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求一枝独秀·但求满园春色——钱瑞华音乐名师工作室的立意与追求

不求一枝独秀

           但求满园春色






 通过名师的引领,辐射教师群体,促进教师人才快速成长,是当前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的人才培育得力机制之一,也是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环顾省内外诸多名师工作室的“运营”,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例子,一大批有理想、有干劲的年轻老师得到茁壮成长。笔者认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固然重要,但在非常有限的时段内,如何发挥研修共同体的最大效益,拓宽每一位学员的学术视野,深化个体的教育哲学观,培养深厚的教育情怀,反倒是建立名师工作室的应然之举。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导师,需从全面发展的视角、前瞻的意识来规划工作室的立意与追求。力求让每一位学员学会自主学习,得到持续发展,习得更多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与好品性。以下,笔者就结合本人工作室的两年规划,从“攻术”、“成器”、“得道”、 “化境”四个方面,谈谈音乐名师工作室人文建设方面的思和行。


我的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历时两年,已于2017年6月份顺利结业。学员共有12位,均为清一色的娘子军,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全面覆盖。在她们中间,有来自中心城区的名校,也有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校,教学背景差异很大。12位教师教龄也极其悬殊,年长的已工作20余年,年少的则刚出校门,初为人师。加上她们的专长各不相同,有擅长写作的,有擅长课堂教学的,有擅长社团指导的,有擅长乐器表演的,可谓五花八门,各具特色。

基于对她们基本情况的分析,我们首先设定了工作室的研修目标:“突出音乐性、发扬个性、改变惰性”;并对工作室的研修愿景做出美好的期许:坚守“自我”、保留“真我”、力求“忘我”、重塑“新我”。期望通过系列音乐活动和学术研究,让每一位学员的学习力、行动力、专注力和毅力得以质的蜕变。

“术有专攻、业有所精”

                   ——专业熏陶中显本色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专业技能是我们这门学科的独门绝技,也是学科的最大特色与亮点。针对一线教师疲于教学、疏于自我专业练习的现状,我们工作室首先开设了学员“和声训练课”,让每一次集训在美的和声、和谐的声部合作中开始。之后,又陆续开展了“艺术歌曲的弹与唱——同伴协作”音乐会,“学瓯戏、品瓯韵”等系列特色培训活动,给工作室平添了很多雅兴和情趣。通过歌唱、合唱、伴奏、排演等艺术合作项目,打造以“合”为核的艺术团队,旨在强化“我们”、追求“融合”、锻造“合力”。

当然,工作室也非常注重与省内外高端教研团队的互动与交流。2015年12月联手浙师大音乐学院,成功承办了第九期浙派中小学音乐名师班学员的“合唱与器乐教学”专题研训活动,工作室开出了10节公开课,也观摩了省内外优秀教师带来的6节展示课,受益匪浅。2016年,浙江省第二届“器乐进课堂”专题培训活动在温州乐清举行,高端的互动和交流为学员们打开了视野,盘活了思路,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器乐教学理念。两年中,我们还先后赴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地,参加各类工作坊展示会、新常态音乐课堂观摩会、全国戏剧教育高端论坛、曲艺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考察等活动,大大丰富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每位学员深知,只有时时刻刻了解学生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把真正的“美育”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灵。

同时,作为导师,我也积极为省内外音乐教师、音乐学子分享我的音乐教育经验,传播我的音乐教育思想。两年间,多次应邀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专业研讨会,阐述个人观点,被浙师大教师培训中心、浙师大音乐学院、浙师大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中心、温州大学、温州大学音乐学院、温州市教育局、温州市少艺校等专业院校和教育机构聘为校外专业实践导师。

 攻术:了解自己所长,力求术有专攻。在某一领域尽己所能去攀登、去突破,锻造坚韧不屈的毅力和品格。所谓术,学养也!


“玉不雕、不成器”

                   ——课堂演练中增底气



 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是我们名师班的工作重点。上好“特色课”、“研究课”,多出“示范课”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工作室紧紧围绕“静态观课、动态议课、集体备课、个体上课、阶段磨课、指导他人做课”这六个阶段目标,有序加强学员的构课能力,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剖析”,真正明白“教学相长”的涵义。

两年来,我们扎根课堂研究,举行了多次“先规范、后出彩”进阶式的说课专题指导活动,并紧紧围绕“歌唱教学”、“合唱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四大版块内容展开全员公开赛课活动。短短两年,向音乐教育同行成功推送国家级公开课3节、省级12节、市级34节,获得一致好评。

作为导师,笔者尤为关注每一位学员教学个性的成长。在学员互比互学的良好氛围中,通过规范的流程、同伴的启迪、实践的磨砺、自觉的反思,灵活定制“风格教师”。如高中段马赛葛老师人文气息浓郁的《星星索》、叶丽霞老师创意睿智的《现代舞》、徐春梅老师说演结合的《中国歌剧的形成与发展》和小学段魏宁老师机智诙谐的《丰收的日子》均获得部级优课;郑旭英老师技趣相融的《歌唱美丽的家乡》入选浙江省“天天公开课”展示行列;再如吕媚媚老师的柔美,林天姾老师的即兴,陈晓雯老师的情境教学,李伊凡老师的游戏教学,徐丽燕老师的故事教学,无不散发着独特的芳香,深深吸引着学生。

成器:要想内心丰盈,就要学做一只低沿的、宽口的、且能自我发酵的器皿,广纳一切内心所喜与挚爱。所谓器,雅量也!


“智慧取舍、道法自然”

                   —— 科研实践中得方法



重计划,巧安排,做真实的研究是工作室一贯秉持的研究态度。笔者鼓励学员们循着“有何?”“为何?”“如何?”“何用?”的思维路径,加强自我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和推广应用等能力,并邀请多方专家诊断把脉,让她们真正爱上“教科研”。

教科研提升发于专业阅读,借理论助力。《音乐教育学》、《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今天怎样做教科研》、《教师怎样做小课题》、《从问题到建议——中小学教育研究行动指南》等都是我们的必读书籍。工作室会定期、定量地布置阅读任务,交流阅读摘记,专业书籍时时为学员指点迷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远瞩。

教科研提升源于问题驱动,并付诸行动。问题产生课题,教学隐含研究,这是教科研启蒙意识培养的关键。我们坚持“发现问题——分析研究——提炼考证——实践改进”的行动研究模式,循环反复,螺旋提升,在感性、理性与理论之间自如地转换,最终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牢记勤学习,勤思考,勤动笔,让混沌的思绪变得清晰,让理想的翅膀平稳落地。

教科研提升贵于自我审视,融专家点拨。工作室围绕案例、论文、课题三大写作任务组织学员进行同伴文章批阅活动,结合“论题的创新性、分论点的严密性、文章布局的合理性、论据的科学性”等写作要素互阅互查,并尝试提出修改意见或加工润色。在具体而细微的磨合中,学员们逐步掌握了文章的构架、佐证的方法和表达的逻辑。此外,我们也邀请省内外写作行家亲临指导,通过由浅入深、系列化的培训课程,帮助学员找准了研究方向,摸清了研究门道,促使她们自觉成长为一名名“研究型”的现代教师。

 回顾两年的研究之旅,虽然过程艰辛,但是成果喜人。12位学员共获得139个奖项,其中,2人获得市名师、1人获得县名师、2人获得省坛、2人获得市坛、2人获得市优秀教师、2人获得省论文一等奖、1人获得市课题一等奖。国家级论文发表6篇,市级发表3篇。高中段合作的课题《基于“表现学习”的高中舞蹈模块教学实践研究》陆续荣获市、省教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初中段合作的课题《“音乐评述”,促进初中生音乐课堂学习个性化发展的行动研究》荣获省“十二五”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成果三等奖。

 得道:通过现象看本质,在最平实的教学工作中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建立跨界思维,学会调整与变通,学会分析与提炼。所谓道,法则也!


“回归草根、但求化境”

                ——举手投足中藏育人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的使命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会随着教学生涯的拉长,教学感悟的深入,反复萦绕在脑海。它似一种有力的鞭策,又似一段温柔的警语,时刻提醒着我们慎思笃行。

       有学员这样观察我:“每一次培训活动,前排始终有一个挺直着腰板的身影,或思索、或点头、或认真笔记,从头至尾没有改变过;哪怕加班至深夜,她也绝不会忘记在微信群对白天的活动做一一点评,尽管声音听上去已相当疲惫;出差时,别人扎堆聊天时,她却一人安安静静地独坐人群翻阅着书籍……这就是我们的导师!”。

        有学员这样夸奖我:“每次去请教她,她总是细心、耐心地指导我,开阔我的眼界,提高我的教学能力,这对我来说是一笔莫大的财富!”。

        有学员这样比喻我:“我的导师犹如散发着沁人暗香的幽兰深深吸引着我,越走近她越欣喜不已。纯粹正直的品质,广博的专业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效的工作效率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促我改变促我成长”。 



我想,行动是内心世界最好的表征,也是最真实的心理写照。因为热爱这份事业,因为肩负着为人师的光荣使命,我希望我与学员相处的两年,不仅仅是她们学业速成的两年,更应该是她们人格塑成的两年。我更希望结业后的她们,有能力、有自信接过这付育人的重担,做好广大教师的表率。

我们常说,教育要充满激情,笑对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尊重生命;教育要鼓励宽容,张扬个性。其实,我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何尝不是完善自己?教师成长是一段漫长而温暖的修行,有歌相伴,必定一路风景。

化境:通透地洞察世界、崇尚自然、善待生命。明白“好学”比“学好”更重要,“育人”比“育才”更根本。甘为人梯,全然奉献,以唤醒、影响、感化他人为己任。所谓化,德性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丽苏名师工作室总结报告-名师工作室-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群英荟萃彰雅礼,写作直击亮语文
名师工作室:师德师能薪火相传
以文化人:名师工作室理念文化构建及实践策略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名师工作室建设
对有效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