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此时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妹妹王闰之因病去世。苏轼身边只剩...
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此时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妹妹王闰之因病去世。苏轼身边只剩下一个由王闰之买下的侍女王朝云。已步入暮年的苏轼,将王朝云抬为正室,他曾说:“知我者,为有朝云也。”
在苏轼的三任妻子中,唯独王弗陪着苏轼过了一段欢心愉悦、青云直上的美好日子。王弗去世后不久,苏轼的父亲苏洵病逝,苏轼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辗转被流放到黄州。
此时,王弗已去四年,苏轼膝下还有一稚子,在那个时代,即便苏轼再痴情,也必须内宅有人,方能安家立业、安身立命。
从小钦佩苏轼的王闰之,带着王朝云走入了苏轼的生活。
三人相伴时,比苏轼小11岁的王闰之,是苏轼的贤内助,营造了极其温馨的家庭氛围,还将姐姐留下的孩子视为己出。
而王朝云呢,堪称是苏轼的解语花,她虽读书习字较晚,但是十分聪慧,比王闰之还小的王朝云,俏皮活泼,非常懂得苏轼的内心。
有一天,率直且喜怒无常的苏轼,在官场中因耿直,出言伤了同僚,话已出口,懊悔不已。
回到家里,他问大家,自己肚子里装了什么?
包括王闰之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回答,“装满文章”、“装满见识”等,可苏轼都摇头叹息,不以为然。
唯有王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
听到这句话时,苏轼才笑了,说了开头那一句:“知我者,唯朝云也。”
等到苏轼被贬到惠州,虽然可以每天吃上岭南的荔枝,可口食之滋味仍然苦涩。
因为陪伴在他身边二十年的王朝云感染瘟疫,最终离世。
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充满苦涩,生活中唯一的情绪出口,只有吃美食。
在宋朝,大家主要吃羊肉,猪肉是富人觉得低贱,穷人不屑于去烹煮的食物。
所以,那时猪肉的价格非常便宜,苏轼便买回肥瘦相间的猪肉,独创了东坡肉,也因此得名苏东坡,猪肉也在苏轼的推崇下,逐渐兴盛了起来。
可惜,此时能陪伴苏轼一起品尝美食的佳人,却再无一个。
为了转移生活中的愁苦,苏轼还去市井上买肉极少、只有骨髓的羊脊骨,当时,羊的这个部位,因肉少,故便宜,如果你跟店家关系好,店家有时甚至会免费送你。
苏东坡便将羊脊骨买回家,先用黄酒浸泡,加入少许盐,再放在木炭上烤焦,沾上白糖,没错,真的是白糖,美滋滋地吃一顿。
似乎不论生活过得多艰苦,苏东坡都能在美食中,感受到生活的一丝美好。
可时间催人老,他偶尔想起跟朝云生下的那个未长大的幼子时,还是会满腹辛酸。
在幼子刚诞下三天时,苏东坡便为幼子作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不幸的是,这个孩子短命,很小时就离开了。那之后,王朝云经常以泪洗面,病痛缠身,卧床不起。
虽然后来陪苏轼在惠州短暂地待了几年,但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年过半百的苏轼,风烛残年之际,却孤苦伶仃。后来他又被贬到儋州,爱吃肉的苏东坡,在儋州发现了独家美味——生蚝。
他还专门写信给自己的儿子,说生蚝是多么的美味。
可见,人生走到最后,唯有美食是苏轼内心唯一的慰藉。他也在美食中寄托了自己的乐观精神,苏轼担得起苏东坡的大名,大抵如此。
人生如逆旅,每个人都是行人,路漫漫,却不可回头,苍凉几乎是每个人的人生底色,不论你贫穷或富有,都始终与苦难同行。
但也是苦难造就了人与人间最大的不同——有的人乐观向上,有的人悲伤沉沦,前者在痛苦中笑着度过每一天,最终也能活得精彩;后者在苦难中离开人间。
反正人终归会死,唯愿我们都能心态乐观,直面挑战,为生活,为自己,为家人,奋斗下去。
#我要上头条##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