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一文掌握社区老年服务的类型与工作方法




一、社区老年服务的基本类型

(一)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集中提供饮食起居、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清洁卫生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年轻人照顾老人的压力,使老人得到较为集中的照顾和有序的生活。

主要问题:

养老成本较高:给老人家庭和政府财政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离开生活环境:需要老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被迫进入养老院、老人公寓等陌生环境。

缺少亲人关心:缺少亲人的陪伴和关心,老人常常会产生孤独感、被遗弃感和失落感。

(二)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在社区建立养老护理站或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可以居住在自己家里,由中心派出康复师、护士、养老护理员和社工,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与机构养老相比,具有支出少、收益大、自由度高、整体花费低、隐私受保护等优势。

(三)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是一种综合性服务模式,整合了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养老机构等社会各方的力量。

社区养老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真正实现“养老不离家”。社区养老吸收了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优点,把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养老模式。

二、社区老年服务的工作方法

(一)老年个案工作

老年个案工作是指专业的社区工作者以老年人及家庭为服务对象,以专业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基础,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针对老年人及家庭的困难和需要,以个别化服务的形式,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增强其社会功能感,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

老年个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协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及接纳自己进入老年期的事实。

2、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梳理和整合过去生活的意义,从而形成人生圆满、积极正面的价值感受。

3、调解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使其晚年能够享受家庭的温暖。

4、鼓励服务对象发挥余热,参与社区事务,增强自我价值感,减少无用感。

5、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为服务对象链接社会资源。

6、陪伴服务对象应对晚年可能遭遇的各类打击,如丧偶、丧子、重病等。

7、辅导服务对象正确认识死亡,学会坦然接受死亡的来临,减少愤怒及恐惧的消极情绪。

老年个案工作的工作方法

缅怀往事疗法:

社区工作者引导老人回顾以往成功的事件、过往的兴趣及痛苦的经历等,从而协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务。此方法对于缓解老人的抑郁情绪、提升自尊感和社会化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的感悟,回顾的内容既有一生中的正面事件,也有负面事件。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要特别注意前测(建立评估基线)和后测(评估介入的效果)两个环节。

验证疗法:

验证疗法是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通过他所感知的现实,而不是照顾者或社区工作者感知的现实,来了解老人想表达的意思。明白老人行为的意义,而不是让老人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样,是应用验证疗法的要旨。

运用怀旧和生命回顾的个案辅导的注意事项:

建立关系:开案初期要和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由喜转悲:可先回忆愉快的人生经历,然后再逐渐过渡为悲伤的往事回忆

情绪变化:要特别关注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协助其将那些被抑压的感受抒发出来。

为人父母:服务对象如有子女,要鼓励服务对象把做父母的历程及感受表达出来,以协助服务对象进行诊断和治疗。

情绪宣泄:服务对象如有丧子或丧偶的经历,或因重病、意外而导致伤残等情况,要协助其把痛苦的情绪宣泄出来。

拉回现实:当服务对象的怀旧情绪得以表达后,社区工作者可采用“时间紧迫”技巧,将服务对象从过往生活拉回现实。

情绪疏导:如果服务对象过分自责,社区工作者可帮助其分析导致痛苦或失败的外部原因,以免服务对象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自身。

(二)老年小组工作

(1)老年小组工作的定义

老年小组工作是指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小组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功能,从而协助老年人提高应对困难或适应社会的能力。

(2)老年小组工作的类型

根据小组目标和任务,小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成长小组、康乐小组、任务小组、治疗小组、教育小组、志愿小组、兴趣小组等。

现实辨别小组:现实辩识小组的成员一般是有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人,工作者通过环境中的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现实辨识小组一般是在护理院、医院或者成人日间护理中心中开办。

动机激发小组:动机激发小组的目的是激发那些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者投入的老人。工作者通过愉悦的小组活动协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以摆脱满脑子的消极情绪。

(3)老年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

空间安排和辅具使用:要特别注意考虑小组的空间安排和辅具使用,老年人与健壮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可能存在身体上的不便,因此活动所在的楼层不宜过高、还要注意无障碍设施、光线昏暗还是刺眼,这些内容应在制订小组活动方案时做特别的考虑。

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在小组工作过程中,老年人群体普遍比年轻人群体被动一些,有些老人可能需要工作者多次鼓励和邀请,才能参加最初的小组聚会以及之后的小组活动,这就需要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运用更多的技巧与老人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

肯定小组成员的进步:工作者要善于看到组员的点滴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以顺利推动小组进程。

不适宜使用小组工作方法的情况:老年人自理能力较差,出行特别困难,患有传染性疾病或精神疾病,有严重的行为问题等,以上情况都不适应小组服务,可考虑提供个案服务。

(三)老年社区工作

(1)老年社区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区工作是指专业的社区工作者以社区老年人为工作对象,通过整合社区资源,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预防和解决老年人问题,培养老年人的自助、互助精神,积极营造良好的社区养老环境和氛围,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工作方法。

(2)老年社区工作的目标

一是加强老年人与社会的联系,促进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增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二是调整老年人自卑、无能以及无助的心理;三是善用社区资源,发挥老年人的潜能,争取以及巩固老年人的权益;四是改变社会上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或负面认知。

(3)老年社区工作的基本模式

 社区发展模式:强调发动社区内各种老年组织、老年人及其他社区居民的力量,通过广泛参与来界定社区内老年群体的需求,并采取集体行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以使社区内各年龄群体成员自助、互助,从而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其对社区的广泛认同。

社区组织模式:强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促使社区中具有相同背景、遭遇相同问题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自助团体,以谋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解决办法。老年人、老年人的家属及其照顾者是自助团体的主要力量。

社区教育模式:强调由社区教育工作者向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形式和内容多样化的教育,帮助老年人掌握应对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社区的人文关怀氛围,促进整个社区尊老、敬老。

(4)开展老年社区工作的注意事项

尊重接纳:应尊重和接纳老年人,要相信老年人是有价值且有潜能的,给老人提供发挥余热的平台和机会,以协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

鼓励互助:通过建立各类老年协会或兴趣社团,使老年人在组织中抱团取暖、守望相助。

真诚耐心:根据老年人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循序渐进,有计划地提升老年人的参与感,服务老人时要真诚、有耐心。

平等对待:应平等对待每一位老人,切忌将大部分资源及注意力投注在少数积极活跃的老人身上,而忽视了其他老人的感受和需要。

鼓励参与:鼓励老人亲自尝试和参与,提升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人员切忌包揽代办,剥夺老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整合资源:应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积极营造“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养老服务生态圈。





来源:文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必要性及意义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资料:(实务)
养老社会工作者教育培训课程大纲
头条 | 民政部迄今发布的六项社工行业标准汇总(收藏学习)!
上海社会工作师初级实务考试试题每日一练(9.2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