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给孩子的爱是否夹杂着伤害?——CBT给你解说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起源

  自杀:凯瑟琳的拿手好戏

  凯瑟琳·亨德森,30岁,女性,已婚,无子女,和丈夫住在郊区中产阶级的住宅区。

  凯瑟琳在精神病医院住院至少有10次,有一次还呆了6个月以上。住院的原因皆是因为自杀意念(一次差点付诸行动)和准备自杀,她至少10次喝下次氯酸钠漂白剂,还有多次割伤自己以及自焚。她的家人觉得不让她住院实在太危险了。

  凯瑟琳每次尝试自杀前往往有一个特定的“事件链”。事件链通常始于一次人际交往的事件,大部分是和她丈夫有关。这个事件会引发凯瑟琳受威胁、被批评、不被爱的感觉(通常这些感觉都是没有客观事实根据的)。这种感觉常常伴随着自伤或自杀的冲动,凯瑟琳越是感到绝望或愤怒,这种冲动就越强烈。凯瑟琳的冲动下面往往隐藏着这样的想法:“我死给你看!”。

  凯瑟琳虽然能够顺利地学习和工作,但是她的人际关系非常不稳:极其容易而且没有什么明确的理由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有时显得通情达理而彬彬有礼;有时看起怒不可遏且不可理喻。一会儿对你非常感谢和友好,可一转眼就跟你翻脸,充满敌意。这样一来,她那些为数不多的朋友就想要离开她。凯瑟琳又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经常以自杀来威胁他们不得离开自己,其结果朋友们没有办法离开她。

  除了自杀以外,凯瑟琳的人际互动模式非常奇怪。

  比如说,一个朋友让她失望,说好了一起吃午饭却没来,她认为这个对她的侮辱,感到自己被对方讨厌和拒绝。这种情况下,一般人的反应是感到愤怒并与其断绝往来。但凯瑟琳不这样,她反而去讨好这个朋友,急于证明自己需要这个朋友。

  要是她的举动和表现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优秀和杰出,她不会感到自豪和开心,而是充满焦虑。她会认为别人觉得她很自负,会离开她。因此,她会反复向他人证明自己有多差劲。比如主动表示不胜任,向他人求助等等。他以此显示自己需要他人关注和帮助。

  童年经历:父母的伤害中夹杂着爱

  凯瑟琳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为什么凯瑟琳会存在人格障碍问题呢?我们需要从凯瑟琳的童年说起。

  凯瑟琳的父亲和母亲都有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双亲都长期罹患抑郁症,并有酗酒的病史。凯瑟琳的父母经常都处于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的状态,对凯瑟琳很少有什么笑脸。经常不知道因为什么缘由,把凯瑟琳暴揍一顿,揍完之后,又把凯瑟琳抱在怀里痛哭和道歉,告诉凯瑟琳说,妈妈因为爱才惩罚她。

  在凯瑟琳的童年里,她不知道何时会遭受父母的暴揍,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得到父母的温情和爱。

  有一次,她在外面玩耍不小心被玻璃割破手腕,鲜血直流。当母亲闻听女儿受伤后,抱着女儿跑到了镇上的医院救治。养伤期间妈妈温柔和慈祥,可凯瑟琳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妈妈又恢复了阴晴不定的情绪模式。

  那一年,凯瑟琳七岁。

  自那以后,凯瑟琳逐渐意识到:受伤才能得到关怀和爱,健康和心情良好会带来不幸。

  尽管如此,父母还是供她读书上学。凯瑟琳还是考上了大学,也在一个不错的公司找到了工作。她和父母一样,也曾有酒精滥用病史。他和丈夫也是上大学时在酗酒者匿名互助小组中认识的。

  爱即伤害:CBT的核心信念

  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客体关系理论有着精彩的分析,不过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解释可能更为通俗易懂些。

  CBT从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维度来分析人格障碍。

  CBT认为,父母教养和其他重要他人与患者互动过程促进患者核心信念的形成,而患者与重要他人(包括父母、老师)互动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应对这些问题的补偿策略。

  父母阴晴不定的情绪,不可预期的阳光暴雨,时常遭受暴力惩戒。这些经历都让凯瑟琳形成了我是“不可爱的,无能的”负性核心信念。自己因为“不可爱”,因而受到父母的责罚,自己因为“无能”往往达不到父母要求。

  对凯瑟琳来说,她渴望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和爱,但她得到爱的同时,却遭受了伤害。这个伤害驱使她远离,疏远让他获得安全,但同时孤独降临。孤独又驱使她寻找亲近,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回到身边得到了温暖,又受到了伤害,她又逃离了。她与父母的关系就是在疏远和亲近之间循环往复。

  她的这种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影响了后来与丈夫和朋友的关系。她也是应用“疏远-亲近”循环往复模式,与这些人打交道。


  从CBT的补偿策略分析来说,边缘性人格障碍者同时拥有两种矛盾的补偿策略:依赖策略和警惕策略。

  他认为自己的无能的,因此需要依赖他人才能生活,故此,患者往往在别人面前表现差劲,特别担心别人说法自负。这就是应用了“依赖策略”

  但同时他又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因而担心来自他人的敌意和攻击,故此表现得非常警惕,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言行进行歪曲的解释。这就是应用了“警惕策略”。

  凯瑟琳与丈夫或其他朋友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她使用了警惕策略,把倾向于把他人的言行歪曲为批评她、指责她、侮辱她,这激活了她的负性核心信念“不可爱”,故此,促使她采取自杀威胁方式。

  凯瑟琳的自杀行为,可能源自从童年时期她受伤得到母亲呵护。在凯瑟琳的经验中,当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能够得到亲人的关注和爱护。一旦他们能够因为自杀而关注自己,这就说明他们是爱自己的,也就证明自己的“可爱的”。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错误应用这些策略,或同时应用这两者策略,给他带来造成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在亲密关系问题上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大策略拯救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图式概念化
关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几个常见的误区
交到情绪不稳定的男朋友,我该怎么办?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5大特征有一类人,跟他们相处起来,会非常累,他们或许不自知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