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争鸣】ofo全面向摩拜“靠拢”,还来得及吗?

昨天下午,朋友圈霸屏的马化腾跟朱啸虎对撕,将共享单车的模式之争又推向了高潮。在他们的朋友圈里,两人争执的焦点是智能锁的真伪。

实际上,ofo与摩拜从创立初始在模式上就完全迥异,走了两条完全相反的方向。你会发现,摩拜一直坚定地按照自己最初设计的路线在走,而ofo的步调似乎不断在调整,甚至模式上开始全面向摩拜靠拢。为什么这么说,别急,懂懂后面再做详细地阐述。

先说说,今天早上懂懂受到的“惊吓”。早上起来,手机里的各个群都在转这个:

懂懂惊呆了:记得ofo一直99元押金呀,而且一直以低于摩拜299元押金而自豪,以往的宣传不是一直宣称信用可以免押金吗?怎么一夜之间,押金大涨到199元?!这是向摩拜“靠拢”了?

这一次,ofo又用行动“承认”自己错了?“来来来,在押金的问题上还是先向摩拜靠拢一下吧。”

其实,这半年多以来,ofo虽然嘴上不承认,但一直是在默默地向摩拜靠拢。

先说ofo。ofo起源于校园,投资人朱啸虎最初发现ofo并决定投资的时候,也是在北京的一座校园内。初创阶段的ofo主要生存于大学校园中,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每个校园的门口会有一个工作人员“看守”,单车不允许出校园,这时候的运营难度并不太大。同时,不需要智能锁,也不太需要对车身的设计做太多改造,普通自行车就可以搞定。

所以,那个时候的ofo,对车辆本身的设计还是“传统模式”,只是在运营模式上做了一个创新。但是这种模式,只适合于校园封闭的环境。

摩拜的起源是在2014年11月,胡玮炜牵线把汽车设计师介绍给投资人李斌。在那个聚会上,李斌提出“无桩智能共享单车”的初步构想。

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实现起来太难了,没有跟进。但胡玮炜觉得这事儿的社会价值极大,值得一做。后来她组团队,拿天使融资,重新设计适合城市共享的车型,考虑设计智能锁,设计运营模型,找专门的生产企业改造生产线来生产全新设计的自行车。这些优化和打磨的动作,贯穿了整个2015年。

到2016年4月22日第一辆摩拜单车出现在上海街头的时候,摩拜已经投入了一年的研发时间,为“城市共享”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单车运营体系。

所以,摩拜是为城市共享而生,ofo是为校园共享而生,两者在单车的设计和运营模式上,都不一样。如果说谁先面市,当然是ofo先出现在校园中。后来,当摩拜出现在上海街头,并成为一道风景的时候,ofo也意识到,城市共享才是真正更大的市场,于是开始向城市全面扩张。

所以我们会听到两种说法:ofo说自己是第一家做共享单车的企业,摩拜说自己是第一个做城市共享单车的企业,后来又称自己是“全球首款无桩共享单车”。

其实ofo和摩拜都是“第一家”,只是他们第一家前面的“定语”不太一样。无所谓了,因为他们的竞争全面在城市展开,谁是第一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的方向是对的。

如果方向不对,跑得越快,漏洞就越大。

1

先说说车身

摩拜是完全重新设计了一款新形式的单车。因为基于城市共享的场景,与私人自行车不一样,肯定要考虑结实、少维修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摩拜采用了轴链、实心胎、一体化车架等等全新的设计。同时,为了生产这辆全新的车,传统自行车的生产线根本做不了,摩拜又与供应商合作,建全新产线,提高车的质量。

其实第一代摩拜褒贬不一。因为造型和颜色独特,确实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和尝鲜的意愿。而且第一代车确实足够结实,很难人为损坏。但问题在于:太---沉---了!很多用户曾吐槽:骑摩拜有利于减肥。

摩拜此后一直在改进车的设计。比如车身沉重的问题是其后几代车型最首要改进的方面。但是摩拜还是坚持最初的想法:城市共享单车,一定跟普通家用自行车不一样,要根据新的应用场景去设计。并且在运营中,发现问题就抓紧调整设计。

摩拜不同,ofo一开始是延用了传统车型,并未对车辆本身做太多设计,而且也都是找的传统自行车生产厂进行生产。

ofo第一代出来也曾褒贬不一。一方面有人说ofo轻巧,好骑;但另一方面很多人抱怨:找到一辆完好的车不容易。ofo确实损坏率高,这是所有用户都能体会得到的。只是数据没有办法统计,因为ofo自己也不知道数据。

ofo跟摩拜一样,也是在不断更新设计,推出新车型。但不同的是,ofo不断地调整等于是否定了最初“普通家用车”的思路,转而针对城市共享场景开始改变设计。而摩拜的设计方向一直没有变,只是在车身的设计细节上不断调整。

所以,从车的设计上来讲,ofo已经在慢慢向摩拜靠拢了。

ofo为什么从校园进入城市之初,不在单车的设计上先下足功夫?因为风口来了,等不及。“低成本快速覆盖就是最好的。”朱啸虎如是说。

2

再说说车锁

关于智能锁与密码锁之争,已经说太多了,这是两家企业最大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把锁,两家公司本质上的运营模式也完全不同。

ofo一开始比较坚持密码锁这个方向。密码锁相比智能锁,除了成本低,再无其它优势。因为密码锁,一方面很多人把ofo作为私有产品,另一方面网上也出现诸多开锁攻略。所以,ofo在损坏率高的前提下,又出现高比例“免费”用户。如果没有租金,ofo还能运营下去吗?

朱啸虎今年3月份的时候是这么说的:“目前ofo共投放了200万辆车,ofo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车本身就没有锁,通过车锁漏洞可以免费打开,免费骑,加上有三分之一是被私自占用或其他,所以,每周几次免费骑,是无所谓的。靠剩下三分之一的租金,我们也是能赚钱的。”

虽然投资人说ofo的密码锁问题不影响赚钱,但最近也一只考虑换智能锁的问题。今年初就开始与合作伙伴投入研发,高管也频频表示会在下半年大面积使用智能锁。

所以,从智能锁这个角度来看,ofo也开始向摩拜“靠拢”了

车锁,原本是两家最大的不同,现在看来也变得相同了。不过,关于ofo换的是什么智能锁,可能还会有些疑问,昨天马化腾跟朱啸虎的怒怼中可以看出,马化腾似乎并不认同ofo的“智能锁”,称:“小灵通”肯定是要废掉的。

3

最后说说今天的热点:押金

这点原本是ofo攻击摩拜的“把柄”,如今ofo自己也开始向摩拜“靠拢”了。

今天早上,ofo上调押金的事一出来,朋友圈里就炸了:说好的要免押金呢?

ofo公开的解释是:

“ofo正在建设一套全新的智能信用体系,在这套体系中,用户日常的用车习惯和信用评级都会成为押金的参考系数之前支付99元押金的老用户,只要不发生押金退还,用户仍将正常使用,无需补齐押金差价。”

关于押金一事,ofo是真的真的出尔反尔了!!

其实,ofo一开始押金低于摩拜,99 VS 299。从用户的角度来讲,无疑更喜欢ofo的低押金。所以ofo在消费体验上是胜出的。

后来,ofo通过与支付宝的合作,开始推行“信用开锁”,表示不需要押金。

ofo创始人戴威曾这么说:

押金在我们(ofo)模式诞生的时候,就没有这个东西。在我们看来,它不是共享单车这个模式中必要的或者是重要的一份事情。我们现在跟蚂蚁金服,跟芝麻信用也在合作。在上海地区试点,650分以上是不用缴押金的。所以押金对于ofo来说,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更低门槛的使用共享单车。这个方向是我们会坚持的。

在今年1月份,ofo正式对外宣布其研发的第一代智能锁时,曾有用户担心成本转嫁到用户身上。而当时ofo公关总监史少晨对媒体表示:按计划,ofo会逐步将旧车中的机械锁更换为新智能锁。即便新车拥有了新的智能锁,增加了成本,但ofo对用户的收费方式并不会改变。用户仍然只需缴纳99元押金,同时骑行每小时缴费1元。

朱啸虎也曾对媒体说,作为投资人也认为押金是不合理的现象,最终还是要回到服务和技术的本质上。

啪……啪……啪!

昨天99,今天199!

不是说好对用户收费方式不会改变吗?不是说好了坚持降低使用成本吗?不是说“信用开锁”更合情合理吗?

打得好疼……

网上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描述摩拜创始人胡玮炜的话:如果失败了就当是做公益。可是懂懂怎么觉得,ofo原本的思路更像是在做公益呢?

ofo一贯的风格和态度:车坏了没关系,我们的车还有很多;没定位系统没关系,哪儿都能找到小黄车;密码锁被破解没关系,我们还是能赢利;不用押金,大家也能随便骑;这才是最有效的广告……

如今,ofo的“公益”做不下去了?开始加智能锁,开始上调押金,开始向摩拜的模式全面靠拢?

长期观察共享单车,懂懂认同摩拜一开始的模式设计。摩拜闷头设计、研发、规划了很长时间,才正式推向市场运营。本来以为想得很周全了,但真正运营后还是会发现很多问题,于是边运营边调整。好处在于,最初的整体设计方向是对的,调整都是在细节上。

这样向前猛跑,方向不会跑偏。

ofo是在看到摩拜铺向城市之后,匆忙开始向城市扩张,在模式上并没有想太清楚,只是把校园里(封闭环境)的单车放到城市(开放环境)中去。在资本的裹胁下,必须要先抢占风口,对于ofo来讲,规模是第一位的。所以回看ofo这一年多的打法,关键点就在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铺出最多的车、占领最多的城市、完成最高的覆盖率。

于是,方向偏了,越猛跑越发现需要纠偏。

所以ofo在原来的轨道上冲刺,随着速度越来越快却发现方向不对,于是边加速边调整。但惯性加速度,包袱越重,转向起来越难。之前已经有600万辆单车在路上,还有近1000万的订单等在工厂里,都换锁?这要改起来,何其难啊?

借用一个读者的话: 以上都能说明创业公司的发展路径多么珍贵,在ofo忙于抢时间争速度,全公司上下众志成城争夺市场的时候,摩拜却步步为营,因为摩拜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所以摩拜并没有把全部精力和资金放在前期铺量和打广告上面,而是潜心钻营,研究车型,研究价格,研究好玩的有趣的与用户互动的活动和体验......创业并不是短期的攻坚战,短期目标固然重要,但长期方向和战略才是生存的根本。

懂懂笔记

懂懂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

冷眼旁观,麻辣点评,深入分析,帮助你用新的视角了解快速变化的产业。

创始人懂懂于2014年、2015年分别参与了《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两本畅销书的撰写。于2016-2017年独立撰写《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懂懂笔记】是全平台自媒体,团队原创内容发布在微信公号、百家号、新浪创世纪、网易、雪球、企鹅号、界面、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蓝鲸、UC头条、北京时间、虎嗅、钛媒体等十几个科技类主流平台。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摩拜ofo告急?挪用用户60亿押金: 摩拜OFO均表示是造谣!强烈谴责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分析
摩拜和ofo回应押金质疑:专款专用,可随时退还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已经不仅仅是免费了
交通部新规“不能收取押金”,共享单车未来道路变窄。
没有优秀的财务有多可怕?共享单车疯狂背后靠什么赚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