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完这则血泪新闻,我再也不会让孩子玩这种游戏了



 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郑州丹尼斯六天地玩叫做“冒险家欢乐园”的攀登游戏时,由于原本应该固定在一起的防护绳子扣错了地方,不幸从三四米高的高空中坠落。

 

随后,小女孩立即被送往医院。经查,孩子颅脑损伤,左前臂尺桡骨骨折,颌面部多发骨折……

  

“丹尼斯六天地,100块爬一次的那个地方,都给我吓恍惚了,孩子一头炸在我面前,她麻麻只会尖叫,孩子吐血,她就用手捂孩子的嘴,跟她说不要捂嘴,不要抱起来,清理呕吐物,头部和身体保持平衡右卧,就是不听,我使劲打了几次她的脑袋,她才冷静下来。”

                                      ——摘自大河网、河南商报

 

丹尼斯六天地,六六周末总活动的地方,甚至那个出事的游戏我们都玩过。


看完这则新闻,我只想说:

1、希望这个小姑娘早日脱离危险;

2、以后我再也不会让孩子玩攀登游戏了。

有安全带,也未必真的安全

这种高空攀爬游戏,很多商场里面都有,尤其是夏天,当室外高温难耐的时候,凉爽的室内游乐设施得到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每次经过,都会看到好些孩子绑着安全带,戴着安全帽、护膝之类的护具爬上爬下。

 

六六也曾玩过,我和其他孩子的家长一样,淡定的坐在游戏外围的休息区,一点儿没想过会有什么危险。

 

毕竟,那不是有安全带呢吗?

 

我没有想过,即使是现场的工作人员,也会有把安全带扣错的可能;

我没有想过,绑着安全带的孩子,也未必就是真的安全。 

可我应该意识到,工作人员也会有万一疏忽的时候,安全设施也会有万一失效的可能; 

而我应该意识到,哪怕只是这万万分之一的隐患,降临在孩子身上,就是百分之一百的灾难。


这种伤害,绝不能被允许。

什么娱乐、什么锻炼勇敢,在安全问题面前全是鬼扯。

 

可以选择的相对安全的活动那么多,那种高空攀爬或者攀岩活动,在六六成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能自己清楚地意识到和评估风险之前,我绝不会让她玩了。

为人父母的责任

可能有人会说,出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你不能为了所谓安全让孩子失去体验的机会,走在路上还有可能被车撞呢。

 

可这就是我要说的,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评估风险,权衡利弊做选择,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我从不是把孩子圈在家里,为了所谓安全让她避免所有锻炼的妈妈。六六三岁多的时候去农耕夏令营在外面独立生活几天,是全班最小的孩子,即使担心,即使时刻准备着老师召唤就驾车把她接回来,但我依然会鼓励她参加。集体活动对孩子进行的锻炼,以及对老师的信任,让我评估风险后认为承担一些预判不到的风险也是值得的。

 

可这种高空攀爬类活动,就我个人来讲,我想不出选择她的理由,风险过高,得不偿失。

 

如果六六过了十八岁,已经独立成人,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她要冒险走川藏线,要体验蹦极跳伞,要全世界做过山车,要挑战高级滑雪赛道,我都只会提醒不会干涉,就像六姥姥一直对我这样。但在她小的时候,没有自己评估风险的能力,我更愿意她玩一些相对安全的游戏,虽然其他游戏也有可能发生安全方面的意外,但想不到没有提前避免的才是意外,高风险游戏可能遭遇的风险,想都可以想到。

 

公允来讲,这些现在被我判断为高风险的游戏,如果设施质量过硬,管理特别到位,人员水平很高,也说不上什么高风险。但最可怕的是,商场里的那些游乐设施,我们作为个人,完全没有能力判断出设备是否过关,管理如何,操作的人是否靠谱。如果管理不到位,别说看起来就很吓人的高空项目,连相对安全的儿童充气床,也会存在很多易被疏忽的安全隐患。

  

之所以能首先想到儿童充气蹦床,实在是因为看过了太多因为孩子玩这个项目而出事故的新闻。

 

百度随便一搜,相关链接就一大把。

  

事故的原因各种各样,比如儿童充气蹦床被大风吹翻,甚至被刮到数十米以外,蹦床上玩耍的孩子被卷到半空中,之后从高空中坠落。

 

在许多事故报道中都有过这样的描述:之所以蹦床被大风卷起,是因为管理人员并没有想到会忽然刮起大风,或者不觉得起风能造成什么影响。

 

就是因为这种“谁也没想到”,蹦床老板没有做好强有力的固定拴牢,孩子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娱乐设施的安全隐患,当风力骤然增加的时候,可怕的事故就发生了。

 

还没有被想到的,就是都以为孩子在小区里就很安全,但家门口的喷泉,有时候也会变成隐形杀手。

很多家长比较担心的是喷泉水不卫生的问题, 但这其实并不是喷泉可能对孩子造成的最大伤害。

 

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喷泉之所以能够喷水,是因为在喷泉设施里,有电。一旦喷泉设施漏电,立马会对在水里的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 

2012年10月,武汉一少年在喷泉里捡皮球触电,危急关头,一名保安跳水救人,不幸罹难。 

2013年7月,山东泰州13岁男孩在喷泉边玩耍,不慎落水,母亲刘女士去拉孩子时被电晕,闻讯赶来的消防官兵在营救时也被电倒。 

2013年8月,北京一公园内喷泉漏电,导致两只宠物狗被电死,狗主人下水救爱犬,同样触电身亡。 

2016年6月,郑州某小区门口,一名6岁的男孩在喷泉池边玩耍时突然遭受电击,不幸身亡。

 

喷泉设施中没有防漏电装置吗?

正常情况下,有。一旦漏电,喷泉的电源会在第一时间自动断开,以避免伤人事故的发生。

但一桩桩血淋淋的教训告诫我们,并非所有情况都是正常,喷泉漏电现象并不能完全避免。

 

而我们做家长的职责之一,就是尽量评估和减少这些不正常的事情发生,保护孩子远离不正常,杜绝危险。


大型攀爬设施的事故、充气蹦床的事故、喷泉漏电事故,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设备出现的问题,天有不测风云。但实际上这些事故的核心,都在于管理不善、缺乏监管、培训不到位、维修不及时的人祸。

 

我们总说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任何活动,任何运动都可能会有伤害,但是这些伤害不应该来自别人的疏忽和不尽责,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帮未成年的孩子进行风险控制。

 

如果家长有着足够的风险意识,而且对自己的专业判断(诸如复查安全带是否系的牢靠之类问题)比较有信心,权衡利弊,觉得自己有把握确保孩子安全,当然很多活动都是可以体验的。

 

但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我依然会让选择环境比较好,管理更正规的游乐场带孩子体验各种游戏,虽然也不能确保百分百安全,比如哪天突然被某个熊孩子推下滑梯什么的,但那真的是意外,而且造成严重伤害的可能性较低,我们没必要因噎废食剥夺孩子的全部乐趣;但高空攀爬类的高风险活动,我一定不会让孩子再玩了,因为别人的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从各方面考量都得不偿失;至于喷泉,当然是要远离的,本来就不是给孩子玩的地方。

 

今天的话题实在有些沉重,但这种危险意识,是每一位孩子的看护人都必须拥有,并且牢记于心的。

 

还有哪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游乐设施或是娱乐场所呢?希望大家在留言中共同探讨,提醒身边的人,远离危险,处处留心。

  

END

罗罗有话说:

昨天朋友把新闻推送给我的时候,只是知道那是六六的活动区域,提醒我以后商场玩要多个小心。当我说要公号提醒这件事的时候,朋友很诧异,说我疫苗事件后好像都不谈论新闻了。确实不爱跟热点,但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实在太大了,因为那种风险,我曾经就因为有安全带的存在,几乎忽视过。而很可能带孩子玩这些游戏的父母,大多数都没想到会有这种风险,提醒朋友,是责任和义务,就像朋友提醒我一样。

稿子在推送前预览出去给几个朋友提意见,有人说我结论应该是让大家玩高空攀爬游戏的时

候小心,而不能说以后我不让孩子玩了,会显得我比较专制,和我平时开明,尊重孩子的妈妈形象不符。朋友的意见是为我好,但怎么说呢,我还真没在意过自己是什么形象,真实的我什么样,呈现出的就是什么样。

 

从我昨天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到现在,跟一堆人讨论和探讨后,我的想法依然没有变,以前过于相信那些游戏设施的安全带了,现在都后怕的厉害。我没有理工男们的水平,可以自己检查设施的安全性,检查工作人员是否给穿好安全带,所以,远离是最有效的手段,而且,那些高空活动也实在找不出非玩不可的理由。或许我是做不到100%的开明,但在孩子坐车不愿绑安全带的时候我也是专制的,安全第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拓展阅读

点击下面的标题直接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顺畅、和谐的人机协作高空作业方式——来了!
因操作不当,从安全爬梯中滑落,坠亡!关于河南“10.25”高坠事故的通报
【儿童安全】儿童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防范要点–澳洲相关信息分享
这些用电知识,电力蜀黍希望你家孩子牢记!文末有惊喜哦
必看丨两幼童在天津一商场坠亡 为人父母请牢记九大提醒 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