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出“2亿多”的斗彩瓷,两岸故宫里有多少?(资料片)

斗彩灵云纹杯,明成化,高4.4cm,口径7.5cm,足径3.5cm。

杯撇口,深腹,圈足。外壁通体斗彩装修。腹部四面画团形灵芝纹,周围绘对称的花草纹。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两边栏。

此杯胎薄体轻,纹饰新颖别致,构图疏朗,以红、黄、绿等釉上彩装修,颜色调配和谐。因为团形灵芝远看似一团祥云,故名“灵云杯”。

清雍正期间景德镇御窑厂曾拷贝此杯,与真品画风、纹饰、外型较为类似,但画工愈加精细。

斗彩缠枝莲纹罐,通高8.3cm,口径4.3cm,足径6.5cm。盖口径5.6cm。

罐直口,丰肩,圈足。口外有青花双弦纹两道,均填以黄彩。肩上以青花绘下覆莲瓣纹一星期。罐身以青花绘缠枝莲花6朵,茎、叶为绿色。胫部绘一星期上仰莲瓣纹,近足处有黄彩及青花弦纹各一道。足内青花楷书“天”字,俗称“天字罐”。盖平顶,中心青花绘图画式团莲一朵,上敷红彩,外环以青花双线,线内填黄彩,盖边饰青花卷枝纹一星期,近口处亦绘青花双线一道。

此罐外型正经俊美,颜色艳丽柔软,是明成化时瓷器的典型器。

斗彩开光折枝莲纹罐,明成化,高12.6cm,口径6.3cm,足径6.5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斗彩装修。腹部四面菱花形开光内绘折枝莲花,以花叶和折枝莲相隔。肩与近底处别离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 “大明成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形体俊美,胎质皎白细腻,厚薄均匀,颜色丰厚,以填彩为主,点彩为辅,纹饰描画工整。此种成化斗彩罐除了画折枝莲纹外,还见有画菊蝶纹、宝相花纹者。

明成化斗彩的外型皆细巧,无大器。从现有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看,最高的瓶仅高19厘米,罐通常高8—19厘米。不管何种器,其器形都具有圆润正经、清雅雋秀的特色。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明成化,高11.8cm,口径6.6cm,足径8.8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圈足。通体斗彩装修。腹部绘四只海兽及海水江崖、朵云纹。肩与近底别离绘下覆、上仰蕉叶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天”字款。

此罐胎体轻浮,透光度强,从内壁可窥见外壁的纹饰。装修以红彩和青花为主色,黄彩和绿彩为辅,明丽顺眼。画面海水汹涌,浪花飞溅,海兽形体由象头、狮身构成,腾空而起,凶狠反常,体现出明代成化期间景德镇御器厂制瓷工匠高明的绘画技法。

此罐因外底书“天”字,俗称“天字罐”,是成化斗彩瓷中的名品。这种成化斗彩天字罐一直收藏于宫中,清雍正、乾隆时宫殿档案中称之为“成窑五颜六色罐”或“成窑天字罐”。除海水异兽纹,有的天字罐以海马纹、海水龙纹、缠枝莲纹等做主题纹饰。

斗彩高士杯,高3.4cm,口径5.9cm,足径2.7cm。

杯敞口,口沿微撇,口下渐敛,浅圈足。足内两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杯外壁绘两组斗彩纹饰,一为“王羲之爱鹅”,一为“俞伯牙携琴访友”,故有“高士杯”之称。画面中王羲之着红衣,临池仰望水中游鹅,身后一绿衣童子手捧书卷,附近环以垂柳、野花,彩云轻飘。另一面俞伯牙服绿衣,头扎双髻,稳步前行,一红衣书童抱琴相随,附近松柏苍翠,野菊丛簇。两组画面之设色以釉下青花、釉上红彩及水绿为主,略施黄、赭二彩,艳丽明快。

此杯外型轻盈,画面构图真假妥当,主次清楚。

斗彩婴戏图杯,高4.8cm,口径6cm,足径2.7cm。

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杯里口绘青花线纹一条,外部通景绘婴戏图:天空彩云飘浮,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另一童观看,作欢舞状,其余三童持花为戏,空位辅以葵树、芭蕉、桂石、花草等纹饰。除青花外,还填以红、绿、赭三彩,足内双栏中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斗彩草创于明宣德年间,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勾线,再以釉上彩绘填彩的方法。斗彩技能至成化年间趋于成熟,烧制的斗彩瓷也最为精巧,因运用的是国产对等青料,具有呈色稳定、色泽浓艳的特色,再加美丽的釉上颜色,使其构成主次清楚、交相辉映的艺术格调。《博物要览》云:“若宣窑五颜六色,深沉堆垛,成窑用色浅深,颇有画意。”成化官窑成品多见高足杯、酒杯、盘、碗、罐等小型器物,外型细巧奇秀,胎体细润,彩料精纯,绘画浓艳幽婉。此件斗彩婴戏图杯即其间的代表作之一。此杯外型轻盈秀雅,胎体皎白细腻,所绘婴戏纹饰为成化器中罕见的体裁,愈益宝贵。明嘉靖年间有此件器物的仿品。

斗彩鸡缸杯,明成化,高3.4cm,口径8.3cm,足径4.3cm。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细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正经婉丽、清雅隽秀的风味。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现象。足底边一星期无釉。底心青花两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外型、新鲜可人的装修、精美的技能而历受赞赏,可谓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皎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软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般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艳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色之妙。整个画面神采飞扬,尽写生之趣。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殿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较为贵重。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髦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因为鸡缸杯的贵重,引来拷贝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佳,从外型到纹样都靠近原作,鉴别时须从外型、胎釉、颜色及款识上细心品察。

斗彩团莲纹高足杯,明成化,高7.2cm,口径6.7cm,足径3.4cm。

杯口微撇,深弧腹,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内、外近口沿处各有青花弦纹一道,近足处有青花弦纹两道。杯外壁斗彩装修,腹部均匀分布团莲纹四组,间以上下对称的变形花叶纹。足内沿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横排款。

此杯纹饰选用勾勒平涂施彩,颜色均匀,微微凸起,赋有写实感,时代特征明显。故宫博物院收藏数件成化斗彩高足杯,制作皆俊美,图画新颖,除了画团莲纹以外,尚见有画缠枝莲、花鸟纹者。

明成化斗彩的胎质皎白细腻,薄轻透体。其釉色乳白柔软,更能衬托出斗彩的艳丽清雅。它的颜色丰厚,青花呈色幽倩浓艳并有通明感,釉上五颜六色则有红、黄、绿、紫四大类十几种,五颜六色制造灵活自若。

明成化鲜红釉盘,高5cm,口径20.9cm,足径13.5cm。

盘敞口,弧壁,圈足,底微塌。因形似鸟窝,俗称“窝盘”。盘里及足内均施白釉。外壁施高温铜红釉。红釉釉层肥腴,呈色艳丽,灿若天然红宝石。因为釉层气泡大且密布,釉面泛桔皮纹,使入射光线发作散射,视之柔软顺眼。圈足外墙积釉处红里透黑,宛如青虾之背。口沿因高温烧成时釉料熔融、垂流而显露白色胎骨,构成一道圆润的白边。胎体较厚,外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色泽浓艳,抑扬有力。

明代鲜红釉瓷器以永乐、宣德时产值最大,质量也最佳,尔后因技能等方面的因素,出产渐入窘境,产值锐减,成功之作很罕见。至嘉靖时,虽然宫殿再三催烧鲜红釉瓷器,但因为烧造难成,有关官吏不得不恳求以简单烧造的低温矾红釉取而代之。

传世的成化鲜红釉瓷器极端罕见,故极宝贵。前些年景德镇珠山成化官窑遗址出土成吨的瓷片标本,鲜红釉瓷标本仅属单个,而上述鲜红釉盘标本亦属仅见,阐明成化鲜红釉瓷只是偶尔烧造。这种盘的外型、釉质(釉内气泡、桔皮纹等)均极似宣德鲜红釉盘,如无款识,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宣德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明成化斗彩
价值连城的极品青花瓷器【20P】
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精品瓷器(三)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4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 雍正粉彩瓷器鉴赏
台北故宫文物:陶瓷艺术(明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