够一问中的,直指文本的核心,恰如点穴一样,能一招制胜,从而造就课堂的高潮。

4、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好每个问题的触发点,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而一个问题提出时呆板平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就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相反,如果变换一下角度,使学生有新奇之感,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苏教版美术第4册的《点、线、面》一课,教师设计的提问很有趣味性,结合创设的情境来提问:今天这堂课我先要向大家介绍三维好朋友,瞧!是谁呀?随即课件展示点、线、面的童音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点,我天生小身材,活泼多变是我的个性……)。师又说:(点线面)三位小朋友(开着火车)来到旅途中的第二站到,看他们在哪里呢?(在画中找点、线、面)枯燥的内容经过教师精心的提问设计,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苏少版二年级音乐欣赏课《狮王进行曲》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狮王进行曲》的引子部分)大家听一听,想一想,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想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这首音乐让我感到很紧张”、“我很害怕”、“我觉得是一只凶猛的野兽来啦”时,教师又继续问:“噢!都感到很紧张、害怕,是吗?我也有这种感受。那我们接下来再来听听,你又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听后回答:“有一个“大个子”,在散步,他心情不好!、“笼子的老虎想出去,又出不去,走来走去。”、“龙卷风就要来了,人们在忙着逃命…… 教师继续说道“这样吧,我们一起再听一听音乐,把你们想到的情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好不好?”这一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在《狮王进行曲》的主题音乐声中,有的学生模仿大象行走;有的将两手放在耳旁,踏着音乐节奏行走,好象是黑熊;有的两个同学一起合作,分角色扮演模仿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逼近;也有的模仿老虎爬行……老师也融入到学生中,欣赏学生的表现、参与学生的活动。在此教学片段中,教师并没有先入为主的告诉学生“标准答案”,并允许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大大激发了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兴趣,从而获得快乐、得到满足。

5、所提问题要有适度性。

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划分为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如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说明问题太容易;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的问题说明问题太难。问题太容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使提问失去价值。比较适宜的问题难度应为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对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因而富有经验的教师提问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因此,我们在设计提问时,努力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木兰从军》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主要问题“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英雄?”,又围绕这一问题设计了“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木兰的家人会怎样劝阻木兰,木兰又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木兰在征战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将士们为什么惊讶?”等小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转变为“已知区”。

而一位老师在上苏教版美术第4册《花儿朵朵》时,在导入时问:小朋友这些花很漂亮,是不是?(生:是。)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花,好不好?(生:好。)喜欢花吗?(生:喜欢)为什么?你喜欢的花是什么?等问了一些很随意的,看似有关,实则无关的问题,学生也不用动脑筋,回答也越扯越远,这些问题与本课要点关系不大,只会浪费时间。这样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如在学生学习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后,继续学习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我以这样的三个问题贯穿课堂:(1) 3尾数是3,它能被3整除吗?(2)246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吗?你有什么想法?(3)老师的手机号码是13851608400能否被3整除?你有什么好办法?前两问将学生思维导向于不再只关注末位数,而要通过观察整个数的变与不变,思考得出:与数字总和有关系,进而总结特征。而第(3)问则进一步让学生通过优化去掉O369这些直接能被3整除的数字,以及将1215组合成能被3整除的和,最后只剩下一个“2,很快得出了结论。

(二)关于有效提问艺术的研究

1、抓住时机提问,努力追求效果最大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都可以提问,但有些问题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提问时机呢?孔子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他曾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实际上,如果在课堂中提问能做到有针对性,那么,你也做到了抓住最佳时机提问。如在我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一新知时,出示了情景图之后,让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孩子回答说:“从图中我知道了大客车有45座,中客车有30座,小汽车有3座。”这是时候老师紧接着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利用学生说出的条件抓住机会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孩子在说完所有的问题,老师接着提问:“那应该怎么算45+30呢?”这时候进入新授课就水到渠成了。

2、换个角度提问, 大力激发学生好奇心

课堂提问应注重问法新颖,角度多变。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天鹅的故事》时设计的问题独具匠心,十分新颖,如“一般地讲,我们总是将静态的比喻成动态的,平凡的比喻成美丽的。这么美丽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 ”这一问题让人有眼前一亮之感,我们常常会问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或这样写好在哪里?不少学生已经学会对付这种问题的套话,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而老师换了一个角度提问,让学生感到新鲜,提问的同时又点明课文不同寻常的写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碰撞,促进学生的发展。再例如在二年级音乐唱歌课《全都认识我》的教学中,乐曲的最后一句涉及到的倚音的知识点是难点,教师先创设情境,同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最后一句,我在向谁打招呼?”“我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打招呼?”请你听一听选一选。学生很快就感受到倚音在这首歌曲中表现出的亲切婉转的音乐形象,并能很好地掌握它的演唱技巧。

3、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的成长需要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是“慢”的艺术,缺乏生长过程得来的“快餐结论”,根基不牢,是不可靠的,更有可能因少数优生的“表演秀”而掩盖了全班学生的认知真相。要在发问之后,留有充分地思考、交流、争辩的时间,留有充分地操作、观察、分析的空间。课堂发问之后,多一份期待,就可能多一份深刻,甚至多一份奇迹。在等待时,教师应走进学生,与他们共同经历认知的过程,引领他们向着问题深处畅游。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甚至是比较难的问题,立刻就请学生回答,整个课堂匆匆忙忙,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提问不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而成为一种形式。如果学生在短暂的秒内不能足够快地思考以形成一个答案,那么教师会重复该问题,或重述,或问一个不同的问题。而如果学生设法进行回答教师会在平均为9/10 秒的时间里进行反馈或提出另一个问题。这就使得学生面对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时没有时间进行较深入的思考从而无法给出创造性的答案。久而久之,甚至会使学生丧失自我表达的愿望。如在教学五年级《找规律》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例1图,提问: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规律?有些知道的孩子立刻就举手了,老师此时却只关注到那些举手的孩子而忽视了大部分孩子,别的孩子还没有相应的思考过程已经被第一个孩子说出了规律。而相反,另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例1图,提问: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规律?把你的发现小声地告诉同桌同学,这样设计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也能使一些不明白的孩子得到帮助。

4、追问,刨根问底,游溯本求源之地

 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首发的问题后,正确的要追因,不对的要追错,肤浅的要追根,教师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度开发”,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追问“看似信口念来,实则苦心思索”,是一项重要的课堂基本功,要通过有效追问,时刻让学生围绕着课堂核心目标来游弋。追问亦如渔人时刻关注浮标一样,要把握时机,追在三处:

1)、乘胜追击——刨根要问底。学习要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经历过程。课堂中教师或者学生首度发问后,许多问题,学生大多能够比较顺利地回答出来,但常常是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学生回答顺利之时,刨根问底式的追问就显得至关重要。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在发问“19的后面是多少”,学生众口回答“20后,  可以立即追问:“为什么?你怎么证明给大家看?”这样学生就得深入思考,对课堂难点的认知就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2)、搭桥引路——天堑变通途。发问,有时因问题过大,或方向不明,或部分学生出现知识“掉链”等,教学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搭桥引路。引路不是强行给予或牵着走,而是要教师在暗中巧插“路标”。问题大的,通过追问化为两个小点的;方向不明的,给予方法调整的提示;知识掉链的,共同回忆所“掉”部分。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这个问题为引领,老师带领学生浸润课文的语言文字,琢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味。当学生把浮于文字表面的内容都找得差不多时,学生的思维有所停滞,课堂有变冷的趋势,老师用提问为学生搭了一座理解之桥,他问学生“刘备是什么人?诸葛亮又是什么人?你知道他们年龄吗?”让学生认识到“一位47岁的首领,对着一位27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一个站一个还躺着”,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对人才的尊重。学生的理解由 “天堑”变“通途”。这样长期的追问训练,学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学生自主意识不会因此而削弱,反而得到有效增强,对于陌生问题的解决能力必然逐步得到有效提高。

3)、迷途自返——悟错能长智。犯错误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认知偏差是很正常的,对一个班来讲,也可以说是应该的。教师要直面错误,解剖错误,甚至是欣赏美丽的“错误”资源,让学生认识得更加深刻。

5、点拨,指点迷津,入醍醐灌顶之境 

课堂发问与追问,是落实学生主体的有效行为,课堂点拨则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的有效教学之举。《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人心,共语似醍醐灌顶。”课堂点拨就要努力人此境界,点前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拨后则“柳暗花明又一村”。点拨亦如渔人已经发现浮标被鱼拖人水中,蓄势待发提竿之时,事关“钓鱼”的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十分重要,要努力做到“三精”:

1)、精确——一语道破。课堂教学中,启思的发问和睿智的追问,学生在课堂中往往能形成“敢于质疑、善于争辩、勇于创新”的良好局面,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思路,思维是活跃的,一人多见或多人多见也是常有的,这时就需要老师予以及时精确的点拨,否则学生的认识可能比较零乱,甚至庞杂。点拨关键就是要“去皮见肉,去肉见骨,去骨见髓”,要做到精确、到位,就是要授生以“渔”,点在课堂核心目标的命穴之处,让学生的认知向课堂核心目标聚焦。如“数与运算”的教学,数的概念要点内涵,计算方法要点算理,估算的要拨思路,简算的要拨定律,口算的要拨技巧。

2)、精炼——言简意赅。作为点拨的语言要“惜字如金”。课堂点拨要围绕核心目标,达到“多一字则赘,少一字则不到位”的境界,精炼的点拨要给予学生想像空间,要便于记忆和理解,要体现数学简洁之美。单个知识点的点拨要言简意赅,知识板块的点拨要融会贯通。精炼的点拨就是要围绕课堂核心目标点出思想,拨出思路,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点拨也许应该精炼到“转化”这一思想——怎么去将未能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通过切割可以转化为近似长方形,也可能是近似梯形,甚至还可能是其它图形,这样的点拨不仅对本节课有用,而且对学生今后再用“转化”思想解决未知问题也很有启迪。又如在美术课《秋风瑟瑟》中老师这样引入:“天已渐渐转凉……秋风瑟瑟,你知道‘秋风瑟瑟’是什么意思吗?……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用物品来体现风的存在吗?”学生跃跃欲试,老师和蔼地说:“谁上来表演都可以,但要想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表演?”有的学生打开电风扇朝着围巾吹,说:“围巾飘动起来了,说明有风在吹动它。”;有的学生打开了窗,让风儿吹起了她的秀发……老师说:“风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现象来表现出它的存在。秋风是秋天特有的现象,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可以画菊花摇摆来表现出秋风。”

“可以画树叶随风飘舞”。

“可以画人们踏着落叶行进,穿的衣服被风吹得鼓鼓囊囊的。”

师又问道:“聪明的同学们,已经学会借助特定景物,表现特定的含义的方法了,那么能否从色彩上、笔触上体现‘秋风瑟瑟’呢?”……教师的问题始终沿着教学内容的思路,抓住主要线索及主要特征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能从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使每个问题成为整个链条里的一环。问题言简意赅,让学生经历了由感知到形成表象,再到产生理性概念这样一个连续过程,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路,丰富视野,使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创新,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分散思维有积极的效果,可谓扣住重点、事半功倍。

3)、精彩——妙趣横生。调查表明,学生最崇拜的老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幽默风趣”,总希望老师能将造原子弹的原理讲得如同煮茶叶蛋一样“妇孺皆通”。精妙的点拨,不仅可以使模糊的认识变得清晰,更能化平淡为精彩,撩开数学知识神秘的面纱,使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IQ”,同时还可有效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EQ”。笔者教学课本思考题:“将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它切成若干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问三面红色、两面红色、一面红色、没有红色的各有多少个?”在学生经历探索之后,我用了“减肥”一词贯穿点拨的全程,先是“挖顶点”——三面红色的,在顶点之处共8个;然后是“锯断棱”——两面红色的,在两端去掉的棱上,每条棱上还有4个,共计48个;接着是“截残面”——一面红色的,在四周去掉一圈的面上,每个面上还有16个,共计96个;最后是“算剩体”——没有红色的,在最里面,如同剥开蛋壳一样,剩下的是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内正方体”,共计64个。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还学得轻松惬意。

本课题在研究中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下阶段我们将针对各年级段不同对象和内容,更多地开展课堂教学探索性的实验积累,加以分析、评价、完善,在各自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总结自己的经验,有效、科学地开展课题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会不断探索,力争使自己的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观课议课量表
课堂教学“问题生成”三环节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性提问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陈滩小学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问题的问卷调查报告--吴少忠的博客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提问的研究》 - 内容 -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小学英语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