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力电器的风险在哪里?

格力电器在以往的时间里是一只大牛股。公司的空调业务不断突破“天花板”,利润更是跑在营业额增长的前头。 高利润率,高ROE创造了制造业的奇迹。

这里面,格力的领导团队,企业文化,口碑品牌都形成了不错的护城河。

但是,格力也不是没有风险。以个人愚见,格力最大的风险在于路径的选择。

周所周知,格力急需在空调之外开辟第二战场。目前格力尝试过的有:

生活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被否定);智能制造;芯片(刚刚开始);

其中,以市场的角度观察,手机可以说是失败了。销售量完全谈不上规模,从开始至今应该是一直赔钱的。但是有意思的是,从外部观察,董明珠并没有把摊子铺的太大造成大的亏损。硬韭菜在手机业做过,知道摊子铺开的损失大概每年是个什么量级,以往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就是一个反例。目前,在格力的年报中手机业务并没有对公司的业绩形成拖累。这说明董明珠自己对手机业务是有数的,但是又不服输,于是就拖着,少亏当赢。

生活家电也不能说成功,因为至今体量非常有限,完全无法替代空调业务。

智能制造是硬韭菜最看好的。原因是该业务符合我认为的有利条件:

1. 有协同效应。2.有技术储备。3. 行业有前途,体量够大。4. 循序渐进,快速迭代,小步快跑。避免一杆子大投资到错误的方向。

但是,目前为止,智能制造业务还需要时间。大小股东也需要沉得住气,等得起。

至于汽车,已经被否了。本来是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目前看,董并没有想放弃。比如说,银隆当下的实权高管都是格力过去的。还有就是,董的6000亿目标。翻开A股软件看看就知道了,年营业额4000亿以上的非垄断制造业只有一个,就是汽车业。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董一定会整合银隆。

芯片,是格力刚刚开始的一项投资。对此,我是外行,没有什么看法。如果是空调芯片设计的话,本身有协同,有一定的基础,但困难也不小。主要是对手是世界级的选手,且对手都有自己的生态群。即使早出芯片,质量是否够好,其它家电厂商是否会用,成本是否合适,都是个问题。

董明珠希望能够在空调之外创出一片天地,使得格力能够持续发展的急切的心态是可以感知的,但是切忌急于求成。

以银隆收购为例,不妨比较一下美的对库卡的收购。美的对机器人行业有意已久,但是并没有因此乱了步骤,而是一步一步来,从外到内去了解收购对象。先是和安川成立合资公司,我猜测当时对安川有意,于是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共同赚钱,另一方面更多地了解行业,企业。接着,又买入库卡的股票,然后增持。在此期间,大致了解比较库卡的优势,同时可以和管理层以及大股东进行沟通,取的谅解和共识。实际上,美的收购库卡时,库卡的大股东以及管理层非常配合。

对比银隆的收购,是有差距的。首先对银隆的价值给出了过高的股价。这个是提议被否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银隆的技术是否适合乘用车。目前看到国内的权威以及国内外的实践是否认的。除非有技术突破,否则银隆的技术很难用在乘用车(小客车)上面。再次,就是银隆的管理。通过最近董明珠任命的新银隆高管的说法,过去银隆的管理不是一般的差。以上是对外。对内显然董明珠并没有和股东进行充分的沟通,过于自信,如此才使得收购议案被否。对于否定该议案,硬韭菜荣幸地投下了否定票,捍卫了自己的利益。

今天重提银隆案,主要原因是因为董的新计划很可能又会重启银隆的收购。还有就是芯片的制造。硬韭菜曾经在北电网络工作过,那是一个寿命超过百年,曾经引领通讯行业龙头的企业,但是过于自大,在泡沫时期大手笔收购,以及几次路径选择错误之后,终于以破产的结局黯然离场。 说这个是想说明,企业虽大,如果没有危机感而自大,缺少谨慎,调研,对专家的尊重,一旦选错路径,后果可能是致命的。

看到格力最近的新闻,有感而发,随手涂鸦,没有什么准备归纳。希望有缘者理性讨论。(作者:坚硬的韭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格力电器(SZ000651): 董明珠太霸气:买格力总比买乐视好 明年空调全用自家芯片! 5月31日...
64岁董明珠退休将近: 一年帮格力赚来220亿, 坚决要投入研发芯片
董明珠语出惊人:过去30年,格力被空调“绑架”了
「报告」格力电器的投资价值变了吗?
两个千亿家电巨头5年仇怨背后:两个亿万身家职业经理人的角力
从半年报看全年: 美的净利润或破200亿, 格力被甩第一阵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