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E-Learning译名的认识

丁一根据早期美国媒体的说法——“e-learning is Internet-enabled learning”认为E-learning的基本含义是利用网络实现教育和学习,即使用电脑和通信技术,跨过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来接受高等教育,并可以任意选择教育服务。从而,他认为E-Learning译为电子教育或远地授业较为妥当。

而何克抗教授认为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译法:网络化学习、电子化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他认为E-Learning 不仅是指网络化学习,还应该包括基于多媒体的学习。这一观点十分重要,它强调了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他又认为“电子化学习”的概念过于广泛,因此将E-Learning 译为“数字化学习”。李克东教授在行文时也使用了“数字化学习”的译法。

对此,学者何高大发表了不同意见,何高大认为理解是翻译的基础,认为何克抗教授提出的三种译法更多的是强调学习的手段和模式,并不十分关心学习的效果,学习方法的技术化显然并不是E-Learning 的真正内涵。他主张翻译为“易—学通”。E-Learning“易—学通”是通过使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媒体、学习过程、学习模式、学习策略和学习的评价方法的“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创设一个“以人为本”的高智能化和高效的学习环境(Learning Environment),使学习者积极学习,乐于学习,使学习活动变得有趣、轻松,达到经济学习、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的目的,从而改变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和教育本质,这才是更接近E-Learning的真正本质。

祝智庭教授在《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期的《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一文中将“E-Learning”翻译为“信息化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李芒教授认为对E-Learning的理解,应该全面完整地认识,不仅应该抓住技术本质,而且还应该强调社会性本质。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主张使用“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说法。

(责任编辑:麦田守望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克抗教授诠释教育技术相关问题
新型的学习方式
m-learning
预言2007
K12教育技术未来发展的6大趋势
移动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